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goodpods headphones icon

To access all our features

Open the Goodpods app
Close icon
headphones
唯理对谈 Veitgeist

唯理对谈 Veitgeist

Veritas China

唯理对谈是一档由唯理中国*创制的线上播客节目。我们将基于学术研究,以严谨而又不失轻松的视角讨论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内的议题。同时,我们的嘉宾均拥有极为专业的学术背景和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们希望这档节目能够将有共同兴趣和关切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彼此交流、彼此启发。 *唯理中国是致力于在中国推广博雅教育的非营利学生组织。
bookmark
Share icon

All episodes

Best episodes

Top 10 唯理对谈 Veitgeist Episodes

Goodpods has curated a list of the 10 best 唯理对谈 Veitgeist episodes, ranked by the number of listens and likes each episode have garnered from our listeners. If you are listening to 唯理对谈 Veitgeist for the first time, there's no better place to start than with one of these standout episodes. If you are a fan of the show, vote for your favorite 唯理对谈 Veitgeist episode by adding your comments to the episode page.

舞蹈,一种使用身体来完成的表演艺术,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近年,K-pop音乐作为一种席卷全球的艺术形式,像世界展示了一种新的“亚洲”风尚。它们在情绪上多是狂热、浮华、表现了年轻人的叛逆心理。歌曲大都节奏比较明快,适用于跳舞。而韩舞翻跳近年也在国内外火爆异常。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的韩国研究专家瑞利智(CedarBough Saeji)形象得将韩舞翻跳称作一种borrowed national bodies。 本次播客我们特别邀请了毛宁老师和大家分享她从2016年以来的舞蹈经历。一起探讨她和她所在的孙子团是如何以韩舞翻跳这样的embodied身体表达形式去参与全球化,又如何将作为一种全球化身体语言的韩舞通过她们的“情感劳动”(affective labor)融入作为一个内陆城市的成都的城市空间里。 嘉宾介绍: 何彦霄:“理解流行文化”课程讲师,芝加哥大学博士在读。这一年来,作为一种“K-pop翻研”,以“希伊韩”为笔名向国内读者介绍美国学者对韩流的研究与反思 毛宁:孙子团创始人之一 韩国stage k宝儿篇冠军、东方卫视舞者十强、了不起舞社十强选手 苏恺晴:“学习、知识与权力”课程的讲师、夏威夷大学玛诺阿分校政治学在读硕士 耿绮绮:韩国旅游发展局成都办事处、韩流文化负责人 陈伟豪:aka DAIV,韩国弘益大学硕士,潮流艺术家、插画师、涂鸦写手 03:22 嘉宾介绍: 孙子团毛宁老师 07:34 用舞蹈作为身体表达vs. 语言文字表达, 以及延伸出的身体心灵二元论 10:37 嘉宾介绍: 韩国旅游局耿老师 12:40 孙子团基本状况介绍及创始缘起 19:31 孙子团早期公演活动 23:31 kpop和美国街舞的区别 26:03 “限韩令”与孙子团早期发展 28:55 代表中国参加顶级kpop比赛Stage K 33:34 和韩国女团同台表演,“和偶像一起成长” 35:35 成都作为立足点: 包容性、休闲、历史文化 37:11 组织KDC韩舞翻跳大赛 41:10 kpop本土化,通过编舞把成都介绍给大家 41:56 成都路演 考街头艺人证 44:07 欧美粉丝的认可、鼓励 45:05 与国外舞团的交流 45:50 舞蹈对生活、工作、性格、人生重要决策的影响 49:31 参加优酷综艺《了不起的舞社》和爱豆互动的体验 53:16 对未来的展望:原创、二创、翻跳 55:17 为什么《酒神》会成为翻跳代表作 56:51 kpop《酒神》与古希腊酒神文化 58:08 翻跳作品《黑天鹅》 60:07 女性身体翻跳男团舞:性别对编舞的影响 62:05 夏威夷草裙舞:由文化反抗、宗教仪式到观赏性、娱乐性舞蹈 66:10 舞蹈在不同空间的复制与再创造 67:06 全球化= 同质化? 