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goodpods headphones icon

To access all our features

Open the Goodpods app
Close icon
headphones
观察中国

观察中国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1 Creator

1 Creator

崛起中国的一举一动,为世人关注。中文舆论如何看中国,请听本台香港特约记者报道。
bookmark
Share icon

All episodes

Best episodes

Top 10 观察中国 Episodes

Goodpods has curated a list of the 10 best 观察中国 episodes, ranked by the number of listens and likes each episode have garnered from our listeners. If you are listening to 观察中国 for the first time, there's no better place to start than with one of these standout episodes. If you are a fan of the show, vote for your favorite 观察中国 episode by adding your comments to the episode page.

拜登上台之后大力调整对欧政策,鼓吹“联欧制中”,北京和欧洲的关系是否出现变化,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台湾《中国时报》的社论称:“从四方安全对话(Quad)、7大工业国集团(G7)峰会、到慕尼黑安全会议(MSC),美国总统拜登及国务卿布林肯分别出击,营造美国重建世界领导地位的强大声势,民主阵营深受鼓舞。不过,深入观察却可以发现,拜登建构全球制衡中国网络的努力,存有结构性的障碍”。“欧盟对中共滥用贸易体制、迫害人权、威胁网络安全、独断扩张领土已有戒心,2019年3月发布的《欧盟─中国战略展望》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竞争对手’。拜登政府的倡议基本上得到欧盟国家共鸣,德国总理梅克尔在会议演讲时,也强调大西洋两岸合作拟定中国政策的必要性。”“但欧洲国家对于是否完全配合美国反中,仍有所保留,特别是中国于去年已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重大的商业利益使欧盟不愿与中共敌对,加上历经川普时期的惨痛教训,欧盟更强调主权及‘战略自主’。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大西洋两岸的国家利益与战略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欧洲强调维护规则、制度与人权,偏重商业利益,对印太地区没有安全承诺,而美中竞争有很大的政治安全因素,更无法脱离地缘政治中的强权对抗。”“G7今年的东道主英国原本顺应美国策略,邀请澳洲、印度及南韩参与,企图将G7扩大为‘民主10国’(D10),但南韩没意愿,加上德、法、意认为针对性太强,不愿将G7质变为反中集团,扩大计划胎死腹中。”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拜登上台后迅速推翻川普时代许多单边政策,采取行动实现与欧洲和解,包括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重新强调多边主义和人权、重加入世卫组织并承诺补缴积欠的2亿美元会费,还誓言重新加入瓦解中的2015年与伊朗核协议。这些明显对西方国家示好的动作,都为了表示‘美国回来了’。美国回来了,欧洲固然欢迎,但美国回来,若是回来当老大,让欧洲继续当跟班,尤其要求欧洲死心踏地跟着美国抗中抗俄,除了已脱欧的英国愿意听从外,其他国家非常犹豫。他们不希望回到‘你决定,我遵循’的年代,不想成为美国的政治工具,不希望卷入美中新的经济冷战。”“去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重要贸易伙伴。而中国赶在拜登上任前几天,与欧盟签订中欧投资协定,中国将对欧盟进一步开放市场,名义上是欧盟一致对抗当时川普政府的‘美国优先’保护主义路线,实际上,他们是阻挡拜登‘联欧制中’的这步大棋。