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HP
MHP
人人都是主播
全部剧集
最佳剧集
前10名MHP单集
Goodpods策划了一份10个最佳MHP单集的列表,根据每个单集从我们的听众那里获得的收听次数和点赞数进行排名。如果您是第一次收听MHP,没有比从这些优秀的单集开始更好的地方了。如果您是该节目的粉丝,请通过在单集页面添加您的评论来为您最喜欢的MHP单集投票。

08/30/15 • 47 min
李剑鸿
噪音/即兴音乐人。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他是第二层皮乐队、D!O!D!O!D!乐队组建者,另参与Mind Fiber、迷走神经(VagusNerve)等组合。
他曾是独立厂牌第二层皮唱片(2pi Records)主持,早先“淘米社”艺术团体(Tome club)组建者之一 。自2003年-2007年,每年策划和主持先锋音乐节“第二层皮音乐节(2pi festival)”,这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先锋音乐节之一。开创以“家庭暴力”为名的家庭、作坊类系列演出活动。 2011年,和VAVABOND共同创办以推广中国即兴音乐为主的新厂牌C.F.I Records。这些活动要么是早期中国实验音乐、草根当代艺术的重要节点,要么是中国当代声音艺术国际交流过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
李剑鸿早先以电视机电磁波、接触式麦克风与效果器调制出强暴的噪音,此后演出以吉他和效果器的即兴为主,风格游走于即兴、噪音、迷幻音乐之间。2008年开始在环境与即兴演奏的相互关系中开拓创作新方向,以环境即兴为名进行系列创作。2011年最新推出的系列唱片《十二境》、《空山》、《在这里》对“环境即兴”这一概念和风格进行了全新和完整的解析和展示。
与李剑鸿合作过的艺术家包括:大友良英、Zbigniew Karkowski、成田宗弘(High Rise)、Eyal Maoz、羽野昌二、 丰住芳三郎等等。
目前已在PSF、Utech、Archive、Sub Rosa、Post-concrete 、C.F.I和2pi等厂牌推出近30张个人、合作和合集作品,发行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比利时、俄罗斯、法国、秘鲁和香港等。
噪音/即兴音乐人。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他是第二层皮乐队、D!O!D!O!D!乐队组建者,另参与Mind Fiber、迷走神经(VagusNerve)等组合。
他曾是独立厂牌第二层皮唱片(2pi Records)主持,早先“淘米社”艺术团体(Tome club)组建者之一 。自2003年-2007年,每年策划和主持先锋音乐节“第二层皮音乐节(2pi festival)”,这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先锋音乐节之一。开创以“家庭暴力”为名的家庭、作坊类系列演出活动。 2011年,和VAVABOND共同创办以推广中国即兴音乐为主的新厂牌C.F.I Records。这些活动要么是早期中国实验音乐、草根当代艺术的重要节点,要么是中国当代声音艺术国际交流过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
李剑鸿早先以电视机电磁波、接触式麦克风与效果器调制出强暴的噪音,此后演出以吉他和效果器的即兴为主,风格游走于即兴、噪音、迷幻音乐之间。2008年开始在环境与即兴演奏的相互关系中开拓创作新方向,以环境即兴为名进行系列创作。2011年最新推出的系列唱片《十二境》、《空山》、《在这里》对“环境即兴”这一概念和风格进行了全新和完整的解析和展示。
与李剑鸿合作过的艺术家包括:大友良英、Zbigniew Karkowski、成田宗弘(High Rise)、Eyal Maoz、羽野昌二、 丰住芳三郎等等。
目前已在PSF、Utech、Archive、Sub Rosa、Post-concrete 、C.F.I和2pi等厂牌推出近30张个人、合作和合集作品,发行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比利时、俄罗斯、法国、秘鲁和香港等。

06/28/21 • 43 min
01.周凤岭-北京1986 (Remix by 马海平)
02.Pizzicato Five-東京は夜の七時
03.Scan 7-Unfinished bizness
04.Orlando Voorn-Internal Destination
05.Ecilo-Alien Blackmail
06.Adam Beyer,DJ Rush-Restore My Soul
07.Tim Jackiw-Hydra Waves
02.Pizzicato Five-東京は夜の七時
03.Scan 7-Unfinished bizness
04.Orlando Voorn-Internal Destination
05.Ecilo-Alien Blackmail
06.Adam Beyer,DJ Rush-Restore My Soul