全球化vs本土文化 孙子团翻跳跨越global vs local的二元 68:02 用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身体去对抗全球化、同质化 69:38 “I eat, therefore I am.“ 71:25 孙子团对舞蹈的改编,删除空翻、托举等高难度动作,加强肌肉锻炼 72:25 演出强调观赏性, 比赛强调动作质感、舞蹈结构 73:16 “We have a lot to learn from pop culture. ” 延伸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DAVgGn2jZh-jbTXYxgza4g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五月下旬,我们邀请了2024唯理书院其中四位讲师聊了聊ta们作为文科生的体验和境遇。见面会的录音剪辑成了播客节目,欢迎大家收听。 02:10 开场:属于文科的专场 04:05 四位讲师嘉宾介绍 10:11 无论学术还是就业:落入文科困境的时刻 11:40 捉襟见肘的经费与经济条件 14:14 相对充裕的经费和双修学位 16:35 马克思与资本主义生存指南:保持对文科就业的独立思考 20:25 从找工作的本质看文科的一些好出路 23:03 畏惧替代:从人工智能生出的文科恐慌 24:16 文科培养的不只学习能力,还有批判性思维和阅读写作交流能力 27:35 ChatGPT的有效帮助以及真正被最先代替的人 30:15 即便是写作公文,也需要人为提供的情绪价值 35:49 和与AI共生、合作共赢的未来 37:39 回落就业和生活:如何对待回应文科困境 38:40 定义“好”工作:困于过去经验中,而不曾见到更多样的工作 41:30 闯荡众多行业之后对大部分工作祛魅 48:02 对自己“祛魅”后探寻自己合适的道路;文科女的困境与生存方式 52:34 “无需追求意义感还是对所见的问题有所行动”的内在矛盾 56:10 美国社科方向的博士的毕业选择 57:59 文科困境之后: 就读领域最原初的吸引力 58:51 在特定时间给极难人生课题的答案,逐步走出深渊 1:02:49 当吃饭的问题解决后,文科助力建立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过去和未来联系 1:05:26 文科助力培养对社会有洞察力的人才 1:07:33 从如河流 、如生命体的书籍中感受哲学的魅力 1:08:51 尾声 编辑:袁涵晨 排版:苏恺晴 主持:陈昊博 剪辑:袁涵晨 感谢收听本期播客。如果您有任何感想、建议或者新的观点,欢迎在小宇宙评论区与我们分享和讨论。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性别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北大宿舍女生对谈,到几周前杨紫琼凭借《瞬息全宇宙》拿下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再到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有太多的女性议题值得我们讨论。今天我们的播客邀请了两位女性嘉宾进行对谈。她们将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分享自己围绕“性别”这个话题开展的思考和困惑,也希望这种对话的形式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公众讨论。 本期播客将会是唯理“女性主义专题播客”的第一期。在本期中,两位嘉宾将聚焦“私”领域,探讨女性的身体经验、亲密关系、家庭、自主性等一系列问题。第二期则将聚焦社会和经济维度,讨论女性在求学、求职中面对的困境。