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goodpods headphones icon

To access all our features

Open the Goodpods app
Close icon
headphones
Bo鞋街

Bo鞋街

Bo鞋街

人人都是主播
bookmark
Share icon

All episodes

Best episodes

Top 10 Bo鞋街 Episodes

Goodpods has curated a list of the 10 best Bo鞋街 episodes, ranked by the number of listens and likes each episode have garnered from our listeners. If you are listening to Bo鞋街 for the first time, there's no better place to start than with one of these standout episodes. If you are a fan of the show, vote for your favorite Bo鞋街 episode by adding your comments to the episode page.

今天你联名了吗?
铁打的基础款,流水的联名鞋。
是强强联合,还是趁着没歇菜之前榨干品牌剩余价值?
是消费智商税,还是为小众亚文化买单?
是抱大腿用品牌给自己加tag,还是用个性向世界呼喊?
第四期的《Bo鞋街》我们来讨论联名的话题。
Nike、adidas、Reebok、李宁;
atmos、mits sneaker、Kith、Goodenough、Humanmade、anti social social club;
Tom and Jerry、Pokemon、怪奇物语;
可口可乐、NASA、故宫......
或同领域联合,如adidas+Reebok;或调性设计加持,如Nike+atmos;或大IP授权,如Reebok+Tom and Jerry;或非消费领域跨界,如NASA+所有......
联名的目的是增加产品价值,消费者的购买无非是为了高性价比买单。那么品牌方如何在量和质之间保持平衡?在联名之后,品牌方如何增加基础款的魅力,而不是成为联名的傀儡?品牌和品牌之间又应该如何平衡各自的势力范围?
看上去糊弄的「盖章」其实有大品牌的考虑,而借用「盖章」泛滥的现状,把「章子」变成个性设计点,却也是新品牌的魅力所在。
这说不尽的联名故事,也是值得玩味的消费市场。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Bo鞋街第三期播客上线,我们这一次来逛一下东京战后「黑市」——阿美横町。
阿美横町的名字与美国有关。1945年美军驻扎日本之后,这里的市场充斥着违规流出的美军军需物品。从香烟、巧克力、丝袜到大兵裤,阿美横町让日本战后的平民得以补充日常所需,也是日本美式服饰流行的起点。
经过七十多年的经济发展政坛更替,坐落于上野的阿美横町,俨然已经成为了东京的「西直门动物园批发市场」。到这里,你可以体验最接地气的本地人淘货氛围,买到品种分类明晰价格平易实惠的体育用品。
与「北京动物园」不一样的是,这里还诞生出了mita sneaker这样的潮流店铺,从这里走出去的牛仔裤、古着专卖也将「黑市」的魅力带到原宿、涩谷。
从阿美横町到原宿,从平民消费到街头风尚,东京还有另一个值得细细逛来的领域——明治神宫前站。从这里可以看到表参道的奢华精致,遥望里原宿的潮流不羁。
融合了神道教、街头风尚、高阶奢侈的原宿表参道区域,让你背倚郁郁葱葱的明治神宫,近距离体验传统与新潮的碰撞。
更多从阿美横町走来,在原宿、表参道得以融汇继承的东京该怎么逛才有趣?
不妨收听本期播客,让我们挖掘「黑市」的魅力。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这是Bo鞋街第一期播客试听版的正式亮相。
Sneaker在买鞋的时候,他们究竟在想些什么?不同个性的11、祎哥、林晗带来不同观点、不同选择、不同偏好,就在这第一期里传输给听众。
什么是专业Sneaker的选择?科技、功能、外观之外,不同时代接触Sneaker的入门鞋款又有哪些不同?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关注球鞋?第一双融入自己个性观点的球鞋又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球鞋的偏好?
从边缘产物到代表时尚,开始重视硫化鞋的非正式装饰风格在1964年又是怎样影响了日本潮流界?
从鱼龙混杂的实体店到论坛主导的初代网购,从淘宝到直播,从一家独占到遍地开花,Sneaker的购买手段和信息来源也在逐渐进阶。
以上问题的答案,尽在本期Bo鞋街。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3月10日,谷合贡创立的MEDIUM宣布破产,30多年经营下的《Ollie》、《GRIND》、《PERK》、《CYCLE HEADZ》、《nice things.》等潮流杂志的纸质版本停止更新。
3月21日,11却因为New Balance,购买了新媒体做得风生水起的《KIKS定番》杂志特辑。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买杂志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在买杂志?