07.Tim Jackiw-Hydra Waves

02/18/18 • 27 min
大家新年快乐啦~友军电台更新啦~
分享我最近一直反复听的五首歌
Toro y Moi-Mirage
Thundercat-Friend Zone
Kölsch-In Bottles
Chromatics-Shadow (Radio)
Kamasi Washington-Desire
分享我最近一直反复听的五首歌
Toro y Moi-Mirage
Thundercat-Friend Zone
Kölsch-In Bottles
Chromatics-Shadow (Radio)
Kamasi Washington-Desire

11/27/17 • 33 min
赛博世界的迷失和伤感
聊《银翼杀手》原声音乐
作者:马海平
从《银翼杀手》到《银翼杀手:2049》整整三十五年,这部史上最重要的科幻电影把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的主题推到人类的面前。《银翼杀手》的地位如此崇高,除了其科技上的前瞻性和寓言性,还因为它建立了“赛博朋克”美学的模板,影响了之后的影视,音乐,时尚,游戏众多领域。
如今我们可以把《银翼杀手》看成一个系列,按照时间线来看还包括1997年的同名电子游戏,和今年的三部短片《银翼杀手:2022黑暗浩劫》,《银翼杀手:2048无处可逃》,《银翼杀手:2036复制人黎明》,这里我想来聊的是这个系列的原声音乐。
由于1982年版《银翼杀手》影片票房惨败的副作用,其原声唱片同样扑朔迷离,版本混乱。直到影片上映十二年后的1994年才发行了官方版本的电影原声,但这并不影响非官方的版本在粉丝之间疯狂流传。正如电影本身的意义在十多年后才开始发酵一样,希腊音乐家Vangelis的这部作品已经影响了80年代至今的几乎所有流派的电子音乐。
Vangelis在采访中提到,他在创作《银翼杀手》的原声之初就和导演Ridley Scott达成一致,音乐将不同于《漫游太空2001》的古典音乐嫁接,也会区别于《星球大战》的史诗风格,《银翼杀手》大量运用电子合成器的音色作为声音的基调。
“我首先用电子乐器找寻和搭建曲子的基础结构,然后往上加我想要的管弦乐,定音鼓,木琴和打击乐等音色。我创作并非靠纸和笔写乐谱,更多的是依靠磁带录音机记录我所演奏的内容。一层一层的叠加尝试着不同的可能性,最后确定我想要的声音。” Vangelis在采访中说道。
也正因为如此,Vangelis一个人几乎掌控了该电影的原声的所有作曲、演奏、录音、后期的工作,他把所有的素材都录制在磁带录音机上,在工作室里一边看着电影片段一边实时作曲,这和传统的电影音乐制作方式完全不同。更像如今的电子音乐家在自己的“卧室工作室”工作。事实上范吉利斯在八十年代的作品已经大量采用合成器作曲。在制作《银翼杀手》原声音乐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工作室里堆满了各种电子乐器,最主要的是Yamaha公司出品的CS-80电子合成器,我们在影片中听到的大多数高声部的电子管弦乐和贝斯都来自这台乐器。Roland 公司出品的VP-330合成器则负责的电影原声中的音效。传奇的Rhodes Fender电钢琴也在影片中有着出色表现。制作过程中还使用的乐器包括Prophet 10, Roland Jupiter 4,MiniMoog一系列经典的合成器...这些乐器依然足以让现在的电子音乐家两眼放光。除了电子乐器以外Vangelis还收集大量不同的打击乐器,我们在影片开场听到的辉宏的定音鼓,动物市场那场戏的非洲鼓,这些声音都来自他的工作室。1997年出版的电子游戏版本中也套用了82年电影的原声。
也许是因为82年版本的原声音乐太难以超越,《银翼杀手:2049》的原声却十分难产,导演Denis Villeneuve曾经邀请与其合作过多部电影的冰岛作曲家Johann Jahannsson 为《银翼杀手:2049》作曲,但最后导演觉得他的作曲离原版风格太远,转投近年好莱坞炙手可热的配乐大咖Hans Zimmer和Benjamin Wallfisch。笔者虽然非常喜欢Johann Jahannsson为《降临》做的原声音乐,但也相信如果配成极简主义的学院派风格,所有的粉丝都会骂街。Villeneuve没有下错棋,最终在电影院里我们再次体验到电子合成器音乐的魅力。电影系列还推出三部短片,也同样依照Vangelis的风格制作配乐,值得一提的是渡边信一郎执导的动画短片《银翼杀手:2022黑暗浩劫》的配乐找来黑人音乐家Flying Lotus操刀制作,结尾曲《Almost Human》的歌词 “I'm almost human. Finally breathing, what is this feeling? ”,点出仿生人身份迷失的主题。
预料之中,无论新版制作再精良也无法动摇Vangelis版本的原声在粉丝心中的地位,老版的声音更细腻清晰,每首曲子更像一首完整的作品,可以在家细细回味。而《银翼杀手:2049》的原声唱片在声音设计上更花功夫,也许在影院的体验更为震撼,但整体可听性不如原版,也许由于近年来Hans Zimmer参与太多的好莱坞大片配乐,又正值《敦刻尔克》刚刚下线,这种声音炸耳朵的配乐让听众有些审美疲劳。