尽管当时拜登的准国安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曾推文,强烈暗示欧盟应暂缓签订该协定,但欧盟置若罔闻。”“尽管如此,欧洲迟早会面对在美中之间的选择,即使他们现在可暂时靠游走于美中之间,获取短期利益。因为中共当局所谓‘中国方案’要输出的,并非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想开创的世界是一个与民主、人权背道而驰的世界,中国迟早会成为欧洲经济的威胁。”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为期两天的中美阿拉斯加高层对话,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社论称:“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首次中美高层会谈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市举行,现场充满火药味”,“由于双方都须向各自国民和国际社会交代而展现强硬姿态,加上会谈之前,双方其实都已释放一些信号,因此观察人士大多对会谈不抱很大期望。但中美双方毫不掩饰、展示尖锐矛盾的高姿态,还是让外界大为吃惊。”“《华盛顿邮报》说,这是拜登政府首次领教到中国‘战狼外交’作风,也打破任何中美关系可能重置的幻想。”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中美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两天的高层对话中发生了争吵,这并不出人意表。真正出人意料的,是中方态度异常强硬,言词十分激烈。美方对中国的批评,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惟中方高级官员当着全世界的镜头痛批美国,标志着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变化,结束了过去数十年对美忍辱负重的局面,平视而非再仰视华府。”“如果说近年来美国民意在对华政策方面形成了高度共识的话,中国国内对美国的印象也急速转差。这一点,从中美会晤的现场视像在内地互联网热传、杨洁篪和王毅的发言获网民大赞,可以略见一斑。”  香港《信报》的社论称:“按照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波特(Jalina Porter)的解读,夸张的外交姿态往往是针对国内观众。事实上,杨洁篪的发言造成强烈的内宣效果,‘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之类的霸气言论在内地爆红,网民热捧为金句,商家把金句制成T恤、手机壳和购物袋等等潮物,据说销售情况相当理想,商人发了一笔爱国财。网上更热传一百二十年前丧权辱国《辛丑条约》签署时的图片与这次中美会谈的场景对照,反映中国不再屈膝受侮。”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在经历了一个激烈、针锋相对的开场之后,中美在阿拉斯加接下来的闭门战略对话看来进行得还算顺利,其结果远好于人们的最坏担心。双方不仅把三轮会谈都进行完了,没有谈不下去,而且在对话结束后各自举行的记者会上,双方都说对话是‘坦率’的,都提了在一些领域寻求‘合作’这个词。战略对话的第一个作用是要双方增加相互了解,避免彼此战略误判,在这方面应该说是有进展的。”“相信美国也通过这次对话有了更多对中国的了解。他们首先应该更清楚了,中国是不怕讹诈的,对捍卫自己的主权与核心利益有十分坚定的意志。”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这次美中安克雷奇对话,也可说是美中价值观差异的分水岭。杨洁篪会谈中说:‘美国不代表国际舆论,西方也不代表国际舆论。无论从人数或世界潮流来讲,西方舆论不能被认为是国际舆论。美国在讲什么普世价值,什么国际舆论的时候,想想自己心里是不是踏实,因为你们不能够代表,你们只能代表美国政府。’这段话是习近平‘东升西降’、‘中国可以平视世界’宣示的进一步阐释,将成为美国与西方民主国家合纵连横的利器。从此美中的较量将是全面的,而非特朗普政府时期侧重经贸,而轻忽人权和普世价值,美中的摩擦将成常态。”