Log in

goodpods headphones icon

To access all our features

Open the Goodpods app
Close icon
海马星球 Seahorse Planet - 她是幸存者,还是战胜者?

她是幸存者,还是战胜者?

10/14/24 • 0 min

1 Listener

海马星球 Seahorse Planet

本期节目是海马星球第一期英文访谈,对谈嘉宾是此前海马订阅邮件推荐过的《她是幸存者》这本书的作者格蕾丝·赵(Grace Cho)。我被格蕾丝对母亲的回忆录深深地打动,在这场对谈里,我借用了她的研究方法,以情感为线索——她创作时驱动她的情感,以及她记录的女性情感——询问了她创作的灵感和方法。这场对谈发生在东京海马大会召开之前,格蕾丝顶着感冒,热情而投入地接受了采访。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Tastes Like War: A Memoir,直译应该是“战争般的味道:一部回忆录”,出于各种原因,中文译名选择了“幸存者”这个词。很遗憾的是,在中文里,“幸存”只有非常消极被动的字面意义,也就是“幸运地存活”,仿佛活下来只有幸运,而没有战斗。但“幸存者”的英文对应词汇survivor是有很积极的含义的,有“通过积极战斗和争取而活下来”的意思。 格蕾丝的母亲君子(Koonja)是一个战斗一生的女性,她与贫穷、战争、男性的剥削和压迫、种族主义作战了一生,但她也是一个充满爱和生命力、创造力的女性,她不断地开辟新的道路,并试图给身边的女性和孩子提供庇护。 因为有这样的妈妈,格蕾丝也自然地选择了一条激进的学术道路,在边缘之地开拓了新的可能性,即便以冒犯家人和学术界的主流为代价,也依然要直面令人不安的家族、族群和国家历史,掀开男权国家和族群覆盖自身的正义华盖,揭穿谎言。 每一个战斗的女儿的母亲,都是战胜者,她的胜利,就是女儿身上不灭的火焰。 附上中文版,感谢负责此次采访联络和文字翻译整理的后浪出版社的刘艳君,也就是《她是幸存者》的责编。

《海马星球》与《她是幸存者》作者格蕾丝·赵对谈

一、民族志自传:“我的好奇心受愤怒、悲伤和被背叛感驱动,我将情感上的不适视作我的智性向导。”

海马星球:嗨格蕾丝,感谢你我的访谈邀请邀请。

格蕾丝·赵:谢谢你邀请我!

海马星球:今天我们将谈论你的书《她是幸存者》。这本书的中文版最近在中国出版,我通过中国出版商拿到了这本书,也阅读了这本书。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段感情紧张的旅程。我通宵读了它,我根本没睡。我中间哭了几次,不仅是因为它包含的情感力量,它也让我了解了20世纪韩国女性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以前都不知道——了解到那些在他们的祖国和美国的人。她们也与中国女性的经历相似,两个国家有一段非常相似的历史。

有些主题尚未被深入挖掘和充分叙述。非常感谢你出色的工作。我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或者未来读了你的书之后会感觉到这种强烈的情感之旅。他们会更加了解这段历史。你提到过,你表达如此真实而强烈的情感的能力,源于使用帕特里夏·克拉夫的方法——民族志自传。民族志作者将自己定位为观察的主体和客体。这对我来说也很令人耳目一新。他们从生活内部来探索经验。

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斥责了你的研究中的个性化和情绪化但是你拒绝符合所谓社会科学的客观,拒绝审查你自己的情绪。我个人很同意这一点,涉及所谓的客观性时,父权制和殖民体制下的学术传统有明显的局限性,因为我们的情感也是一项需要呈现、记录和思考的重要因素。你的书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我特别喜欢的是,你写道:“我的好奇心受愤怒、悲伤和被背叛感驱动,我将情感上的不适视作我的智性向导。”我非常欣赏这一点。我想借用你的方法,来引导我们今天的谈话,让我们通过探讨这些情感的起源,来开启每一个话题。好的。

二、孤独和恐惧:哪些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造就了这些韩国女性的恐惧和孤独?(03:09:08)

