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天下文化
40年來,天下文化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頻道中,我們每周皆會與您分享好書與具啟發性的精采觀點。商業趨勢、科普新知、工作美學、教育教養......等多元話題,將陪伴您利用零散時間自我成長、擴大視野。
邀請您訂閱我們的節目,無論您身在何處,「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將會是您充實自己的最佳夥伴!
Believe in Reading
Believe in Lear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听众
全部剧集
最佳剧集
季
前10名天下文化‧相信閱讀单集
Goodpods策划了一份10个最佳天下文化‧相信閱讀单集的列表,根据每个单集从我们的听众那里获得的收听次数和点赞数进行排名。如果您是第一次收听天下文化‧相信閱讀,没有比从这些优秀的单集开始更好的地方了。如果您是该节目的粉丝,请通过在单集页面添加您的评论来为您最喜欢的天下文化‧相信閱讀单集投票。

04/11/25 • 22 min
這一集天下文化Podcast中,郝哥介紹的書是《擺脫羞愧的練習》,作者是戴文・普萊斯。這本書的核心在於教導我們如何面對並擺脫所謂「系統性羞愧」——一種來自社會價值觀的壓力,讓人內化成對自己的否定與自我厭惡。郝哥從一開始就引出書中令人共鳴的主題:「別讓標籤定義你,人生由你決定」,並對照自己曾經分享過的另一本書《正念之身》,強調這些書都有一個共通點:幫助我們認識真正的自己,脫離外界價值對內在的干擾。
節目中,郝哥談到書中開頭提出的幾個問題,像是「你是否曾因變胖感到羞愧」、「是否覺得不夠環保會被批判」、「是否總覺得接受幫助就等於失敗」等等。他自己幾乎全打勾,也點出這正是系統性羞愧的症狀。系統性羞愧不是個人問題,而是一種結構性的社會壓力。書中定義它為:由社會價值觀組成的自我厭惡感。這種羞愧會導致情緒創傷、憂鬱、孤立與絕望。
作者將系統性羞愧分為三類:個人層次的「我不好」、人際層次的「他人不好」、以及總體社會層次的「人類不好」。而這三者背後的共通邏輯,是我們根據一種既定的社會成見來判斷對錯與價值。這些成見並不是絕對正確的道德,而是長久被灌輸後,讓人無形中自我設限、自我批判。郝哥也補充了「我們是世界的一部分」這個觀念:雖然個人看似渺小,卻也是世界全部的其中之一;當你開始擺脫羞愧,從自我肯定出發,就能產生「影響權」——這影響不只是個人的力量,更可能擴散至他人與整個社會。
在探討系統性羞愧的起源時,郝哥引用了《人類大歷史》的概念——我們活在一個想像的共同體裡。許多規範與標準,其實是人為設定出來的控制機制。例如我們現在習慣靠右走,是因為車子出現後,需要有交通規範;但如果退回沒有車的時代,人們本來就是走在馬路中間的。這樣的例子提醒我們,很多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規則,其實是被建構出來的控制方式,目的是讓大家變得一致、好管理,這也就是羞愧的系統性來源。
他進一步舉出抽煙的案例說明系統性羞愧如何由產業操弄。1940年代女性大量吸煙,是因為當時香煙被塑造成女性解放的象徵;但當一位女性因為長期吸煙而罹癌提告煙草公司時,煙草公司卻以「這是個人選擇」為由卸責。這種把集體問題丟回個人身上的邏輯,與現今許多產業(甚至家庭、公司)將錯誤歸咎於個人一樣,是系統性羞愧的一種體現。
而書中也分析了五種造成羞愧的主流價值觀:完美主義、個人主義、消費主義、財富智商,以及個人責任。這些看似正向的觀念,實際上也可能讓我們對自己產生不必要的要求與壓力。例如完美主義會讓人陷入無止境的自我懷疑,就像郝哥分享自己錄音過程中,為了追求完美,一句話反覆錄了兩個小時,最後反而失去原本自然的風格。Lizzo這位美國胖女歌手的案例也被提出,她被不同價值觀的人同時推崇與批判,反映出「完美」根本是因人而異的標準,根本沒有單一答案。