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7月1日北京盛大集会庆祝中共建党100年,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中共百年党庆,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发表演说,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实现民族复兴,是晚清以来无数中国人的心愿,这一刻的中国,确实比过去百多年的任何一段时间,更接近此一目标,只是目标愈接近,内外阻力亦愈多。西方主导世界秩序百载,美国无法接受中国赶超,倾力制华,习近平的演说,强调不允外来势力欺负中国人民,必须上下团结,富国强兵,辞锋锐利强硬,同时亦明确带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信息。当下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各方聚焦中美博弈,容易忽略国际格局正在悄然出现的结构变化,‘西方世界等于国际社会’的时代已成过去。”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习在天安门讲话有两个重点:一是警告外国势力;二是宣传中共,必将带领全国达成‘民族复兴’。他说的民族复兴,只是一个有待完成的‘中国梦’,能否达成是未知数。但不少专家指出,要达成目标,中共须克服多重困难,包括中等收入陷阱、人口老化及科技创新等。至于警告外国势力,反映习近平政府正面对空前国际压力,因此借建党百年时机发出警告,激励民族主义,作为自己争取明年20大顺利延任的政治本钱。”“1989年之后,中共全力发展经济,用经济繁荣换取人民支持,但习近平掌权九年执行的政策路线已到内外受困的转折点”。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不管对中国抱以什么态度,大部分美国和西方精英都倾向于相信中国GDP总量在未来十几年或者更短的时间里将超过美国,而且也大多相信美国的对华军事和科技优势将进一步缩小。与此同时,很少有美西方的力量真正相信中国会政治上‘失控’,尽管他们总是嘴上宣扬中国的稳定是通过经济增长和社会‘控制’得来的,并拿着放大镜搜寻中国内部的‘紧张’。其实美西方那些力量是在以对立的方式印证中国全面现代化将稳步实现。那些力量虽然也在设计、实施阻挠中国发展的招数,但他们的谋划重点已经放在了如何应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国上。中国人在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后,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目标充满信心。”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早点”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虽然没有阅兵、没有大型民众巡游活动,这场7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参与的党庆大会,算规格非常高了。”“从外界的预期值来说,中共百年党庆的规模其实比预想中内敛和低调,活动未广邀国际友人参加,也没有在事前广为传播,象是‘自己在家办喜事’。这除了是疫情缘故外,跟当前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尤其与美国不断加剧的联盟抗中态势脱不了关系。美国已将中国定位为头号竞争对手,决心在技术创新、高端产业和国际盟友关系上与中国直面对决,在人权等价值问题上也会毫不放松地推进美国倡导的价值观。面对这个现实,中共选择了克制与冷静,避免高调的党庆刺激美国等国际反对者,而招致更多麻烦和抵制。”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中国最大网约车公司“滴滴出行”美国上市带来一场轩然大波,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谁都没料到,滴滴6月30日刚在纽约IPO,中国国家网信办7月2日就对滴滴祭出‘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暂停其中国新用户注册,美国国庆节当天再以滴滴‘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勒令滴滴下架旗下25款App,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此举意味滴滴不再有新用户,市场停止成长,股价因此暴跌20%,市值蒸发140亿元,让美国投资人吓呆。”