海马星球:我想从“孤独与恐惧”开始谈起,孤独和恐惧是女性在父权制社会几乎每天都会体验到的感受。你母亲君子”(Koonja),生于1941年的日本大阪,当时朝鲜还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二战结束时,她跟父母回到了韩国,那时已经被美军接管。因为贫穷,她无法接受教育,长大后,她不得不在美军的军事基地里谋生,或许还从事了性服务。而她的这段经历也被你的一些家人否认,这是一个很大的争议。但无法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韩国女性当年曾经在美国军事基地作为被剥削的性工作者服务过;而且许多韩国家庭因为朝鲜战争而陷入了贫穷,生命受到威胁。战争和贫穷带来了生存的恐惧,而与家庭里的男性成员相比,给美军做性服务的韩国女性,她们会面临更多的恐惧和孤独。能否请你讲讲,当时的哪些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造就了这些韩国女性的恐惧和孤独?

格蕾丝·赵:我实际上想先谈一下日本帝国主义。因为美军有组织的性工作制度实际上源于日本皇军的性奴役制度,所谓的慰安所。这些慰安所遍布亚洲整个大日本帝国,因此,还流传着这样一种神话叙事——“美国从日本手中解放了朝鲜”。但事实上,1945年占领国政府抵达朝鲜半岛南部时,他们依靠的是日本此前建立的基础设施和人力,包括转移一些军事妓院。因此现在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年发现研究美军侵略的档案中,他们依然在使用“慰安妇”一词来指称被征召去为美军人员的性和情感需求服务的女性。

所以,你所知道的所谓“美国解放了朝鲜”的叙事,在很多方面实际上只是继续日本人创造的这些残酷和剥削,半岛的分裂本不应该是永久性的,而这也是引发朝鲜战争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你也知道,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战争的唯一目的是打击国际共产主义。但归根结底,这一开始是一场内战,双方争议的半岛统一问题及实现统一所需要的条件。这场战争对平民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整个半岛10%的平民被杀害,在北朝鲜,这个数字是20%。连美国军方官员都在记录中都说,他们把所有城镇都炸成废墟,以毁掉这个半岛。在这场毁灭性战争结束后,肯定会有幸存者。大多是像我的母亲和外祖母这样的人,失去了家里男人的女人,突然被迫在战后的灾难中谋生。

我是最近才了解到我的家人在战争刚结束之后的生活轨迹的一些细节,从一位当年在韩国认识我母亲的亲戚那里得知。《她是幸存者》在韩国出版后,他恰好看到了,我又和他联系上了。他主动跟我说了一些他自己的回忆和故事,我这才将这些新的细节纳入我此前对我家族的了解中。他告诉我,我母亲从乡下小镇搬到釜山时是13岁。她先是在一家工厂工作,在城市里到处打零工,几年后,她开始在美军基地附近的夜总会工作,因为那里工资更高。他只比我妈妈小几岁,所以他记得很多。他差不多是根据自己的年龄来回忆。他们搬到釜山的时候,他上四年级。她开始在夜总会工作的时候,他才开始上高中。这样推算,那时她大概18岁。几年后,我妈妈不仅在釜山的夜总会工作,还得辗转到其他夜总会工作,以满足美国士兵的需求。

这个我最近,在写作《她是幸存者》之后知道的细节,让我对她的恐惧和孤独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可能比其他任何细节都更深刻,因为这项工作不仅危险、有辱人格,她还不得不离开家,在自己还很小的时候,第一次离开家人生活,根据他告诉我的情况估计,她大概二十岁。当我想到自己在那个年龄、我女儿在那个年纪,我们的生活是多么不同,多么优越。我们生活在安全、舒适的的大学环境,在接受教育;而我母亲则通过为美国士兵提供“安慰”来养家。