個人主義則是把一切問題都內化成個人責任,反而變成一種卸責的機制;如果我們總是以「我就是這樣的人」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或情緒,便無法真正面對問題,也無法前進。郝哥借用《與成功有約》的概念說明,真正的力量來自於「主動積極」,當我們停止關注他人對我們的定義,而選擇從自我影響開始,我們才能真正跳脫羞愧的枷鎖,並影響他人與環境。
整體而言,這集Podcast不只是在說一本書,更是一場對現代人心理狀態的深刻剖析。透過書中的理論與案例,我們可以理解,許多讓我們感到羞愧、自卑、焦慮的來源,並不是我們的錯,而是整個社會結構與價值觀的投射。我們能做的,是有意識地練習與這些價值觀保持距離,重新定義什麼是「對的」、什麼是「好的自己」,從而找回內心的自由與真實的自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听众

03/14/25 • 38 min
本集 Podcast 主要圍繞在焦慮這個主題,由天下文化總編輯吳佩穎主持,邀請到作家尤虹文(Mimi)來分享她的經歷,以及討論《凝視焦慮》這本書的內容。
尤虹文(Mimi)本身是一位國際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她在年輕時便遠赴美國求學,後來進入哈佛大學經濟系,並於茱莉亞音樂學院深造。然而,在這樣的高成就光環下,她卻曾經歷憂鬱與焦慮的折磨,這也成為她後來撰寫《因為身體記得》一書的契機。
《凝視焦慮》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書的作者大衛·羅斯馬林是美國哈佛醫學院副教授,也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他在書中將焦慮分為四種類型——心盛型、心衰型、心苦型與極度心苦型。主持人與虹文討論到,焦慮與壓力的差別在於:焦慮是一種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威脅感,而壓力則是需求超過資源所導致的狀態。壓力可以透過調整需求、增加資源來緩解,而焦慮則需要更深入的認知與調適。
虹文分享了自己曾因焦慮與憂鬱陷入低谷,甚至到了無法下床、不知道如何度過一天的狀態,但透過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CBT)與中西合併的療癒方式,她逐漸走出困境。她特別強調,許多人在面對焦慮時,會過度聚焦在外在環境帶來的影響,然而真正讓人陷入焦慮的往往是內在的思維模式。她舉例說,當別人對自己有評論時,若我們內在已有根深蒂固的負面信念,就容易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進而影響行為。這樣的循環使人深陷焦慮的漩渦,因此,認識並調整自己的認知模式,是減輕焦慮的關鍵。
最後虹文也分享他開設的 Podcast 節目《Mimi 的療癒時光》,每週六晚上 9 點播出,內容圍繞心理療癒與放鬆技巧。
這集節目分享《凝視焦慮》的核心理念:焦慮並不是你的錯,甚至可以成為幫助成長的力量。透過認識焦慮、調整思維模式,並適時尋求幫助,每個人都可以從焦慮中獲得轉變的契機。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3/12/25 • 25 min
在這集《書房憲場》Podcast節目中,主持人謝文憲(憲哥)介紹《面試的科學》,並邀請擺渡人生的職涯顧問呂沛緹,來分享面試的技巧與經驗
主持人謝文憲(憲哥)回憶自己過去的求職經歷,特別提及自己在民國83年(1994年)面試TVIS職棒主播的經歷,分享了當時的情境與自己的準備過程。
憲哥反思,或許當時他對於面試技巧的理解還不夠深入,若當時他讀過這本書,能夠更好地掌握應對策略,或許他的面試表現會有所不同,甚至可能走上不同的職涯道路,進入體育播報領域發展。
擁有豐富的HR及財務管理經驗的沛緹。她提到,許多求職者在履歷撰寫上容易犯的錯誤,例如使用模板化的內容,導致履歷失去個人特色。她強調,一份好的履歷應該忠實呈現求職者的真實經歷與個性,而不是簡單照抄職缺描述。