因为新媒体的冲击,当前的潮流资讯消费都集中在了微信、微博、头条等能够智能跟踪用户习惯,即时推介信息的平台上。
杂志,这么一个体态臃肿(成本高、渠道少、售卖门槛高)的传统媒介,应该如何自处?是转移阵营,投奔新媒体,摒弃旧形态;还是开发出新领域收割受众注意力?
从周刊到月刊再到双月刊,更新周期迥异的杂志消费内容早已揭示,刊物内容组成分配必须区别对待。体量类似双月刊,借鉴书本刊发基本规律的杂志书(Mook,magazine+book)是否可以让潮流杂志用内容直接让用户买单?
潮流媒体从业者必须坦白地回答一个问题:从周到双月,再到Mook的潮流报道深度,真的有如此大的区别吗?

即便是对传统如此执着的日本市场,潮流杂志都已经不堪重负。所以,「不要在乎文章逻辑,只要保证广告主品牌名、售价、地址没有错误就好。」是这个市场真实的画像吗?是实际消费者只在乎冲冲冲——这个潮流市场本身的短肋让纸质杂志落败吗?
潮流界面对的竞争对手还有虎视眈眈、文化底蕴更为扎实的成熟领军代表。《未来预想图》的策划人略微扩展一下涉足领域,是不是也驾轻就熟?

这一期播客我们还是讲了很多日本潮流典故,从VAN JACKET,Men's Club,读卖新闻社的《滑雪特集》到Made in U.S.A,但日本潮流媒体领域的时代断档,让国内潮流从业者没有了可参考的方向。
这一期播客没有答案,等你加入进来,一起讨论。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这一期来了一位新嘉宾,来自中学校园的一位当班鞋迷老师。我们准备聊一些祎哥和十一已经脱离很久的球鞋环境——中学校园。
1839年,Charles Goodyear为硫化橡胶工艺申请了专利,平底橡胶鞋进入主流。
1916年,U.S. Rubber Company推出了一个专利网球鞋系列Keds。N.W.Ayer&Son首次赋予了这类便鞋sneaker的称呼。
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把sneaker带出篮球场。
20世纪60年代早期,Vans接过匡威的流行接力棒,且更多巨头球鞋公司如Nike开始萌芽。
随着全球球鞋销量破亿,它身上所赋予的信息也被用作发声诉求。如果媒介即是信息,那这信息就是写在身体上的。
在默许翻盘的气氛中,不仅是女性试图改变外表,男性也逐渐挣脱「男子气概不需依赖装扮」的偏见藩篱,更多地通过衣着表达自己的自由。
20世纪60年代开始,鞋子变革的分水岭鼓励年轻且富有冒险精神的顾客,不再从父辈那里寻求时尚的建议,而是向别处寻找潮流偶像。
五十年后,正好,正好跟我们要聊的环境似乎有那么一些相像。
同样是单位时间内急速变革的社会经济外环境,同样是年轻且逐渐形成自己价值观的群体,正好却又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限制当中,同学们脚上的鞋子是否也在尝试着成为表达的出口。
当然,我们聊的具体内容更加日常。我们想知道在新环境下,校园的信息来源是否变化?偏好取向是否个性?比起十几年前的我们,他们有哪些不同的习惯?我们所以为的社会人属性是否也原封不动地被年轻人们吸收消化。
我们更想知道的是,我们所聊的内容是否就是他们真实的想法,他们是否打算提出异议。
不少问题我们都没有给出答案,但这不少问题我们也确实都有提及。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Bo鞋街 - 牛仔裤配运动鞋,怎么穿都不厌
play