海马星球:是啊,我觉得这个词特别讽刺。

格蕾丝·赵:是呀,想到这个,令人很不舒服。想想战争的政治背景,我思考谁是战争的赢家和输家。平民永远是输家。而在平民中,仍有一个等级区分。而像我妈妈这样的女人几乎是最底层的,因为她们受到韩国政府的不公对待,那些人从她们的劳动中获利,却视她们和她们的孩子为弃儿。如果我们再考虑一下,不管朝鲜战争有没有赢家,美国确实是赢家,虽然不是军事上的胜利,但朝鲜战争是美国未来大规模军事投资的合理化借口,这造就了美国这个军事帝国,而且现在他们在韩国永久驻扎。从美国的角度来讲,它永远没有正式结束战争的动力。因为对美国来说,韩国的战略位置如此重要。你问了为什么她的孤独和恐惧一直延续到她在美国的生活中。她被当地人视为外国人;在她遇到的为数不多的韩国人中,他们都觉得她是妓女。因为,如果你作为一个韩国女人,和美国男人或者混血孩子在一起,那时候人们就会这样假设。专门有一个词来称呼这些人

海马星球:有一个贬义韩语词,“洋公主”。

格蕾丝·赵:“洋公主”,字面意思是西方公主,但这是个贬义词。你还必须考虑移民经历。如果你搬到一个文化、语言、食物完全不同的环境,那是相当孤立的经历。她又会体会到孤独和恐惧,但是,我也想记住她不仅仅是孤独和恐惧的那一面,能够像她那样活下来,她也很勇敢。

三、与哥哥的争议(11:48:25)

海马星球:这种孤独与恐惧,在某种程度上,也被你有意或无意地继承了。在你的书里,你把你的童年描述成了二代移民,虽然你是个混血儿。你写了我称之为家乡的地方,是个保守排外的白人小镇。但你哥哥对此有异议,对吧?但是他对那段历史的记忆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你的记忆和你哥哥的记忆,在这一点上会如此不同?

格蕾丝·赵:我认为一部分跟性别有关。因为我想我哥哥有一些他能享受到一些特权,而我作为一个女孩不一定享有的。我认为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是,我不能说,自己真的了解我哥哥的心理,他比我大,他在韩国有不同的经历,比如他在那里上过学,他还记得作为一个跨种族孩子的经历。我觉得他当时真的很想相信美国,以一种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方式。我觉得他想相信这个“拯救叙事”,这个国家会给他们机会,而韩国没有做到这一点。

对我自己来说,其中有些因素是对的,但我非常清楚自己在那个小镇的他者感受和疏离感。我小时候和我母亲很亲近,总是跟在她身边,我观察到她受到的待遇,与我和父亲在一起时看到的不同。我吸收了很多她的孤独感。也许我哥哥不一定会这样做。

四、今日亚裔美国移民的境遇,与君子在70年代的美国相比,是否没有任何改善?(14:10:26)

海马星球:我能理解,性别和成长背景很能说明问题。这是亚裔或者其他种族在美国感受到的孤独。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倒退,或者说,美国其实一直是这样),我们见证了保守主义和恐惧症的急速蔓延,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期间和之后,它甚至甚至占据了美国的政治舞台的中心。我想很多读者和我一样,是在看了你的书之后,才了解了2021年亚特兰大按摩中心枪击案的历史背景。在这场悲剧中,一位白人男子杀死了9个与他素不相识的人,其中大部分是韩裔和华裔女性按摩师。你觉得今日亚裔美国移民的境遇,与君子在70年代的美国相比,是否没有任何改善?

格蕾丝·赵:我认为情况很复杂。自70年代以来,情况既有改善,也没有改善。他们肯定取得了一些进步,比如我们看到了在种族代表上的一些重大变化,例如,你在娱乐业看到了更多的亚裔,或者更多的亚裔作家和学者的作品出版了。所以更普遍地说,某种程度上,公众对众多经历中亚裔美国人的经历是有所了解的。我们被更多地看见了,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年里。我认为这部分是上一代移民的孩子们都纷纷成年了所带来的成果。但同时,也是美国更广泛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运动所带来的成果。就种族公平来说,我们与其他运动是密切关联的,并受惠于它们。一直有很多人致力于让人们认识到白人特权是如何运作的,尤其是在结构层面。但我觉得这也是其复杂之处,有改善,就会有反弹。我们也看到了美国保守派的强烈反弹。所以,当人们关于种族的对话,开始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改变现实时,我们也看到,有几个州颁布了出版批判性种族研究作品的禁令,有些甚至直接禁止特定书籍和作者。还是存在审查制度,合法的审查,这有点不寻常。还有LGBTQ的情况开始改变,但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反跨性别的法律,以及针对跨性别者和酷儿的暴力行为的激增。就目前亚裔美国人的处境而言,我们在历史上一直是隐形的。我认为部分源于“模范少数种族”神话。他们塑造了这样的神话:看看亚裔美国...

