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goodpods headphones icon

To access all our features

Open the Goodpods app
Close icon
headphones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视界中国

“大家读书”听书节目,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煦方国际公司联合出品。邀大家同读、同听、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

bookmark
Share icon

All episodes

Best episodes

Top 10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Episodes

Goodpods has curated a list of the 10 best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episodes, ranked by the number of listens and likes each episode have garnered from our listeners. If you are listening to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for the first time, there's no better place to start than with one of these standout episodes. If you are a fan of the show, vote for your favorite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episode by adding your comments to the episode page.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 钟磊 | Speech at the Celebration of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钟磊 | Speech at the Celebration of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play

01/21/21 • 5 min

完整标题:

Speech at the Celebration of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读书嘉宾: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生产统筹,多语视频部主任。策划产品连续三年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外文局年度优秀短视频奖、中央网信办“五个一百”优秀短视频奖等,个人获外文局十佳新闻工作者、“G20杭州峰会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

英文文本:

Speech at the Celebration of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Compatriots,

Comrades and friends,

We are gathered here today for a grand rally to celebrate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Chines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and Chinese sons and daughter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is a joyful moment. We take pride in and give our best wishes to our great motherland.

Here on behalf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the State Council,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and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I pay the highest tribute to all revolutionary fore-fathers and martyrs for their feats in pursuing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of the people, and in creating a prosperous and strong country, and a better life for the people. I extend warm congratulations to the Chines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and all fellow Chines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xpress heartfelt gratitude to friends around the world for their support to China.

Seventy years ago on this day, Mao Zedong solemnly declared here to the world that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and the Chinese people had stood up. This great event put an end to China’s misery born of poverty, weakness, oppression and humiliation over more than 100 years since the advent of modern times. The Chinese nation has since embarked on the path of realizing its great rejuvenation.

Over the past seven decades, through concerted efforts and arduous struggle, the Chinese people’s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amazed the world. Today, a socialist China is standing firm in the East. No force can ever undermine our great motherland’s status, or stop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marching forward.

Comrades and friends,

On our journey forward,we must uphold the CPC’s leadership, ensure that the people are the masters of the country, stay on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fully implement the Party’s underlying theories, basic guidelines, and fundamental principles. We must strive to constantly meet the people’s desire for a better life and reach new and historic heights.

On our journey forward,we must uphold th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reunification and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maintain lasting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in Hong Kong and Macao,promote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s relations, unite all Chinese sons and daughters, and continue to strive for complete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On our journey forward,we will stay on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pursue a mutually beneficial strategy of opening up. We will continue to work with people from all countries to joint-ly build a global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th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should forever preserve their nature, purpose and character as the forces of the people, resolutely safeguard the country’s sovereignty,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interests, and firmly uphold world peace.

Comrades and friends,

China’s past made its mark on human history; China’s present is being created by the hands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people; China’s future will be even brighter. All members of the Party, the armed forces an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should unite closer, stay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founding mission, and continue to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our People’s Republic. We should continue to enhance our efforts to achieve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and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Long live the great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ong live the great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ong live the great Chinese people!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 付志斌 | Securing a Decisive Victory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付志斌 | Securing a Decisive Victory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play

12/24/20 • 7 min

完整标题:

Securing a Decisive Victory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Embarking on a Journey to Fully Build a Modern Socialist China

读书嘉宾:今日中国杂志社副总编辑。

英文文本:

Securing a Decisive Victory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Embarking on a Journey to Fully Build a Modern Socialist China

After adopting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our Party laid out the three-step strategic plan for modernization in China.The first two–ensuring that people’s basic needs are met and that their lives are generally decent–have been accomplished ahead of time. Building on this, our Party then developed the vision that by the time we celebrate our centenary, we will have developed our society into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one with a stronger economy, greater democracy, more advanced science and education, thriving culture, greater social harmony, and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 After this, with another 30 years of work, and by the time we celebrate the centen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e will have basically achieved modernization and turned China into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The period between now and 2020 will be decisive in finishing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We must follow the requirements on building this society set out at our 16th,17th, and 18th national congresses, act in response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principal challenge in Chinese society, and promote coordinated economic,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environmental progress. We must show firm resolve in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for invigorating China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the strategy on developing a quality workforce,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strategy. We must focus on priorities, address inadequacies, and shore up points of weakness. In this regard, I want to stress that we must take tough steps to forestall and defuse major risks, carry out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revent and control pollution, so that the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we build earns the people’s approval and stands the test of time.

