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7 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专题
05/28/16 • 84 min
戛纳电影节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罗宏镇:《哭声》2016、《黄海》2010、《追击者》2008;
朴赞郁:《小姐》2016、《蝙蝠》2009、《老男孩》2003、《亲切的金子》2005、《我要复仇》2002;
奉俊昊:《杀人回忆》2003-05-02;
是枝裕和:《比海更深》2016、《海街日记》2015、《如父如子》2013;
吉卜力:《红海龟》2016;
法哈蒂:《推销员》2016、《一次别离》2011;
保罗·范霍文:《她》2016、《本能》1992、《黑皮书》2006;
玛伦·阿德:《托尼·厄德曼》2016;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霓虹恶魔》2016、《亡命驾驶》2011(又名《危险驾驶》)
加斯帕·诺:《爱3D》2015;
泽维尔·多兰:《只是世界尽头》2016、《妈咪》2014、《汤姆的农场旅行》2013;
肯·洛奇:《我是布莱克》2016、《吉米的舞厅》2014、《风吹麦浪》2006、《土地与自由》(《以祖国之名》)1995;
迈克·李:《秘密与谎言》1996;
布里兰特 曼多萨:《罗莎妈妈》2016;
乔治·米勒:《疯狂的麦克斯4》 2015;
斯皮尔伯格:《吹梦巨人》2016;
沙恩·布莱克:《钢铁侠3》2013;
戛纳电影节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罗宏镇:《哭声》2016、《黄海》2010、《追击者》2008;
朴赞郁:《小姐》2016、《蝙蝠》2009、《老男孩》2003、《亲切的金子》2005、《我要复仇》2002;
奉俊昊:《杀人回忆》2003-05-02;
是枝裕和:《比海更深》2016、《海街日记》2015、《如父如子》2013;
吉卜力:《红海龟》2016;
法哈蒂:《推销员》2016、《一次别离》2011;
保罗·范霍文:《她》2016、《本能》1992、《黑皮书》2006;
玛伦·阿德:《托尼·厄德曼》2016;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霓虹恶魔》2016、《亡命驾驶》2011(又名《危险驾驶》)
加斯帕·诺:《爱3D》2015;
泽维尔·多兰:《只是世界尽头》2016、《妈咪》2014、《汤姆的农场旅行》2013;
肯·洛奇:《我是布莱克》2016、《吉米的舞厅》2014、《风吹麦浪》2006、《土地与自由》(《以祖国之名》)1995;
迈克·李:《秘密与谎言》1996;
布里兰特 曼多萨:《罗莎妈妈》2016;
乔治·米勒:《疯狂的麦克斯4》 2015;
斯皮尔伯格:《吹梦巨人》2016;
沙恩·布莱克:《钢铁侠3》2013;
上一集

006《希特勒回来了》要是中国也能拍,会是个什么鬼呢?
主播打分:
冰心:6.5分。
本片前半段让人捧腹大笑,后半段让人脊背发凉,综合评价本片挺让人满意的;
波米:7分。
对本片存在一些失望,觉得本片还需要做的娱乐性再强一些。同时该片反应出了目前德国社会文化状态。政治讽刺类喜剧影片除了搞笑外,必须具备对现实层面的挖掘,而且大量笑料需要与讽刺相关,这才能算是一部合格片子。本片在中国的其他影评平台获得了很高的评分,因为本题材影片在中国是不可能有的,说明了我们对这类型电影的渴望。
《希特勒回来了》平均分:6.8分
电影观感
波米:选择本片做节目的一个原因,是本片反映欧洲当前的文化状态。
冰心:对该片剧情故事的看法,本片作为喜剧是成功的,字幕的翻译也比较本土化。本片在希特勒被围观时,让人感觉在看纪录片,内心萌生敬意。用枪指着希特勒的小导演关进精神病院时,感觉剧情如此荒诞,也对电影本身觉得毛骨悚然。
波米:本片的类型与美国影片《波拉特》印度电影《PK》相似。但是这两部片子属于空间上的外部视角,而《希特勒回来了》属于时间上外部视角:是通过希特勒的视角了解该国当下的政治、民生问题。该种类型电影喜剧的包袱和讽刺的点是通过人物与当下这一环境的火花而产生的。就像“皇帝的新装”,社会问题可以这样通过外人的视角表达出来。