“网上盛传,滴滴数据库透露中共各部委官员加班情况,滴滴也把中国道路数据与用户个资交美国证管会,作为上市条件。谣言一出,滴滴即声明驳斥。无可否认,近年中共从川普学得教训,川普提防中国微信、抖音,担心美国消费个资落入中共手中成国安漏洞,因此祭出下架措施。”“中共依样学样,以保护个人隐私权进行数位安全立法,全国人大火速对企业‘反垄断法’立法,今年9月将实施‘数据安全法’,将国内及国际产业都列入管理。华尔街日报曾报导,中国总理李克强支持和缓管理,让企业有喘息空间,但习近平支持强硬派严控网络数据,‘谁掌握数据,就有主动权’。”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规管科技企业,中国与西方手法颇不一样,有美国投资策略师形容,西方政府习惯在新行业出现初期,即制定规管框架,中国则倾向先让企业家放手去试,经过一段时间,大致掌握实际状况及问题后,再决定怎样介入规管。由蚂蚁整改到滴滴风波,最近大半年中央加强规管科技企业,整顿各类乱象,诸如滥用市场垄断优势等,反映了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治理规管模式,外界不宜大而化之,以政治斗争角度,简单视为向科网民营企业家开刀。”“近年美国一些政客主张在经贸、科技、投资等领域,与中国‘脱钩’,中方财金官员则说过,中美‘彻底脱钩根本不现实’,对两国和全球均无好处。滴滴事件会否成为资本市场脱钩分水岭,标志中方将对敏感企业赴美上市从严把关,需要时间观察。”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早点”署名杨丹旭的评论称:“滴滴此次踩到的已不仅是监管红线,还有更高一级的政治红线,恐怕会面对更严苛的惩罚。中共百年党庆落幕隔天,中国监管机构向网约车龙头老大‘滴滴出行’祭出重拳。滴滴顿时成为众多国际媒体关注对象,相关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的吸睛程度和热度持续力,甚至超过建党百年的庆祝活动。”“官方以‘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为由,对滴滴采取行动,而微妙的时间点却给外界留下许多遐想空间。有同行感叹,中美关系闹到这样,滴滴跑去美国上市,好挑不挑,还选了中共建党百年纪念日前夕,‘政治觉悟太低’。用通俗的话说,这是一种政治情商。中国官员求仕途发展需要有政治觉悟,普通老百姓或者任何在中国做生意的企业,也都需要有政治觉悟。这在发生各种重大事件时尤为重要,对时局要有直觉式的认识和判断,感觉到风向,由此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做了会‘后果很严重’ 。”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中美两国元首日前通话,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下午察的专栏评论称:“在2月的元首通话之后,美中两国高官的四次接触,不是火花四溅,就是陷入胶着,从阿拉斯加磋商到天津会谈,以及两次气候问题特使谈判,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据新华社发出的通稿,习近平在通话中引用了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来,双方都觉得,中美关系已经来到‘疑无路’的最低点了,只能靠两位老大出来谈才有可能化解僵局了。”“新华社通稿中,引述了习近平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大段论述,显示元首通话中谈到了拜登念兹在兹的气候变化议题,白宫的声明却只字未提,说明拜登现阶段最在乎的还是透过元首个人接触、直接沟通,减缓美中两国日渐剧烈的冲突,防止意外擦枪走火,而非取得什么具体成果。”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这次中美元首对话是在两国关系螺旋式下行的情况下应美方要求举行的,中美双方都证实了通话的坦率和开诚布公”。“美方显然希望中国对他们在核心利益上踩中国的脚趾逆来顺受,并且将中美以这种方式互动称为‘规则’。中国当然不会接受美方的霸凌逻辑,我们采取各种反制行动是中国的国家尊严使然,是中国的强大国力使然。美国在新疆、香港问题上制裁中国官员,中国当然要实施对等报复。美国的军舰、飞机反复在中国的岛礁和海岸线抵近挑衅,中国军队又怎么可能无动于衷?美方几乎消耗尽了双方的互信,现在两国各领域的对口机构和力量大多都在相互斗争,舆论的彼此敌意越来越强。这一切确实让擦枪走火的几率大幅上升,中美关系可谓危机四伏。”