The period between the 19th and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es is the period in which the time frames of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converge. In this period, not only must we finish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achieve the First Centenary Goal; we must also build on this achievement to embark on a new journey towards the Second Centenary Goal of fully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s and the conditions for China’s development, we have drawn up a two-stage development plan for the period from 2020 to the middle of this century.

In the first stage from 2020 to 2035, we will build on the foundation created by the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with a further 15 years of hard work to see that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s basically realized. The vision is that by the end of this stage, the following goals will have been met:

– China’s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hina has become a global leader in innovation.

– The rights of the people to participate and to develop as equals are adequately protected. The rule of law for the country,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is basically in place. Institutions in all fields are further improve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system and capacity for governance is basically achieved.

– Social etiquette and civility a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has grown much stronger;Chinese culture has greater appeal.

– People are leading more comfortable lives, and the size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has grown considerably. Disparities in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n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s, and in living standards a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equitable access to basic public services is basically ensured; and solid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owards prosperity for everyone.

– A modern social governance system has taken shape, and society is full of vitality, harmonious, and orderly.

– There is a fundamental improvement in the environment; the goal of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 is basically attained.

In the second stage from 2035 to the middle of the 21st century, having basically achieved modernization, we will work hard for a further 15 years and develop China into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that is prosperous, strong, democratic, culturally advanced,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By the end of this stage, the following goals will have been met:

– New heights are reached in every dimension of material, pol...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 甄珍 | 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甄珍 | 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play

11/13/20 • 12 min

读书嘉宾:安徽广播电视台一级播音员,曾多次获安徽广播电视奖广播播音与主持类、文艺类一等奖。主持节目:安徽故事广播《我在陪伴你》。

支持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广联有声阅读委员会

中文文本:

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第一,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全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3046万人,5年累计减贫6853万人,减贫幅度达到70%左右。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7年底的3.1%,下降7.1个百分点。年均脱贫人数1370万人,是1994年至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期间年均脱贫人数639万的2.14倍,是2001年至2010年第一个十年扶贫纲要实施期间年均脱贫人数673万的2.04倍,也打破了以往新标准实施后脱贫人数逐年递减的格局。贫困县数量实现了首次减少,2016年有2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初步评估,2017年考核验收结束后还会有100个贫困县退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坚实步伐。

第二,促进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我们加强产业扶贫,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增强了贫困地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等,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扶贫脱贫一个战场、两场战役的双赢。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改变了贫困地区整体面貌。通过组织开展贫困识别和贫困退出、扶贫项目实施,贫困地区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锻炼了机关干部,培养了农村人才。全国累计选派43.5万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派出277.8万名干部驻村帮扶。目前,在岗第一书记19.5万名、驻村干部77.5万名。这些同志肩负重任,同当地基层干部并肩战斗,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用自己的辛苦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诠释了扶贫干部的担当和情怀。

第三,构筑了全社会扶贫强大合力。我们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均增长22.7%,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均增长26.9%。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于脱贫攻坚,累计整合5296亿元。金融部门安排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3500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4300多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1600多亿元。贫困地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累计收益460多亿元。东西部扶贫协作,342个东部经济较发达县结对帮扶570个西部贫困县,促进了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和区域协调发展。定点扶贫畅通了党政机关特别是中央和国家机关了解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渠道,推进了作风转变和干部培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中央企业开展贫困革命老区“百县万村”帮扶行动,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到2017年底全国已有4.62万家民营企业帮扶5.12万个村,投资527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捐资109亿元开展公益帮扶,带动和惠及62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四川凉山,中国光彩会组织500多名知名民营企业家参加精准扶贫行动,促成合作项目149个,合同金额2037亿元,向凉山州捐赠公益资金 4000多万元。这些活动既有力推动了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又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