並分享了書中提到的四種類型
1魅力型:如同溫暖的太陽,擅長吸引別人注意,透過表演展現自己。
2挑戰型:類似FBI,喜歡透過交叉詢問來測試應試者的反應與能力。
3審視型:追求完美,如模範生般精準準備,避免談論自身失敗經驗。
4和諧型:如同水一般,容易迎合對方,較難展現自我特色。
沛緹進一步解釋,好的面試應該與求職者的個人特質和工作需求相匹配,讓面試官清楚了解其能力與適配性。而不好的面試則可能流於表面,甚至過度誇飾,導致面試官無法準確評估求職者的真實實力。
求職者應該忠於自己,避免過度包裝或扮演某種角色,而面試官則應該透過深入提問來了解應試者的真實能力。
最後,憲哥給所有聽眾一個建議,面試的科學它的基礎是你有這個專業或做過這些事,只是透過適度的包裝,讓你可以100%的呈現給那個主管知道。因為一個人的專業是很難透過假裝假裝出來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4/09/25 • 27 min
在這集《書房憲場》Podcast節目中,主持人謝文憲(憲哥)介紹《和解練習》這本書,並邀請作者羅志仲,共同分享書中提到有關親子關係、家庭創傷與和解之間的故事。
羅志仲老師提到,這本書的部分內容源自他多年前在各種講座中分享的親身經歷,特別是與父親18年未曾對話的故事。他發現,每當他在演講中提及這件事,台下的聽眾總會放下手邊的事,專注聆聽,這讓他意識到這個議題的影響力。因此,他決定將這段經歷寫成書,盼望能夠引發共鳴,幫助更多人思考自己與家人的關係。
羅志仲老師回憶起當年與父親冷戰的起因。他在高中時,因為成績中下,卻在升高二時被安排進自由班,後來得知這是父母透過關係安排的,這讓他感到極度不滿,因為這與父母平日教育他的「做人要正直」相違背。
他的家庭氛圍偏向冷戰型,父母吵架後不會溝通,而是選擇沉默,這讓他在與父親產生矛盾後,也選擇了相同的處理方式,最終導致長達18年的冷戰。
談及這段關係的修復,羅志仲老師指出,當年他的妹妹與父親的關係也受到影響,甚至連他與妹妹之間也曾長時間不說話,這讓他開始思考,家庭模式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模式。
他逐漸意識到,如果想要改變這樣的循環,自己必須先做出改變,而不是期待對方先低頭。因此,他開始主動與父親對話,並透過學習溝通技巧,讓彼此的關係慢慢改善。
羅志仲老師也分享到,他曾經也對「為何是我先低頭?」感到不甘心,直到他的學長點醒了他,讓他理解到,與其等待對方改變,不如先讓自己變得柔軟,這樣才有機會打破冷戰的僵局。
憲哥也表示,這種思維方式讓他開始反思,夫妻或親子間的爭執,是否真的需要分出對錯,還是應該回歸關係本身,尋找真正重要的價值。
這一集Podcast中讓聽眾感受到親子關係中的矛盾、遺憾與修復的可能性,也鼓勵大家思考,是否有需要修補的家庭關係,而這一切,或許可以從自己開始做出改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18/24 • 26 min
這一集的《天下文化Podcast》是《書房憲場》棚外錄音的第五集。本集的兩位來賓分別是2017 年 TEDx Taipei 講者、護理長吳淋禎 和 台大法律系助理教授陳衍任。在前面的演講中邀請了約 10 位同學上台分享他們的故事,接下來的節目是由主持人、來賓進行分享並提供看法。
主持人謝文憲(憲哥)開場就分享:「人與人之間的第一印象與信任感,往往更依賴外形、肢體語言、語調等非語言因素,而內容本身的影響力反而僅占 7%」。也為這一集節目的核心議題定調:說故事的力量以及它為什麼能在人的記憶中佔據如此長久的位置。
來賓吳淋禎第一個討論到的故事是前面同學分享的「生前告別式」。而她也分享的一段真實而震撼的醫院經歷:有位病人在 1 月 15 日生日當天,突然在診所的廁所倒下,最終再也沒能醒來。她描述這位病人的丈夫當時的反應、那天的特殊日子,以及她內心的情感衝擊。這個故事反映了生命的無常,也點出「來不及」這件事,讓聽眾反思:我們是否有在「來不及」之前,好好說出想說的話、做出想做的事?