plus icon
bookmark

本期节目是海马星球第一期英文访谈,对谈嘉宾是此前海马订阅邮件推荐过的《她是幸存者》这本书的作者格蕾丝·赵(Grace Cho)。我被格蕾丝对母亲的回忆录深深地打动,在这场对谈里,我借用了她的研究方法,以情感为线索——她创作时驱动她的情感,以及她记录的女性情感——询问了她创作的灵感和方法。这场对谈发生在东京海马大会召开之前,格蕾丝顶着感冒,热情而投入地接受了采访。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Tastes Like War: A Memoir,直译应该是“战争般的味道:一部回忆录”,出于各种原因,中文译名选择了“幸存者”这个词。很遗憾的是,在中文里,“幸存”只有非常消极被动的字面意义,也就是“幸运地存活”,仿佛活下来只有幸运,而没有战斗。但“幸存者”的英文对应词汇survivor是有很积极的含义的,有“通过积极战斗和争取而活下来”的意思。 格蕾丝的母亲君子(Koonja)是一个战斗一生的女性,她与贫穷、战争、男性的剥削和压迫、种族主义作战了一生,但她也是一个充满爱和生命力、创造力的女性,她不断地开辟新的道路,并试图给身边的女性和孩子提供庇护。 因为有这样的妈妈,格蕾丝也自然地选择了一条激进的学术道路,在边缘之地开拓了新的可能性,即便以冒犯家人和学术界的主流为代价,也依然要直面令人不安的家族、族群和国家历史,掀开男权国家和族群覆盖自身的正义华盖,揭穿谎言。 每一个战斗的女儿的母亲,都是战胜者,她的胜利,就是女儿身上不灭的火焰。 附上中文版,感谢负责此次采访联络和文字翻译整理的后浪出版社的刘艳君,也就是《她是幸存者》的责编。

《海马星球》与《她是幸存者》作者格蕾丝·赵对谈

一、民族志自传:“我的好奇心受愤怒、悲伤和被背叛感驱动,我将情感上的不适视作我的智性向导。”

海马星球:嗨格蕾丝,感谢你我的访谈邀请邀请。

格蕾丝·赵:谢谢你邀请我!

海马星球:今天我们将谈论你的书《她是幸存者》。这本书的中文版最近在中国出版,我通过中国出版商拿到了这本书,也阅读了这本书。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段感情紧张的旅程。我通宵读了它,我根本没睡。我中间哭了几次,不仅是因为它包含的情感力量,它也让我了解了20世纪韩国女性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以前都不知道——了解到那些在他们的祖国和美国的人。她们也与中国女性的经历相似,两个国家有一段非常相似的历史。

有些主题尚未被深入挖掘和充分叙述。非常感谢你出色的工作。我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或者未来读了你的书之后会感觉到这种强烈的情感之旅。他们会更加了解这段历史。你提到过,你表达如此真实而强烈的情感的能力,源于使用帕特里夏·克拉夫的方法——民族志自传。民族志作者将自己定位为观察的主体和客体。这对我来说也很令人耳目一新。他们从生活内部来探索经验。

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斥责了你的研究中的个性化和情绪化但是你拒绝符合所谓社会科学的客观,拒绝审查你自己的情绪。我个人很同意这一点,涉及所谓的客观性时,父权制和殖民体制下的学术传统有明显的局限性,因为我们的情感也是一项需要呈现、记录和思考的重要因素。你的书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我特别喜欢的是,你写道:“我的好奇心受愤怒、悲伤和被背叛感驱动,我将情感上的不适视作我的智性向导。”我非常欣赏这一点。我想借用你的方法,来引导我们今天的谈话,让我们通过探讨这些情感的起源,来开启每一个话题。好的。