第三期则将特别关注女性在文化层面的位置和形象,如影视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和针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等。 嘉宾信息: Yinru: 热爱猫咪和说唱音乐的心理博士生,对人类的一切感到不可抑制的好奇,期望将心理和哲学像面团一样揉在一起。 Shirley: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新时代青年,即将入读哲学博士项目,期望是能够将哲学融入生活,更将生活融入哲学。 播客时间轴: 00:01:00:开场白与嘉宾自我介绍 00:01:39:从北大女生对话上野千鹤子出发,谈关于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与偏见,以及“读书无用论” 00:06:26:柏拉图与佛洛依德:理性与感性的性别化 00:09:59: 探讨女性主义中的慕强与恐弱,在社会互动中寻求表达脆弱的机会 00:12:57: 穿搭中隐含的性别表达与社会映照 00:15:20: 诗词文学中对于女性身体的表达,女性的“双重意识“下的焦虑以及病理性的发展 00:23:45:二元对立与多元美感,我们都可以在光谱中流动 00:35:04: 女性主义的三种流派 00:40:11:心理与哲学中的争辩与平衡:如何帮助女性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如何让男性更好的倾听女性困境 00:45:20:具体与抽象:回归家庭内部,女性主义在母女关系中的映照 00:54:23: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 00:59:09:对谈尾声:跑题了吗?在模糊性中寻找意义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女性」这一身份是否和学者的思维方式相关联,又影响到作为学者的体验,同时也创造出学术研究新的视角?「女性」与「学者」在流动的话语之下被塑造,同时又产生了新的自主性与可能性。当女性从原先的社会时钟出走,重新扎根,建立起自己的社群连结后,又该如何想象一种敞开的未来?今天我们的播客将以两位嘉宾对谈的形式进行。她们将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分享自己围绕“性别”开展的思考和困惑,也希望通过“对话”的形式来激起新的讨论。 本期博客是唯理“女性主义专题播客”的第二期。在第一期中,两位嘉宾聚焦“私”领域,探讨女性的身体经验、亲密关系、家庭、自主性等一系列问题。在本期中,两位嘉宾将聚焦聚焦社会和经济维度,讨论女性在求学、求职中面对的困境。 嘉宾信息: Yinru: 热爱猫咪和说唱音乐的心理博士生,对人类的一切感到不可抑制的好奇,期望将心理和哲学像面团一样揉在一起。 Shirley: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新时代青年,即将入读哲学博士项目,期望是能够将哲学融入生活,更将生活融入哲学。 时间轴(仅供参考): 01:00-02:14 开场白与嘉宾自我介绍 02:14-06:20 从生命体验开始,女性进入学术界的切实困境 06:20-16:23 不同地域下,学术界的「社会时钟」 16:23-24:50 「女性气质」与回避冲突?:学科与性别气质,和被建构的性别化的思维模式 24:50-32:40 个人 vs (想象中的)社会期待永恒的张力,与在框架之下的主体性:性别内化与性别表演(gender reality and performativity) 32:40-43:20 社会支持对于女性研究者工作的意义 43:20-52:00 由男性视角到女性视角的转变:从生活到学术研究,女性学者如何为学术研究提供创新视角 52:00-58:45 「已经足够好了」:女性在构建社会支持和身份认同时面临的挑战 58:45-1:03:40 建立「像树一样扎根的」社会支持网的可能性 1:03:40-1:11:19 两种自由:freedom as selective liberty vs freedom as non-dominated(“拥有选择”的自由 vs “免受支配”的自由),以及想象一种自由流动的性别气质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唯理对谈 Veitgeist - Episode 4: 当我们在谈论酷儿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play