接著,陳衍任也分享前面同事的故事,提到同學分享如何面對挫折,選擇快速放下「玻璃心」,並學會前腳走、後腳放,讓自己保持輕盈的步伐。他從中提煉出一個重要觀點:當你陷入困境時,停留在「爛泥巴」裡並無法幫助你前進,唯有主動踏出一步,才能迎接下一段旅程。這種應對挫折的智慧和心態,也讓他自己感觸良多。
在後續的討論中,主持人和來賓們特別提到另一位學員的表現,並一致認為他是當天表現最優秀的講者。他的故事不僅語調控制得宜,開場、結尾設計完整,且善用了「道具」——如帶來的日本銀杏,讓聽眾立即有了情境連結。除了稱讚之外憲哥也提出可改進之處:道具展示時間應稍作停留,讓攝影師和觀眾有時間捕捉畫面,並建議他在結尾時與現場活動內容做連結,進一步提升演講的互動性和感染力。
後續兩位嘉賓分別從「技巧」與「結構」兩個層面,進一步解析如何說好一個故事:
吳淋禎 提出「好設情」的概念:
好奇心:開場要引起聽眾的興趣,讓他們對接下來的故事產生期待。
設計:故事的結構需精心安排,例如重複關鍵事件三次來加深印象,並有效鋪陳重點。
情緒:透過情節的波動,激發聽眾的情緒反應,無論是感動、驚喜還是笑聲。
陳衍任則點出演講的「可靠性與顛覆性」:
可靠性:故事內容需真實可信,並提供觀眾一個解決方案或啟發。
顛覆性:透過故事中的衝突或反轉,讓聽眾看到生活中可能的不同選擇,從而產生深刻印象。
節目最後,主持人透過總結帶出一個關鍵觀念:說故事不僅是傳遞資訊,更是創造連結的過程。
好的故事能夠引發共鳴、打動人心,並在觀眾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透過技巧的學習與反覆的練習,每個人都能成為一位優秀的說故事者。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0+Talk EP16|王瑞芹:如何用聲音塑造形象,為自己的魅力加分?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05/25/23 • 42 min
商業速呈.商業速成
訓練你說出動人的品牌故事,吸引潛在客戶!
🎁 首次錄製:免費形象照 + 髮型設計,全面提升你的專業形象,展現個人專業!
📢 聽聽各行各業的創業故事,下一位成功的主角,就是你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資深配音員王瑞芹,曾為動畫《我們這一家》、韓劇《冬季戀歌》等知名作品配音,也是羅浮宮、故宮的中文語音導覽,聲線多變。她笑說,人的聲音有無限潛力,「一輩子只用一種聲音,太可惜!」 年齡漸長,如何讓聲音愈來愈討喜、有氣質?家庭、職場等不同情境,如何善用聲音幫自己加分?
✅本集節目重點
1. 從上班族到資深配音員,學會好好運用聲音。
2. 如何發出有力又耐聽的聲音?丹田發聲技巧。
3. 職場、家庭等不同情境,如何改變聲音為自己加分?
4. 年齡漸長,如何善用熟齡聲音特質,讓聲音愈來愈討喜?
想試試王瑞芹老師的課?
點此報名>>>>50+聲音表達工作坊第13、14期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歡迎贊助50+,並到Apple Podcast給我們五星好評、留言,支持我們持續製作好內容。
50+贊助網址:
https://www.fiftyplus.com.tw/support
如何留言與評論 :
https://reurl.cc/Q4xv5O
(1) 至遠見天下文化Podcast頻道主頁找到「評分與評論」
(2) 給5星好評
(3) 點擊「撰寫評論」留言給我們
相關閱讀:怎麼說話才會讓人想聽?什麼是有氣質的聲音?王瑞芹:聲音像變裝,可以讓人變美、為自己加分
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7619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1/16/23 • 28 min
🍷越南有著一生必看一次的絕美奇景
💋下龍灣美得奇幻、蘭夏灣美得浪漫
🏆品冠旅遊輕戀越南 金質旅遊獎肯定
▶️獻給最懂品味的您👉 https://fstry.pse.is/7ctehn
——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如果我可以擔任一天的台灣總統,我會建立自己的獨特性,找到無法被世界丟棄的優勢。」——湯馬斯.佛里曼
本集國際大師: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三次榮獲普立茲新聞獎的世界知名記者,長年擔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多本暢銷書作者。
✅本集節目重點
1. 中美關係惡化讓全球化趨緩,台灣該如何面對?