香港《星岛日报》的社论称:“这次习拜通话,与两人二月时通话的最大不同,是拜登放下了对华的高姿态,用白宫发言人的说法,这次元首通话是礼貌和坦率的,而不是指手画脚或居高临下。习拜二月通话后,白宫曾发声明强调,拜登对北京胁逼性和不公平的经济行为、在香港的镇压、在新疆的践踏人权,以及针对台湾愈来愈强势的行动,表示根本性的关注。今次白宫声明则再无提及香港、台湾和新疆,又无指责中国不公平竞争,只强调双方讨论了在竞争之时,应确保不会陷入冲突。”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拜习通话后,美方三个后续动作都在踩北京痛脚,敲打用意明显。一,白宫发言人莎奇透露,拜登与习近平短短90分钟通话,曾讨论新冠病毒溯源调查,显示美国不放弃追责。二,尽管拜登重申美国‘一中政策’不变,次日美方就透过英国‘金融时报’披露,美国正慎重考虑将台湾在美国代表机构‘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TECRO),更名为‘台湾代表处’(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美台高层已在华府面对面会谈。”“三,拜登政府正考虑依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的贸易补贴展开调查,结果可能导致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新制裁。美方主动披露上述信息意在告诫北京,美国手中有很多牌可打,期待一次通话就让两国关系柳暗花明,未免一厢情愿。”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日前北京有关当局宣布暂停台湾农产品凤梨(波萝)进口,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台湾《自由时报》的社论称:“中国近日以检疫出病虫害为由,片面宣布暂停台湾凤梨进口,形同对台发动奇袭式的贸易战;此举无异‘澳洲龙虾、红酒事件’翻版。蔡英文总统谴责中国的单方面作为,显非正常的贸易考量;并指示农委会做好因应,协助农民,以及呼吁全民‘挺农民,一起吃凤梨’。”“此次政府的因应对策,重点不仅在保障农民的权益,更在破解中共对台统战手段。”“最重要的是,独裁专制的中共政权本无政经分离,尊重市场机制的可能,一切都为政治服务,因此接受中国的订单无异签下一纸卖身契。” 台湾《中国时报》的社论称:“蔡总统指示成立‘农产品国家队’,外交部长吴钊燮声称要卖‘自由凤梨’”,“别的不说,2016年底由农委会辅导成立的‘台湾国际农业开发公司’(台农发),不就是一支‘农产品国家队’吗?”“根据我国的出口统计,台湾去年销往大陆的凤梨总计4.2万吨,销往新南向国家则为400多吨,对比之下,销大陆的数量是销新南向的100倍;其他水果则更严重,释迦销大陆为200倍,莲雾则是600倍。如果‘台农发’四年多的努力,只拿得出这点苍白的成绩,蔡政府‘凤梨国家队’的宣示还能相信吗?但蔡政府在乎的,并不是出口的实绩或农民的生计,它在乎的是政治上可以宣传的效果”。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大陆暂停输入台湾菠萝,这在大陆方面属于一个微不足道的调整,而且是出于检出有害生物、防范植物疫情风险的原因,但在台湾却成了惊天动地的事情。蔡英文又要去看果农,又呼吁台湾人多吃菠萝,台湾媒体满屏都是‘凤梨’(菠萝)。台当局极力将此事进行政治化操作,宣扬这是大陆在借凤梨打压他们。他们还把此事与大陆提高澳大利亚红酒关税相关联,喊出‘自由红酒’‘自由凤梨’的口号。”“台湾的出口40%以上销往大陆市场,一年对大陆的顺差高达1000亿美元以上,即使在环中国大陆地区,它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也是最高的之一。”“大陆有那么多惠台政策,台湾如此小的经济体竟有上千亿的对大陆顺差,都是因为大陆长期奉行和平统一的两岸路线。民进党当局不应把大陆朝彻底失望的方向推,逼大陆朝台湾经济下手。”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两岸关系上,这是否代表大陆要开始‘穷台策略’?禁止凤梨进口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外销大陆前几名的水果,包括芒果、释迦与莲雾等;杞人忧天的人还指出,凤梨虽只占外销额0.3%,但大陆有可能全面经济制裁台湾,以逼迫民进党政府在政治上让步。台湾民众会担心其来有自。大陆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之前因孟晚舟案,经济制裁加拿大;近期制裁澳洲,以检验不合格为由禁止澳洲龙虾、樱桃与红酒进口,台湾担心有其根据,也很自然。”“有人主张向WTO提出仲裁,但大陆只禁台湾一项水果(凤梨)进口,台湾却不准大陆600多项农产品进口,如何向WTO申诉?现在台湾政府诉诸国际舆论,就像支持澳洲‘自由红酒’一样,请大家支持‘自由凤梨’,恐怕会招致更多报复。”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Show more best episodes

Toggle view more icon

FAQ

How many episodes does 观察中国 have?

观察中国 currently has 62 episodes available.

What topics does 观察中国 cover?

The podcast is about News and Podcasts.

What is the most popular episode on 观察中国?

The episode title '观察中国 - 中国可以感到自豪,似不宜过度吹嘘夸大' is the most popular.

What is the average episode length on 观察中国?

The average episode length on 观察中国 is 5 minutes.

How often are episodes of 观察中国 released?

Episodes of 观察中国 are typically released every 6 days, 23 hours.

When was the first episode of 观察中国?

The first episode of 观察中国 was released on Aug 6, 2020.

Show more FAQ

Toggle view more ico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