前不久,中铁隧道局集团参加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的20名青年党员给我来信。信中说,50多年前,他们很多人的父亲或爷爷参加了成昆铁路难度最大的沙木拉打隧道建设,那一辈铁路建设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以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迈气概,把天堑变成了通途,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今天,他们接过先辈的旗帜,承担了新成昆铁路全线最长、难度最高的小相岭隧道建设重任,决心传承好老成昆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使铁路早日成为沿线人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他们的来信,让我感受到了青年一代对祖国和人民的担当和忠诚,读了很是欣慰。

第四,建立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我们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这个制度体系中,根本的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增强责任,强化落实。这些制度成果,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必须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是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三是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脱贫攻坚,资金投入是保障。必须坚持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脱贫攻坚的投放,发挥资本市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形成脱贫攻坚资金多渠道、多样化投入。

四是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必须坚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

五是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是要领。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六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关系,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意识,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组织、引导、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

以上这些经验弥足珍贵,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 贾小茹 | 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

贾小茹 | 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play

11/04/20 • 7 min

读书嘉宾:青岛故事广播主持人,小说演播者。演播作品《婆媳一家欢》《婚刺》等。曾为多部影视剧配音。

支持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广联有声阅读委员会

中文文本:

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夫人,

尊敬的国际展览局秘书长和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主席,

尊敬的各国使节,各位国际组织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四月的北京,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很高兴同各位嘉宾相聚在雄伟的长城脚下、美丽的妫水河畔,共同拉开 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大幕。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支持和参与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同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我希望,这片园区所阐释的绿色发展理念能传导至世界各个角落。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锦绣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 多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

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 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合理利用、友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一直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

——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生态治理必须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只有赋之以人类智慧,地球家园才会充满生机活力。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

——我们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昨天,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闭幕,在座许多嘉宾出席了论坛。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

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这是与会各方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从自己、从现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

我宣布,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 卫东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卫东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play

11/03/20 • 24 min

读书嘉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主播,主持2018年国家宪法宣誓仪式,多次担任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现场播音工作。

支持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广联有声阅读委员会

中文文本: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加强练兵备战,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五年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 苏小茜 | Strengthen Cooperation to Advanc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苏小茜 | Strengthen Cooperation to Advanc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play

09/15/20 • 5 min

读书嘉宾: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电视新闻主播。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曾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第三届英语风采大赛决赛第四名。先后主持北京安全文化论坛,宋庆龄基金会海峡论坛,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系列中匈文化交流活动,以及中央电视台“文化大乐园”东欧文化之旅等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英文文本:

Strengthen Cooperation to Advanc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ino-Arab friendship is time-honored and strong as ever. The Chinese and Arab peoples, though far apart in distance, are close like a family. Our ancestors, merchants and diplomatic envoys alike, traveled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overland and maritime Silk Roads. In the modern era, we fought side by side for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We also gave each other strong support in development, creating a splendid chapter of win-win cooperation. Past and present experiences have proved that whatever changes may take place in the world and whatever obstacles may confront us, China and Arab states have always been good partners, sharing mutual benefit, and good brothers,going through thick and thin together.

To facilitate the common prosperity and progress of interested countries, China has put forwar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th a commitment to the principles of extensive consultation, joint contribution and shared benefits, this initiative focuses on promoting policy,infrastructure, trade, financial and people-to-people connectivity. It has attracted wide support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from the Arab world and the broader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important participants and co-creators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civilization located at the juncture of the overland and maritime Silk Roads, Arab states are natural partners in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features prominently in the Arab Policy Paper issu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 Arab League Council Strengthen Cooperation to Advanc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t the level of foreign ministers has adopted a resolution expressing the collective political will of Arab stat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It is expected that later during this ministerial conference, a Declaration of Action on China-Arab States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will be signed.