2. 面對強大的鄰居,台灣該如何自處並尋找國際新定位?
3. 台積電成為世界第一的秘訣並非「先進製程」,而是「信任」?
4. 全球化沒有結束,但是它會以「貿易」以外的形勢發展?
在本集節目中,遠見雜誌團隊越洋專訪佛里曼先生,深入探討全球變局以及台灣的未來定位。湯馬斯.佛里曼是世界級頂尖記者,曾榮獲三次普立茲獎,也是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他的文章同步在全球超過700多個媒體上刊登,他更撰寫了多本極具影響力的暢銷書,包含《世界是平的》、《我們曾經輝煌》,以及《謝謝你遲到了》,佛里曼先生的名聲享譽國際。
聆聽本集節目,汲取大師思維。
※本集節目內容取自遠見雜誌團隊線上專訪錄音。
【國際大師.台灣連線】
https://wp.gvm.com.tw/master/
【佛里曼的暢銷著作】
1.《世界又熱、又平、又擠》全球暖化、能源耗竭、人口爆炸危機下的新經濟革命
https://bookzone.cwgv.com.tw/book/BCB694A
2.《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
https://bookzone.cwgv.com.tw/book/BCB595
3.《我們曾經輝煌》美國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
https://bookzone.cwgv.com.tw/book/BCBP007
【訪談精華影片】(中文字幕)
https://youtu.be/oK1Xg10FXBY
【獨家專訪文章】佛里曼:臺灣無需迫使中國領導人做決定
https://www.gvm.com.tw/article/95663
⭐好消息【留言贈書活動】開跑⭐
1. 活動期間:
即日起自2023/01/31(二)止。
2. 參加辦法:
(1) 以「手機或平板」於Apple Podcast給1號課堂頻道「5星好評並留言」 https://reurl.cc/kq6LoG ,請務必於留言中留下您的「暱稱」或「姓名」。
(2) 完整填寫電子表單 https://www.surveycake.com/s/KPLQW ,選擇你喜歡的節目。
完成以上2點要求,且為各檔節目前3名留言者,將獲贈Readmoo電子書一本,留言先後順序將依收到電子表單時間紀錄為準。
3. 贈書書目:
(1)丁學文的財經世界:《致富心態》
(2)天下文化讀書會:《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3)50+Talk:《時時刻刻微養生》
(4)學郝知識、瑩得健康:《時時刻刻微養生》
(5)1課開始學:《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4. 得獎名單:
將於2023/02/07(二)公告得獎名單於1號課堂FB粉絲專頁,並贈送電子書兌換序號至得獎者電子信箱。
※【1號課堂】保有活動解釋、更動與取消之權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14/24 • 24 min
本集《天下文化Podcast》邀請郝旭烈郝哥為我們介紹一本充滿智慧的書——《隱形天賦:成功人士的10種秘密思維》。本書由作者Polina所著,探索成功人士的獨特思維模式,幫助我們發掘自己的潛能與隱藏的天賦。郝哥認為,這些秘訣可以簡化為三大關鍵關係:與自己、他人及環境的連結,藉此全方位提升自我價值。
在節目中,郝哥深入分析書中提到的幾個重要思維模式,包括:
1釋放創意潛能:當我們將不同事物相互連結,創造力便能突破常規。郝哥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因運動而偶然接觸到有聲書,意外發現自己是聽覺型學習者,開啟了全新學習模式。
2養成心理韌性:本書提到,透過重新敘述我們對自己的故事,可以重塑信念、增強內在力量。作者引用了雪兒·史翠德的故事,她在徒步太平洋屋脊的旅程中,挑戰極限,建立了強大的心理素質。
3健康的人際關係:信任是一種複利效應,隨著時間和一致性逐漸累積。郝哥提到,正如《與成功有約》所說,思維影響行動、行動塑造習慣,最終決定品德與命運。這是建立信任與良好人際的基礎。
4說故事的力量:敘述自己與他人經歷,是自我療癒和成長的重要方式。郝哥以自己寫日記的習慣為例,當遇到挫折時,通過重新敘述故事,獲得內心的安慰與支持。
5成為高效領導:優秀的領導者應該聆聽並鼓勵團隊表達意見,讓團隊每個人發揮所長。Spotify創辦人丹尼爾的故事展現了倒金字塔式的管理哲學,成就了「每週新發現」的成功專案。
郝哥總結了這本書《隱形天賦》帶給他的啟發。他提到,書中分享的十種成功思維模式,雖然看似簡單,但真正做到並不容易。
這些思維幫助人們不僅僅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心靈層面上獲得滿足感和自我實現。郝哥鼓勵大家能夠將這些思維內化到日常生活中,從了解自己、與他人建立健康關係,到積極適應變化、保持好奇心,甚至主動回饋社會,都可以一步步發現自己的「隱形天賦」,讓生活更有意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2/11/25 • 11 min