04/21/19 • 69 min

为什么”东京喰种“是酷儿的? 为什么我们会被逼婚? 为什么不同国家的城市成了酷儿文化的中心? 除了安全套,我们如何了解性和进行性别研究? 异性恋为什么需要酷儿理论? 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着被当作朴素真理的二元论,其中又以男女的性别之分、异性恋和同性性取向之分尤为突出。但这样以二元论为主导的话语体系实际上是不完善、不准确、甚至可以说粗暴的。 本期唯理对谈邀请到的Koko和Eric两位嘉宾将谈论性别的二元化是如何在流行文化和社会空间中构建我们的生活,并使用酷儿理论,来解读身边的文化现象以及酷儿话题在不同空间中的演绎。 (本期音频资料源于唯理中国性别工作坊第二期) 嘉宾介绍 张扣扣 Koko 不是男生也不是女生,英文they/them,中文他ta。Bryn Mawr College大四,Gender and Sexuality Studies和数学双专业。即将于今年秋季入学Columbia Law School读JD。毕业论文写了Queer Japan相关。总的来说就是一个非常想要学好酷儿理论却怎么学都觉得自己没学懂,但又很想把所学所想分享给大家的半吊子水:)。 Eric 正好处在人生的转型阶段,目前在颓废地准备美国法学院考试。硕士论文写的是酷儿理论与佛教中对于“非二元性”解读的联系,希望能和大家用“酷读”的方式来理解身边的世界。 本期您将听到: 0:21 主题介绍:打破性别二元壁障&探究不同文化空间中对酷儿的解读 0:44 嘉宾介绍:张KoKo、Eric 2:47 介绍本期节目的初衷:酷儿在中国的语境中是否缺乏一个合适的定位? 4:14 什么是二元壁障?在社会、文化、政治等多领域有哪些例子属于二元思维?二元壁障在性别话题中又如何体现? 7:20 什么是酷儿?两位嘉宾从高中到大学对酷儿的理解是怎样形成和改变的的?酷儿能否作为打破权力结构的力量?酷儿作为一个大保护伞有何意义? 12:47 美国本科的酷儿研究是如何开展的?大学的课程设置是怎样的?酷儿研究是如何以反正统的方式回顾“常识”,研究文本的?我们如何以跨学科的方式打破二元? 22:32 国内的性压抑环境/不同文化背景是否导致了酷儿研究的缺失?中国1986年至2006年对LGBTQ的研究有何趋势?研究者自身的性别认同对研究的限制? 28:10 国内的性别研究是否过于追求答案? 29:18 国内外酷儿的公共空间有哪些?费城,日本等酷儿空间自我建筑的酷儿文化? 35:15 酷儿空间有哪些类型?消费空间(如健身房 电视节目)是怎样的? 37:33 监控和管理空间(如广电总局及民间治疗)是怎样的? 39:04 斡旋空间,如网络空间,有何意义? 39:40 文化氛围在酷儿公共空间中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如何通过感染&引导形成一种新的正统及权力结构? 43:17 酷儿中的异性恋正统主义是什么?酷儿文化的标签化和交叉性是什么? 46:20 我们要如何警惕酷儿群体中的主导性及语言霸权? 50:01 我们对盲目追随西方主导酷儿文化该如何反思? 52:37 酷儿理念&反正统理念相关的影视作品推荐 1:00:43 总结与关于现代商品化思考 主播:陈雅洁 嘉宾:张KoKo、Eric 剪辑:Rino,郑雨洁 简介:周王宸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在推动抽象的“主义”落入现实社会与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女性主义应该被如何实践?在多元的女性主义解释之下,女性应该如何选择和创造属于自己的轨道?女性主义者应该如何看待处于不同轨道和选择中的女性?在讨论“选择”和“支持选择”之中,本期播客依然采取以两位嘉宾对谈的形式进行。旧岁已辞,新年伊始。随着播客的更新,二位嘉宾也回首过去一年自身的经历与实践,继续分享自己围绕“性别”开展的思考和困惑,也希望通过“对话”的形式来激起新的讨论。 本期播客是唯理“女性主义专题播客”的第三期。在第一期中,两位嘉宾聚焦“私”领域,探讨女性的身体经验、亲密关系、家庭、自主性等一系列问题。第二期聚焦社会和经济维度,讨论女性在求学、求职中面对的困境。本期则将回归到社会与生活中,着重关注与日常生活联结的女性主义实践,共思女性如何探寻和面对不同的生命选择与体验。 嘉宾信息: Yinru: 热爱猫咪和说唱音乐的心理博士生,对人类的一切感到不可抑制的好奇,期望将心理和哲学像面团一样揉在一起。 Shirley: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新时代青年,即将入读哲学博士项目,期望是能够将哲学融入生活,更将生活融入哲学。 Shownotes 01:35 选择一句话,回顾2023年的女性主义实践 04:06 化妆:选择“服美役”vs “脱美役”?超越二元对立的叙述方式 14:13 学术女神vs书呆子:圈外人对于学术圈不切实际的想象 18:30 探寻一种女性主义实践:在向上攀登学术殿堂之外,发现平原式的日常生活联结 21:55 从被白男包围的哲学系说起:我们如何重新想象一个更好的学术环境? 34:22 婚育中的女性:母职的非人化 以及现代医院和专业医生的职业化下孕妇缺失对生产过程的掌控 41:50 抽象的“主义”落入现实社会与日常生活中: “最反父权的实践是关爱” 46:55 和妈妈的关系:在妈妈身上汲取的关怀、共鸣和力量 53:16 多恋爱关系 / 多元家庭:在异性恋婚姻之外,想象另一种生存的可能性 1:02:46 AI无法代替的是人的混沌性和模糊性 1:04:12 尾声:如果逃离是女性的史诗,但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落脚之处 感谢收听本期播客,希望这场由三期播客组成的对话给您带来新的启发与力量。如果您有任何感想、建议或者新的观点,欢迎在小宇宙评论区与我们分享和讨论。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唯理对谈 Veitgeist - Ep5: 贸易战,留学生,和假新闻
play