二、孤独和恐惧:哪些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造就了这些韩国女性的恐惧和孤独?(03:09:08)

海马星球:我想从“孤独与恐惧”开始谈起,孤独和恐惧是女性在父权制社会几乎每天都会体验到的感受。你母亲君子”(Koonja),生于1941年的日本大阪,当时朝鲜还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二战结束时,她跟父母回到了韩国,那时已经被美军接管。因为贫穷,她无法接受教育,长大后,她不得不在美军的军事基地里谋生,或许还从事了性服务。而她的这段经历也被你的一些家人否认,这是一个很大的争议。但无法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韩国女性当年曾经在美国军事基地作为被剥削的性工作者服务过;而且许多韩国家庭因为朝鲜战争而陷入了贫穷,生命受到威胁。战争和贫穷带来了生存的恐惧,而与家庭里的男性成员相比,给美军做性服务的韩国女性,她们会面临更多的恐惧和孤独。能否请你讲讲,当时的哪些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造就了这些韩国女性的恐惧和孤独?

格蕾丝·赵:我实际上想先谈一下日本帝国主义。因为美军有组织的性工作制度实际上源于日本皇军的性奴役制度,所谓的慰安所。这些慰安所遍布亚洲整个大日本帝国,因此,还流传着这样一种神话叙事——“美国从日本手中解放了朝鲜”。但事实上,1945年占领国政府抵达朝鲜半岛南部时,他们依靠的是日本此前建立的基础设施和人力,包括转移一些军事妓院。因此现在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年发现研究美军侵略的档案中,他们依然在使用“慰安妇”一词来指称被征召去为美军人员的性和情感需求服务的女性。

所以,你所知道的所谓“美国解放了朝鲜”的叙事,在很多方面实际上只是继续日本人创造的这些残酷和剥削,半岛的分裂本不应该是永久性的,而这也是引发朝鲜战争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你也知道,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战争的唯一目的是打击国际共产主义。但归根结底,这一开始是一场内战,双方争议的半岛统一问题及实现统一所需要的条件。这场战争对平民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整个半岛10%的平民被杀害,在北朝鲜,这个数字是20%。连美国军方官员都在记录中都说,他们把所有城镇都炸成废墟,以毁掉这个半岛。在这场毁灭性战争结束后,肯定会有幸存者。大多是像我的母亲和外祖母这样的人,失去了家里男人的女人,突然被迫在战后的灾难中谋生。

我是最近才了解到我的家人在战争刚结束之后的生活轨迹的一些细节,从一位当年在韩国认识我母亲的亲戚那里得知。《她是幸存者》在韩国出版后,他恰好看到了,我又和他联系上了。他主动跟我说了一些他自己的回忆和故事,我这才将这些新的细节纳入我此前对我家族的了解中。他告诉我,我母亲从乡下小镇搬到釜山时是13岁。她先是在一家工厂工作,在城市里到处打零工,几年后,她开始在美军基地附近的夜总会工作,因为那里工资更高。他只比我妈妈小几岁,所以他记得很多。他差不多是根据自己的年龄来回忆。他们搬到釜山的时候,他上四年级。她开始在夜总会工作的时候,他才开始上高中。这样推算,那时她大概18岁。几年后,我妈妈不仅在釜山的夜总会工作,还得辗转到其他夜总会工作,以满足美国士兵的需求。

这个我最近,在写作《她是幸存者》之后知道的细节,让我对她的恐惧和孤独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可能比其他任何细节都更深刻,因为这项工作不仅危险、有辱人格,她还不得不离开家,在自己还很小的时候,第一次离开家人生活,根据他告诉我的情况估计,她大概二十岁。当我想到自己在那个年龄、我女儿在那个年纪,我们的生活是多么不同,多么优越。我们生活在安全、舒适的的大学环境,在接受教育;而我母亲则通过为美国士兵提供“安慰”来养家。