摘要
一,
從去年年底以來,川普就成了全球媒體頭條中的頭條,從嘲弄加拿大可當美國第51州,到嚴詞威脅收回巴拿馬運河,和重提買下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島,川普的一系列言論讓人越發嗅到這名美國總統外交政策中,美國優先主義乃至擴張主義的味道。
越來越多媒體批評,川普的版圖擴張計劃堪稱19世紀美國天定命運論的回響。現在的問題是 他是認真的嗎?有媒體認為川普的挑釁已經成為他試圖達成交易的開場白,其手中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就是他的所謂談判支持,更多專家分析稱,川普的出發點是遏制中國的海外影響力,但其霸凌做法到底會怎麼影響全球財經局勢?我們應該怎麼解讀?
二,
隨著中國經濟繁榮結束以及川普的關稅政策,歐洲繁榮的基石不僅出現裂痕,還面臨崩潰危機,如今無憂無慮的日子已逝,一旦汽車和資訊技術被淘汰,歐盟只能依靠 19 世紀的技術了。
《Politico》以「歐洲的經濟末日已經來臨」為題,分析歐洲經濟面臨的挑戰。隨著川普將目光投向歐洲,席捲整個歐洲的經濟逆風恐在未來一年掀起一場完美風暴。除了對波爾多及布里奧尼(川普最喜歡的義大利奢侈男裝公司)等所有商品徵收新關稅之外,川普也將要求北約國家為自己的國防投入更多資金,否則可能失去美國的保護。
這意味著已經在稅收減少的情況下,努力控制赤字飆升的歐洲各國將面臨更大的財務壓力,可能引發進一步的政治和社會動盪。
我們怎麼解讀2025年的歐洲發展?越來越慘?問題癥結又在哪裡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2/25/22 • 25 min
主持人:親子教養專家∣李儀婷
來 賓:華語首席故事教練∣許榮哲
主 題:父母不是訓獸師!用寬容的態度,讓孩子成為「自己」
1.父親是家中很特殊的存在,不僅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常碰壁,一不小心還會成為媽媽口中的豬隊友.....究竟,男人為什麼不擅長處理親子關係?
2.手足間的爭執該如何處理?許榮哲:父母不用急著插手、針鋒相對,讓問題跑一會兒,孩子自會找到解決的方法。
3.夫妻教養觀念不同調,怎麼辦?
4. 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如何面對問題」
✅李儀婷《薩提爾的親子對話》有聲書:https://pse.is/3ppujx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显示更多最佳单集

显示更多最佳单集
常见问题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有多少集?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currently has 805 episodes available.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涵盖哪些主题?
The podcast is about Podcasts, Books, Self-Improvement, Education and Art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上最受欢迎的单集是什么?
The episode title '走出羞愧感, 你的價值不該由別人決定《擺脫羞愧的練習》|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 EP35' is the most popular.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的平均单集长度是多少?
The average episode length on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is 24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的单集多久发布一次?
Episodes of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are typically released every day.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的第一集是什么时候发布的?
The first episode of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was released on Dec 17, 2020.
显示更多常见问题

显示更多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