04/27/20 • 44 min

从运动场走出来,甚至开始涉足正式场合,运动鞋开始了跨领域操作。
由淘金工人工装裤出身的结实代表,从硬汉原牛转向雅痞修身搭配西装登堂入室。
牛仔裤缘起美国,水洗复刻开发操作却落地日本;运动鞋潮流化也自美国引导,而在日本拓展出亚洲风格。
由此看来,牛仔裤跟运动鞋还真是惺惺相惜。
本期导览→
00:52 New Balance和Levi's 的联名操作,999版本不逊于1300
04:27 adidas新猎鹰上市“骨折”,疫情严重影响整个球鞋市场
06:06 AJ11和AJ9的橄榄球鞋、棒球鞋的跨界操作
06:47 篮球鞋联名对运动鞋市场走出球场的推进,复古鞋让百搭成为可能
08:00 2016年,劳伦斯颁奖礼晚宴的神奇操作:正装+运动鞋
14:17 香港Levi's展上的18xx年代元祖牛仔裤
16:12 水洗+复刻来自日本
26:35 日系品牌的偏好:推荐给你Neighborhood和LVC
36:34 欧洲品牌哪些值得买?Scotch Soda Lot22、G-Star Raw、Diesel......
40:17 流行是次要,牛仔裤本身的破格属性希望你能听从内心需求
名词梳理→
HTM:创立于2002年,取自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Hiroshi Fujiwara)、Nike传奇设计师汀克·哈特菲尔德(Tinker Hatfield)、Nike前CEO马克·帕克 (Mark Parker)的名字首字母,结合了传统与创新,是Nike旗下最前卫的产品线。
劳伦斯世界体育奖:Laureus World Sports Awards,是世界体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奖之一,也是唯一全球性的体育颁奖仪式。
大阪五虎:Osaka Five,大阪牛仔裤品牌,包括Studio d'artsian(田垣繁晴)、Denime(林芳亨)、Evisu(山根英彦)、Full Count(辻田干晴)、Warehouse(辻谷健一、辻谷康二)
Resolute:林芳亨脱离Denime后创立的品牌,主推四个裤型。
visvim FBT:visvim为日本设计师中村世纪(Nakamura Hiroki)创立品牌,2001年推出FBT鞋型。
LVC:Levi's Vintage Clothes缩写,日本复刻高端线。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3月10日,谷合贡创立的MEDIUM宣布破产,30多年经营下的《Ollie》、《GRIND》、《PERK》、《CYCLE HEADZ》、《nice things.》等潮流杂志的纸质版本停止更新。
3月21日,11却因为New Balance,购买了新媒体做得风生水起的《KIKS定番》杂志特辑。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买杂志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在买杂志?
因为新媒体的冲击,当前的潮流资讯消费都集中在了微信、微博、头条等能够智能跟踪用户习惯,即时推介信息的平台上。
杂志,这么一个体态臃肿(成本高、渠道少、售卖门槛高)的传统媒介,应该如何自处?是转移阵营,投奔新媒体,摒弃旧形态;还是开发出新领域收割受众注意力?
从周刊到月刊再到双月刊,更新周期迥异的杂志消费内容早已揭示,刊物内容组成分配必须区别对待。体量类似双月刊,借鉴书本刊发基本规律的杂志书(Mook,magazine+book)是否可以让潮流杂志用内容直接让用户买单?
潮流媒体从业者必须坦白地回答一个问题:从周到双月,再到Mook的潮流报道深度,真的有如此大的区别吗?
即便是对传统如此执着的日本市场,潮流杂志都已经不堪重负。所以,「不要在乎文章逻辑,只要保证广告主品牌名、售价、地址没有错误就好。」是这个市场真实的画像吗?是实际消费者只在乎冲冲冲——这个潮流市场本身的短肋让纸质杂志落败吗?
潮流界面对的竞争对手还有虎视眈眈、文化底蕴更为扎实的成熟领军代表。《未来预想图》的策划人略微扩展一下涉足领域,是不是也驾轻就熟?
这一期播客我们还是讲了很多日本潮流典故,从VAN JACKET,Men's Club,读卖新闻社的《滑雪特集》到Made in U.S.A,但日本潮流媒体领域的时代断档,让国内潮流从业者没有了可参考的方向。
这一期播客没有答案,等你加入进来,一起讨论。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Bo鞋街 - 荧幕上的球鞋如何优雅地抢戏?
play

03/09/20 • 35 min

这一次,让我们关注荧幕上的球鞋。
不论是大荧幕还是小荧幕,又或者是现在大家时刻把玩的6-8吋的移动屏幕,鞋是每日接收到的视讯片段中总错不开的角色之一。远低于注意力热点,超低空飞行的它,是如何成功让你记住?而鞋款中的球鞋又是如何在这块娱乐战场上讲述它们的故事?
曾在70年代起叱咤风云的adidas如何被Nike赶超?Jordan凭一己之力狂揽街头市场,纯粹运气使然?曾几何时,Superstar才是NBA标杆篮球鞋,它又是如何与Converse一道走入小众文艺市场?
是谁发现还在Nike手下的Yeezy会是争议导演浮华大作《小时代》的一抹亮点?而「渣男」张志明手里打理的不是New Balance而是Nike。
连奶茶代言人周杰伦都扶不起的阿斗居然还有独占电影,可惜了天时地利人和。
印象中还有哪些Sneaker让你记忆犹新?不妨留言讨论。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Bo鞋街 - 牛仔裤配运动鞋,怎么穿都不厌
play