海马星球:是啊,我觉得这个词特别讽刺。

格蕾丝·赵:是呀,想到这个,令人很不舒服。想想战争的政治背景,我思考谁是战争的赢家和输家。平民永远是输家。而在平民中,仍有一个等级区分。而像我妈妈这样的女人几乎是最底层的,因为她们受到韩国政府的不公对待,那些人从她们的劳动中获利,却视她们和她们的孩子为弃儿。如果我们再考虑一下,不管朝鲜战争有没有赢家,美国确实是赢家,虽然不是军事上的胜利,但朝鲜战争是美国未来大规模军事投资的合理化借口,这造就了美国这个军事帝国,而且现在他们在韩国永久驻扎。从美国的角度来讲,它永远没有正式结束战争的动力。因为对美国来说,韩国的战略位置如此重要。你问了为什么她的孤独和恐惧一直延续到她在美国的生活中。她被当地人视为外国人;在她遇到的为数不多的韩国人中,他们都觉得她是妓女。因为,如果你作为一个韩国女人,和美国男人或者混血孩子在一起,那时候人们就会这样假设。专门有一个词来称呼这些人

海马星球:有一个贬义韩语词,“洋公主”。

格蕾丝·赵:“洋公主”,字面意思是西方公主,但这是个贬义词。你还必须考虑移民经历。如果你搬到一个文化、语言、食物完全不同的环境,那是相当孤立的经历。她又会体会到孤独和恐惧,但是,我也想记住她不仅仅是孤独和恐惧的那一面,能够像她那样活下来,她也很勇敢。

三、与哥哥的争议(11:48:25)

海马星球:这种孤独与恐惧,在某种程度上,也被你有意或无意地继承了。在你的书里,你把你的童年描述成了二代移民,虽然你是个混血儿。你写了我称之为家乡的地方,是个保守排外的白人小镇。但你哥哥对此有异议,对吧?但是他对那段历史的记忆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你的记忆和你哥哥的记忆,在这一点上会如此不同?

格蕾丝·赵:我认为一部分跟性别有关。因为我想我哥哥有一些他能享受到一些特权,而我作为一个女孩不一定享有的。我认为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是,我不能说,自己真的了解我哥哥的心理,他比我大,他在韩国有不同的经历,比如他在那里上过学,他还记得作为一个跨种族孩子的经历。我觉得他当时真的很想相信美国,以一种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方式。我觉得他想相信这个“拯救叙事”,这个国家会给他们机会,而韩国没有做到这一点。

对我自己来说,其中有些因素是对的,但我非常清楚自己在那个小镇的他者感受和疏离感。我小时候和我母亲很亲近,总是跟在她身边,我观察到她受到的待遇,与我和父亲在一起时看到的不同。我吸收了很多她的孤独感。也许我哥哥不一定会这样做。

四、今日亚裔美国移民的境遇,与君子在70年代的美国相比,是否没有任何改善?(14:10:26)

海马星球:我能理解,性别和成长背景很能说明问题。这是亚裔或者其他种族在美国感受到的孤独。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倒退,或者说,美国其实一直是这样),我们见证了保守主义和恐惧症的急速蔓延,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期间和之后,它甚至甚至占据了美国的政治舞台的中心。我想很多读者和我一样,是在看了你的书之后,才了解了2021年亚特兰大按摩中心枪击案的历史背景。在这场悲剧中,一位白人男子杀死了9个与他素不相识的人,其中大部分是韩裔和华裔女性按摩师。你觉得今日亚裔美国移民的境遇,与君子在70年代的美国相比,是否没有任何改善?