Over the past four years, China and Arab states have worked together to develop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in the light of regional realities, to combine collective action with bilateral cooperation, and to promote development while upholding peace.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s strengths and pursuing win-win results, we have delivered benefits to people both in our region and beyond. As various projects attest, a dynamic situation has been created and many fruits harvested in our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Also over the past four years,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has energized every dimension of Sino-Arab relations and propelled all-round Sino-Arab cooperation into a new phase. In this context, I am pleased to announce that after friendly consult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we have agreed to establish a Sino-Arab future-oriented strategic partnership of comprehensive cooperation andcommon development. This marks a new historic milestone in Sino-Arab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As we advanc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a stands ready to work with the Arab side to coordinate ou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actions. We must strive to uphold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Middle East, safeguard fairness and justice,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s friends do. This joint commitment will help us build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China and Arab states,and one for all of humanity.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 洪博 |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洪博 |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play

02/24/21 • 23 min

读书嘉宾:北京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配音演员,小说演播人。

支持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广联有声阅读委员会

中文文本: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加速发展将引发全球能源变革,空间和海洋技术正在拓展人类生存发展新疆域。总之,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我国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不够,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还不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我国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科技体制改革许多重大决策落实还没有形成合力,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的统筹衔接还不够,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优化。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第一,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墨经》中写道,“力,形之所以奋也”,就是说动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要通过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满足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供需匹配和动态均衡发展,改善市场发展预期,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

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要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第二,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树高叶茂,系于根深。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增强“四个自信”,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得有标志性科技成就。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创造更多竞争优势。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要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既要有工匠精神,又要有团结精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和军民融合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

第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2014 年 6月 9 日,我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强调,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围绕这些重点任务,这些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5 年 8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了到2020 年要完成的 143 条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 110 多条改革任务。在科技领域存在的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没有能解决的难题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同时,科技体制改革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现象仍较突出,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创造市场价值的能力不足,科研院所改革、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创新型人才培养等领域的进展滞后于总体进展,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等等。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决心不能动摇、勇气不能减弱。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要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发挥好组织优势。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完善政策支持、要素投入、激励保障、服务监管等长效机制,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要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

要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推动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的统筹布局和优化。要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完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要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完善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清除“民参军”、“军转民”障碍。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2016 年 5月 30 日,我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我们接连出台了几个重要改革方案,包括《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热烈欢迎。大家反映,这些改革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有的还没有完全落地,有关部门要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继续坚决推进,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

第四,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

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合作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联盟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机遇和平台。要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 龙秀林 | 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龙秀林 | 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play

09/24/20 • 5 min

读书嘉宾: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十八洞村第一任扶贫队长。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脱贫攻坚事迹报告团成员;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演讲总结赛金奖;2019年10月1日,建国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中,站在脱贫攻坚方阵的彩车上,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检阅。

中文文本:

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必须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是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三是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脱贫攻坚,资金投入是保障。必须坚持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脱贫攻坚的投放,发挥资本市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形成脱贫攻坚资金多渠道、多样化投入。

四是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必须坚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

五是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是要领。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六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关系,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意识,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组织、引导、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

以上这些经验弥足珍贵,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 宋晓 | 开放合作,命运与共

宋晓 | 开放合作,命运与共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play

01/25/21 • 14 min

读书嘉宾:沈阳广播电视台原创基地导演,有声书项目监制。作品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连续七次获中国广播剧专家奖金奖。全国广播剧最佳导演,中宣部优秀青年文艺骨干,辽宁公益戒毒大使。

支持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广联有声阅读委员会

中文文本:

开放合作,命运与共

尊敬的马克龙总统,

尊敬的霍尔尼斯总理、米佐塔基斯总理、布尔纳比奇总理, 尊敬的各位议长,

尊敬的各位国际组织负责人, 尊敬的各代表团团长,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这多彩的深秋时节,很高兴同大家相聚在黄浦江畔。现在,我宣布,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开幕!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新老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一年前,我们在这里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天,更多朋友如约而至。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延续 “新时代,共享未来”的主题。我相信,各位朋友都能乘兴而 来、满意而归!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去年,我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5方面举措,对上海提出了3点开放要求。一年来,这些开放措施已经基本落实。其中,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已经正式设立,我们还在其他省份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已经正式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作为国家战略正式实施;外商投资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行;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已经出台;扩大进口促进消费、进一步降低关税等取得重大进展。去年,我在进博会期间举行的双边活动中同有关国家达成98项合作事项,其中23项已经办结,47项取得积极进展,28项正在加紧推进。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各国应该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而不应把一己之利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

为此,我愿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第一,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当今世界,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深入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距离近了,交往多了,难免会有磕磕碰碰。面对矛盾和摩擦,协商合作才是正道。只要平等相待、互谅互让,就没有破解不了的难题。我们应该坚持以开放求发展, 深化交流合作,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削减贸易壁垒,推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更加完善,共同培育市场需求。

第二,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经济。创新发展是引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各国应该加强创新合作, 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术交流合作,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为了更好运用知识的创造以造福人类,我们应该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不是搞知识封锁,制造甚至扩大科技鸿沟。

第三,共建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我们应该谋求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支持力度,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民众。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共产党刚刚举行了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包括很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第一,继续扩大市场开放。中国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市场规模巨大、潜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中国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这里我要说,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中国将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建设更加活跃的国内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为世界经济增长扩大空间。中国将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扩大对各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中国将推动进口和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第二,继续完善开放格局。中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全领域的,正在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将继续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中国将继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将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的国家战略, 增强开放联动效应。

第三,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今年10月24日, 世界银行发表《2020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由46位上升到31位,提升 15位。上个月,中国公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今后,中国将继续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中国将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信息报告等制度。中国将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大力强化相关执法,增强知识产权民事和刑事司法保护力度。

第四,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中国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多边主义的支持者。中国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让世界贸易组织在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增强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今天下午,中方将主办世贸组织小型部长会议。我们期待各方坦诚交换意见, 共同采取行动,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正能量。我高兴地得知,昨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15个成员国已经整体上结束谈判,希望协定能够早日签署生效。中国愿同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加快中欧投资协定、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中国将积极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第五,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目前,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 197 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面向未来,中国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动能,不断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更多机遇。

我相信,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也必然更加光明。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国将张开双臂,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华文明历来主张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不断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 吴尊友 |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吴尊友 |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play

08/07/20 • 4 min

读书嘉宾: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UNAIDS金质奖章、国际毒品学会Rolleston大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并荣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名人堂”。

中文文本: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2018 年3 月 1 日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加强全方位就业服务,高度重视困

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加快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

(2018 年 4 月 24 日— 28 日在湖北考察时的讲话要点)

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

(2018 年 5 月 4 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追求老百姓的幸福。路很长,我们肩负的责任很重,这方面不能有一劳永逸、可以歇歇脚的思想。唯有坚定不移、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才能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

(2019 年 4 月15日— 17 日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的讲话)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我们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19 年5 月31 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初心变没变、使命记得牢不牢,要由群众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

(2019 年 7 月15 日— 16 日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的讲话要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19 年12 月 26 日— 27 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要点)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Show more best episodes

Toggle view more icon

FAQ

How many episodes does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have?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currently has 533 episodes available.

What topics does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cover?

The podcast is about Society & Culture, Documentary, Podcasts, Self-Improvement and Education.

What is the most popular episode on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The episode title '林少文 | A Nation Must Have a Soul' is the most popular.

What is the average episode length on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The average episode length on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is 9 minutes.

When was the first episode of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The first episode of 大家读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 was released on Aug 7, 2020.

Show more FAQ

Toggle view more ico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