本片之所以能得出7分,也因为片中的娱乐性与批判点较为一致。但由于人物较为耀眼,造成人物与影片本身笔墨轻重上存在矛盾,同时使得喜剧效果不如《波拉特》。由于希特勒本人过于抢戏,影片需要交代这个人物的完整结局,也造成影片对德国现实讽刺不求甚解,也影响了喜剧影片的完整。节外生枝的爱情线貌似带出犹太老人对希特勒的态度问题,但这条线索整体鸡肋。电影本身应该通过人物视角去看现实社会,不应该七拐八绕的去交代,以至于造成影片的喜剧类型落实的有些虎头蛇尾。此外,本片过于德国本土化,中国观众相对不容易观看和理解,这一点《PK》和《波拉特》要好得多。
冰心:相比《波拉特》更喜欢该影片,此片比较偏向于闹剧。
波米:《波拉特》,解构更彻底,而本片是批判社会现实主义,相比《波拉特》更娱乐性。
波米:由于我们对德国文化不是很了解,本节目的功能性去解释梗。本片中希特勒做的事,跟夺权相关。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政治讽刺的底线较为宽松,但是仍存在政治正确的边界。现实希特勒喜欢牧羊犬,而本片中希特勒杀狗的反应,其实是对政治正确的讽刺。也隐射到中国的一些现状。本片中也体现了政治家是最好的演员,所以虚构的奥巴马就不值一提了。
冰心:一个《我的泡妞奋斗》,体现我的奋斗的梗,还有闪电商店体现的当时希特勒用的闪电战,还有留胡子。
波米:希特勒在执政前,其实做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当时德国经济危机就业难得问题。本片中的配乐,除希特勒特别喜欢的瓦格纳外,影片中也用了一些无耻混蛋的配乐。本片中套用的办公室政治的片段,其实是套用的《帝国的毁灭》。该影片特别明显体现了希特勒的战即将败的崩溃。
影片《希特勒回来了》(Er ist wieder da)重要信息:
分级:PG-13级(同北美分级);
《希特勒回来了》其他译名也叫《元首在现代》等,是一部德国影片,导演也是德国人,大卫维恩特。该影片在德国是有原著畅销书的,希特勒的扮演者奥利弗马祖奇,男二号的扮演者是费比恩巴什,是德国人,曾经参演过《帝国的毁灭》。本片为政治讽刺类喜剧,该片实际是去年10月8日在德国上映的,当时票房情况是不错的。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意志的胜利》(1935)
《奥林匹亚》(1938)
《帝国的毁灭》(2004)
《波拉特》(2006)
《PK》(2014,又名《我的个神啊》/《外星醉汉PK地球神》)
《愤怒的小鸟》(2016)
下一集

008《X战警天启》特效堆砌,狗尾续貂
主播打分:
《X战警:天启》平均分:5.5分
影片《X战警:天启》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PG-13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安德烈·卢布廖夫》(1966)
《非常嫌疑犯》(1995)
《纳粹追凶》(1998)
《哭泣的草原》(2004)
《超人归来》(2006)
《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2008)
《行动目标希特勒》(2008)
《守望者》(2009)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015)
《刺客聂隐娘》(2015)
《百日告别》(2015)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
《美国队长3:内战》(2016)
《X战警》系列所有电影
如果您喜欢这个单集,您会喜欢
剧集评论
生成徽章
为您的网站获取一个链接回此的徽章episode
<a href="https://goodpods.com/podcasts/%e5%8f%8d%e6%b4%be%e5%bd%b1%e8%af%84-181511/007-%e7%ac%ac69%e5%b1%8a%e6%88%9b%e7%ba%b3%e7%94%b5%e5%bd%b1%e8%8a%82%e4%b8%93%e9%a2%98-15982146"> <img src="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oodpods-images-bucket/badges/generic-badge-1.svg" alt="listen to 007 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专题 on goodpods" style="width: 225px" /> </a>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