格蕾丝·赵:我认为情况很复杂。自70年代以来,情况既有改善,也没有改善。他们肯定取得了一些进步,比如我们看到了在种族代表上的一些重大变化,例如,你在娱乐业看到了更多的亚裔,或者更多的亚裔作家和学者的作品出版了。所以更普遍地说,某种程度上,公众对众多经历中亚裔美国人的经历是有所了解的。我们被更多地看见了,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年里。我认为这部分是上一代移民的孩子们都纷纷成年了所带来的成果。但同时,也是美国更广泛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运动所带来的成果。就种族公平来说,我们与其他运动是密切关联的,并受惠于它们。一直有很多人致力于让人们认识到白人特权是如何运作的,尤其是在结构层面。但我觉得这也是其复杂之处,有改善,就会有反弹。我们也看到了美国保守派的强烈反弹。所以,当人们关于种族的对话,开始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改变现实时,我们也看到,有几个州颁布了出版批判性种族研究作品的禁令,有些甚至直接禁止特定书籍和作者。还是存在审查制度,合法的审查,这有点不寻常。还有LGBTQ的情况开始改变,但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反跨性别的法律,以及针对跨性别者和酷儿的暴力行为的激增。就目前亚裔美国人的处境而言,我们在历史上一直是隐形的。我认为部分源于“模范少数种族”神话。他们塑造了这样的神话:看看亚裔美国...

Previous Episode

undefined - 海马东京大会嘉宾讲座和女性影视人联盟倡议

海马东京大会嘉宾讲座和女性影视人联盟倡议

本期播客内容是2024年海马东京大会的上午嘉宾讲座内容,以及一位英国的女性导演水獭发起的女性影视人联盟倡议。 上午嘉宾讲座的主讲人和主题:

  1. 落合惠美子教授:日本历史上的双系制,也就是两性平等继承财产和皇位、可以随母也可以随父居并且女性可以自由离婚的传统制度,是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被儒教和西方逐步瓦解、导向“男主外女主内”的父权制的;
  2. 闾丘露薇教授和埃里噶:两代媒体女性的职场性别歧视遭遇,以及她们如何开展女性职场联盟互助;
  3. 川A和殊寒:什么是女性共居,女性共居作为父权异性恋霸权之下的婚姻制度的替代方案,它需要哪些基本共识,做好哪些物质和心理准备。

关于水獭发起的女性影视人倡议联盟:如果您对女性影视人联盟倡议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或者你想参加这个联盟,可以写信到海马官方邮箱。 下个月,我们还会公布一个参与在线平台的方式。

Next Episode

undefined - 姐妹们,一起来创作属于女性的影视吧

姐妹们,一起来创作属于女性的影视吧

在海马东京大会上,一位叫水獭的女导演做了一个非常动人的讲演,发起了一个倡议:她希望更多女性能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女性影视人联盟,一起创作真正属于女性的影视作品。

水獭说,她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水獭是打群架的动物。

影视业是团队合作的行业,而这个行业长期由男性主宰,生产着男权社会里海量的厌女产品,扭曲着一代代女性的自我认知。

女性要进入这个行业,制造出真正属于女性、为女性创作的大量作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本期播客里,水獭分享了她作为一个年轻女性艺术家所遭遇的性别歧视,她如何单打独斗、不断适应环境、寻找机会,通过创业获得资金,最终重返艺术之路的历程,以及她为什么渴望和女性同行一起“打群架“的原因。

如果你想要加入水獭的队伍,可以给水獭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与此同时,海马星球的网络论坛也已经正式开始开放试运行,网址:forum.seahorseplanet.net

你可以在论坛里与姐妹们自由分享一切,畅谈未来,保存文章,还可以同城交友,或组建兴趣小组,比如水獭的女性影视联盟小组,可以在这里建立一个长期的母屋,随时可以返回来联络新人。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千里之行,始于结群。我们在海马等着你!

Episode Comments

Generate a badge

Get a badge for your website that links back to this episode

Select type & size
Open dropdown icon
share badge image

<a href="https://goodpods.com/podcasts/%e6%b5%b7%e9%a9%ac%e6%98%9f%e7%90%83-seahorse-planet-191607/%e5%a5%b9%e6%98%af%e5%b9%b8%e5%ad%98%e8%80%85%e8%bf%98%e6%98%af%e6%88%98%e8%83%9c%e8%80%85-76248544"> <img src="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oodpods-images-bucket/badges/generic-badge-1.svg" alt="listen to 她是幸存者,还是战胜者? on goodpods" style="width: 225px" /> </a>

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