04/27/20 • 44 min

从运动场走出来,甚至开始涉足正式场合,运动鞋开始了跨领域操作。
由淘金工人工装裤出身的结实代表,从硬汉原牛转向雅痞修身搭配西装登堂入室。
牛仔裤缘起美国,水洗复刻开发操作却落地日本;运动鞋潮流化也自美国引导,而在日本拓展出亚洲风格。
由此看来,牛仔裤跟运动鞋还真是惺惺相惜。

本期导览→
00:52 New Balance和Levi's 的联名操作,999版本不逊于1300
04:27 adidas新猎鹰上市“骨折”,疫情严重影响整个球鞋市场
06:06 AJ11和AJ9的橄榄球鞋、棒球鞋的跨界操作
06:47 篮球鞋联名对运动鞋市场走出球场的推进,复古鞋让百搭成为可能
08:00 2016年,劳伦斯颁奖礼晚宴的神奇操作:正装+运动鞋
14:17 香港Levi's展上的18xx年代元祖牛仔裤
16:12 水洗+复刻来自日本
26:35 日系品牌的偏好:推荐给你Neighborhood和LVC
36:34 欧洲品牌哪些值得买?Scotch Soda Lot22、G-Star Raw、Diesel……
40:17 流行是次要,牛仔裤本身的破格属性希望你能听从内心需求

名词梳理→
HTM:创立于2002年,取自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Hiroshi Fujiwara)、Nike传奇设计师汀克·哈特菲尔德(Tinker Hatfield)、Nike前CEO马克·帕克 (Mark Parker)的名字首字母,结合了传统与创新,是Nike旗下最前卫的产品线。
劳伦斯世界体育奖:Laureus World Sports Awards,是世界体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奖之一,也是唯一全球性的体育颁奖仪式。
大阪五虎:Osaka Five,大阪牛仔裤品牌,包括Studio d'artsian(田垣繁晴)、Denime(林芳亨)、Evisu(山根英彦)、Full Count(辻田干晴)、Warehouse(辻谷健一、辻谷康二)
Resolute:林芳亨脱离Denime后创立的品牌,主推四个裤型。
visvim FBT:visvim为日本设计师中村世纪(Nakamura Hiroki)创立品牌,2001年推出FBT鞋型。
LVC:Levi's Vintage Clothes缩写,日本复刻高端线。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这一期来了一位新嘉宾,来自中学校园的一位当班鞋迷老师。我们准备聊一些祎哥和十一已经脱离很久的球鞋环境——中学校园。

1839年,Charles Goodyear为硫化橡胶工艺申请了专利,平底橡胶鞋进入主流。
1916年,U.S. Rubber Company推出了一个专利网球鞋系列Keds。N.W.Ayer&Son首次赋予了这类便鞋sneaker的称呼。
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把sneaker带出篮球场。
20世纪60年代早期,Vans接过匡威的流行接力棒,且更多巨头球鞋公司如Nike开始萌芽。
随着全球球鞋销量破亿,它身上所赋予的信息也被用作发声诉求。如果媒介即是信息,那这信息就是写在身体上的。
在默许翻盘的气氛中,不仅是女性试图改变外表,男性也逐渐挣脱「男子气概不需依赖装扮」的偏见藩篱,更多地通过衣着表达自己的自由。
20世纪60年代开始,鞋子变革的分水岭鼓励年轻且富有冒险精神的顾客,不再从父辈那里寻求时尚的建议,而是向别处寻找潮流偶像。
五十年后,正好,正好跟我们要聊的环境似乎有那么一些相像。

同样是单位时间内急速变革的社会经济外环境,同样是年轻且逐渐形成自己价值观的群体,正好却又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限制当中,同学们脚上的鞋子是否也在尝试着成为表达的出口。
当然,我们聊的具体内容更加日常。我们想知道在新环境下,校园的信息来源是否变化?偏好取向是否个性?比起十几年前的我们,他们有哪些不同的习惯?我们所以为的社会人属性是否也原封不动地被年轻人们吸收消化。
我们更想知道的是,我们所聊的内容是否就是他们真实的想法,他们是否打算提出异议。
不少问题我们都没有给出答案,但这不少问题我们也确实都有提及。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Show more best episodes

Toggle view more icon

FAQ

How many episodes does Bo鞋街 have?

Bo鞋街 currently has 14 episodes available.

What topics does Bo鞋街 cover?

The podcast is about Society & Culture, History and Podcasts.

What is the most popular episode on Bo鞋街?

The episode title '牛仔裤配运动鞋,怎么穿都不厌' is the most popular.

What is the average episode length on Bo鞋街?

The average episode length on Bo鞋街 is 35 minutes.

When was the first episode of Bo鞋街?

The first episode of Bo鞋街 was released on Mar 2, 2020.

Show more FAQ

Toggle view more ico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