05/28/19 • 92 min

2019年,中美关系随着贸易战的进展继续恶化。面对着美方日益加码的财政制裁,以“反西方霸权”为基础的民族主义价值观也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民众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那么,对于被夹在中间的在美中国留学生们来说,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视角去看待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 美国课堂内中美学生对彼此的偏见如何产生?为什么一些留学生会变成“小粉红”?一些留学生自媒体如何变成假新闻发酵的场所?中美间的假新闻有何异同?当下美国的反中情绪有无夸大? 本期播客,我们请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侯越和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方可成,与我们一起探索这些困扰着我们身份认知的难题。 嘉宾介绍 方可成: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侯越: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 本期您将听到: 0:20 嘉宾介绍及主题引入 中美新闻报道偏差 0:31 嘉宾自我介绍 1:56 在美国课堂里和中国学生的交流 学生对中国相关议题的普遍偏见及潜在原因 9:07 国内的民族/爱国主义教育及其影响 12:47 马里兰大学演讲事件 & 加拿大两起事件 16:40 留学生的政治参与方式 20:00 爱国主义教育的多种表现形式 爱国主义与特殊事件、政权合法性的关系 24:04 留学生政治观点的形成 — 留学生自媒体报道的特点及影响 新型信息环境 29:55 留学生群体观点的隐藏性 中美两国的身份政治 34:07 留学生的特殊身份认同 国家关系和国际局势的影响 36:00 留学生来到美国后的落差 经济期待的落空 38:30 民粹主义思潮及受众群体的特点 42:24 “鹰派”抬头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45:15 “假新闻”的定义及传播 48:20 中国检验和辟谣制度的缺失 新闻准则及职业道德的探讨 53:27 为什么假新闻易于传播 假新闻与政治倾向的关系 57:00 官方媒体与新闻报道 1:03:24 中国VPN的使用情况 中国大众的信息求索意识 1:05:40 中美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及媒体制度讨论 1:08:02 中国媒体在海外的影响力 1:12:12 中国政府是否有在美国进行政治宣传 1:16:40 当下在美华人的处境及在新媒体时代的位置 1:20:01 中国学术自由及美方态度 1:24:08 中美双方的“政治渗透”对比 1:27:40 相关延展书籍推荐 编辑:钟思骋,周王宸 嘉宾:方可成,侯越 主持:沈俊良,钟思骋 剪辑:郑雨洁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本期节目中,唯理对谈邀请到了核心课程的四位讲师,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讨论了社会科学领域中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交叉与边界,以及对因果关系的探讨。由于原节目在clubhouse上进行,因此在节目结尾有参会者提问环节。 嘉宾简介: 曹起瞳: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生 白云鹏:耶鲁大学政治学博士生 陆子奇: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生 计时雨: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生 03:05 嘉宾自我介绍 06:00 各学校本科核心课程介绍:因果推断为主,定量方法为基础,定性分析为辅的课程设置 因为意大利而讨厌了原本喜欢的交响乐?半夜两天爬起来和同伴看星星? 讨厌的画画课帮助我在毕业后对构图恍然大悟?用烤派做定量分析? 15:50 为什么社会科学方法论很重要? 从让人无所适从的新闻标题到基本信息推断方法 面对纷杂的信息,形成自己对世界的approach 20:30以案例为主的社科方法 21:05 知乎上的讨论合理吗? 24:45非裔美国人犯罪率高所以该被歧视?女棋手天生不如男棋手? 隐藏在因果链后的社会结构因素 27:20 谈谈设计这门课程的核心思路 自然科学家的疑惑:社会科学如何控制变量? 30:00 我们的平时的假设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被justify? 31:40 实验在社科中的应用 实验组和控制组中改变候选人的种族身份会对其支持率有何影响? 如何研究扶贫政策在群体上的效果? 34:30 实验的优势与问题 36:00 需要预判会影响社科实验的变量 提前建构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 37:45 实验结果的可应用性、外部有效性、可操作性及伦理性 39:55 natural experiment:如何用observational data 建立因果关系? 41:25 实验的反复试错性; 43:25 实验的发表 pre-register是什么?为什么实验需要pre-register? 45:45 刊登得到null result的文章有意义吗? 47:20 社科研究实验的解释性和预测性:实验的可靠性是如何保证的? 51:40 实验噪音 53:00 实验结果、数据、直觉与公众反馈 58:05 用数据去做因果但与现实不符的话,也可以吗? 1:00:00 社科可以怎样借鉴机器学习的因果研究? 1:02:00 社科需要讲清楚更多因果研究背后的逻辑 1:07:45对问题以精确语言描述以推动学术边界,细分大理论并由数据填充 1:08:30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 定性较为deductive而定量是statistical inductive;定量研究的causal steps较少 1:11:00 定量研究最大的优势是解决selection bias 1:13:20 做定性研究时的insight是可以被重视因果推断的定量研究支持的;可以告诉我们数据是否在历史进程中这么work的; 1:21:31 因果推断与市场和政策的关系 1:24:58 研究的不同价值与种类 1:29:30 许多研究不一定是政策导向型 1:30:00一些Q&A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2021年中,随着疫苗接种在美国民众中逐渐铺开,我们似乎可以见到漫长疫情的尽头。然而,疫情的好转并未给美国政治加剧的极化带来转机。两党在疫情防护、疫苗有效性、经济刺激方案和前任总统功过等关键问题上都愈发背道而驰。在阴谋论与人身攻击充斥美国政治的今天,我们似乎进入了“后真相时代”的危机模式中。 本期节目中,唯理对谈邀请到了四位美国政治研究者,对美国的政治极化现象以及可能的成因进行了讨论,并提供了不同学科视角的理论模型来进行分析。 2:50 嘉宾简介 6:35 美国政治“极化”的过程:民主、共和两党简史 13:50政治极化的对选民和国会的影响 17:30关于政治极化的模型 22:10美国大选结果愈发接近是极化的一种表现吗? 25:30 身份认同、政治议题与政治极化的关系 37:45 个人在群体中的极化 42:00 社交媒体对政治极化的影响 62:00 政治极化是对美国民主政治的挑战吗? 65:30 关于政治极化,政治科学学者可以关注什么样的问题? 67:20 中间选民理论有什么问题? 78:00 当前的“后真相时代”危机与历史中的危机有何不同? 嘉宾:曹起曈,Shelly,钱聿杰,王浩岚 编辑:Shuhan,思骋 主持:杉 剪辑:陈诞喆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2020年的末尾与2021年的开头,中国四省多地由于疫情再次进入战时状态,人们稍事放松的神经再次被拉紧,随之而来的是公共交通停运、大规模核酸测试、重点区域封锁等大规模疫情防控升级措施。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似乎已经对这样的运动式治理习以为常,不知不觉当中,一旦有疫情发生,我们习惯于交出个人隐私和生活便利来换取对病毒的控制。疫情事实上给予了国家延伸其权力触角、进一步监视和掌控其公民的机会,而科技企业的参与更是让国家丰富了监控技术手段。个人行踪追踪、算法确定感染风险、出行离不开微信和支付宝等手机程序,这些都已然成为了我们生活的日常。 如何评价中国在过去一年的疫情治理表现?文化因素对疫情防控是否有影响?国家能力和疫情治理的联系是什么?中国运动式治理疫情的方式是如何产生的?防疫工作如何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健康码是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一种标准和符号?为何有健康码和行程码两套重复的系统同时存在?地方政府与科技企业如何互相依存?既然国家的数字监控能力如此强大, 为何疫情爆发初期的武汉仍有官员瞒报和不作为现象?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香港大学博士候选人康思勤和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候选人黄靖洋,来共同检索和反思中国疫情治理的思路、国家能力建设与疫情治理的联系、监视社会的构建以及科技企业与政府的种种联系。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中,你将听到: 4:00 哪些国家疫情防控做得比较好,它们有哪些共性? 9:00 文化因素对疫情防控是否重要? 11:30 政治信任的种类及其对以及对防疫效果的影响 19:50 回顾中国大陆的抗疫措施,国家能力建设 24:40 防疫工作如何帮助数字经济、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30:00 今日的运动式治理与过去的群众运动有何区别? 35:45 科技企业、恐袭事件、大型活动对监控社会的贡献 47:20 健康码是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一种标准和符号? 51:30 条块关系和基层政府对“行程卡”推广的影响 59:30 长期运动式治理带来的倦怠 61:30 国家治理与科技企业的依存关系 73:05 本次疫情防控的记忆会保留下什么? 81:45 健康码对人际关系、信任的损害;治理如何变得更刚性 91:10 推荐环节 提及的学者及作品: 周雪光:《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韩博天(Sebastian Heilmann):《Mao's Invisible Hand》 阿甘本(Giorgio Agamben): 《State of Exception》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民族-国家与暴力》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Show more best episodes

Toggle view more icon

FAQ

How many episodes does 唯理对谈 Veitgeist have?

唯理对谈 Veitgeist currently has 28 episodes available.

What topics does 唯理对谈 Veitgeist cover?

The podcast is about Podcasts and Education.

What is the most popular episode on 唯理对谈 Veitgeist?

The episode title 'Ep5: 贸易战,留学生,和假新闻' is the most popular.

What is the average episode length on 唯理对谈 Veitgeist?

The average episode length on 唯理对谈 Veitgeist is 81 minutes.

How often are episodes of 唯理对谈 Veitgeist released?

Episodes of 唯理对谈 Veitgeist are typically released every 52 days.

When was the first episode of 唯理对谈 Veitgeist?

The first episode of 唯理对谈 Veitgeist was released on Jan 12, 2019.

Show more FAQ

Toggle view more ico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