新旧两个版本的电影原声有些地方相互呼应。都有一首叫作《blade Runner》的曲子,都出现在片尾字幕处,老版本合成器琶音带来紧张的压迫感,而新版的《blade Runner》简直是老版本的加强版。同样的调式,更重的节奏,声音处理更震撼。新老版本都为女主角设计了专有的配乐,老版是《Rachel’s song》新版是《Joi》。新旧两个版本中唯一一处旋律相同的曲子是《Tears in Rain》,这也是整个电影系列中最著名的曲子,老版中这段音乐出现老版在仿生人Roy临死前说完那段 “Tears in Rain”的经典台词之后,新版则出现在主角K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倒在雪地里的奄奄一息的段落。
爵士老歌也是《银翼杀手》电影系列的特点,老版本的《One More Kiss, Dear》和新版本的《One for My Baby》,以及断断续续出现在地下舞厅那段戏的猫王名曲《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导演运用爵士歌曲和电子乐拉开音乐质感,凸显出剧情的张力,这些曲子都出现在激烈的打斗后,老版出现在Deckard猎杀仿生人Zhora之后,而新版则是在Reckard和K的打斗结束后,短暂的舒缓了观众的紧张情绪,也让我们深信仿生人是一种活生生的存在,他们拥有自己的情绪,性格甚至是音乐品味。日本动画导演押井守在他的影片《攻克机动队:无罪》和《空中杀手》故技重施,也用了爵士歌曲点缀影片的情绪。可以看出《银翼杀手》的影响力远远大于电影本身。就电子音乐来说,Vangelis影响了80年代众多的合成器摇滚乐队,而在美国芝加哥和底特律在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House和Techno音乐从来不避讳的这张原声唱片对自己的影响,很多音乐家作品可以看做把《银翼杀手》的配乐舞曲化,唱片中的曲子也被后来的音乐人当做采样无数次的使用。
再让我们回看《银翼杀手》的精神内核,人类与未来科技碰撞后的无助,无论是人类还是仿生人,他们依赖科技生活甚至因为科技而诞生,而“高科技”带来的却是“低生活”。整个电影的呈现出感觉光怪陆离的诡异感,但如果你只把好奇心放在视听的刺激上,那可能你并没有抓到重点。因为在我看来《银翼杀手》传递的是一种迷失和伤感。这部电影原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尤其是82版中大量的蓝调音乐元素,《love Theme》和《Blade Runner Blues》都加入了萨克斯风的演奏,这样忧伤的音乐,无论你身处洛杉矶,伦敦或是北京上海,生活在当下大都市的人们能感受到这种迷茫的共鸣。而政治和社会的因素也埋藏在电影中,比如《银翼杀手:2049》出现的苏联CCCP标志和俄国芭蕾舞的虚拟投影,是因为在Philip K. Dick的原著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的世界设定中苏联是依然存在的。82版电影中大量日本和东方的元素,是由于80年代日本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正因为如此,影片中也出现了日本能剧的音乐。
谈论科幻电影绕不过《银翼杀手》,谈论电子音乐绕不过《银翼杀手》的电影原声。无论是“赛博朋克”或者“废土文化”这些名词其实都无法精准的定义《银翼杀手》这个电影系列,严格的说,如果“赛博朋克”以1984年William Ford Gibson的小说《神经漫游者》为起点的话,《银翼杀手》要比其早两年上映。所以我并不想对《银翼杀手》系列过度解读,因为正如电影本身一样,很多经典的桥段出于歪打正着的偶然,有些是出于拍摄经费捉襟见肘的无奈之举,而电影上映之初票房和人气也算不上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哪怕《银翼杀手:2049》这样新世纪的大制作依然属于较好不叫座。应该说《银翼杀手》虽然名气很大,但始终是一部小众才能理解的电影,而正是这样的小众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当今的科技和文化发展。《银翼杀手》系列配乐是《银翼杀手》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一个三十五年里,这种音乐美学还会在电子音乐的世界里蔓延。
。
聊《银翼杀手》原声音乐
作者:马海平
从《银翼杀手》到《银翼杀手:2049》整整三十五年,这部史上最重要的科幻电影把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的主题推到人类的面前。《银翼杀手》的地位如此崇高,除了其科技上的前瞻性和寓言性,还因为它建立了“赛博朋克”美学的模板,影响了之后的影视,音乐,时尚,游戏众多领域。
如今我们可以把《银翼杀手》看成一个系列,按照时间线来看还包括1997年的同名电子游戏,和今年的三部短片《银翼杀手:2022黑暗浩劫》,《银翼杀手:2048无处可逃》,《银翼杀手:2036复制人黎明》,这里我想来聊的是这个系列的原声音乐。
由于1982年版《银翼杀手》影片票房惨败的副作用,其原声唱片同样扑朔迷离,版本混乱。直到影片上映十二年后的1994年才发行了官方版本的电影原声,但这并不影响非官方的版本在粉丝之间疯狂流传。正如电影本身的意义在十多年后才开始发酵一样,希腊音乐家Vangelis的这部作品已经影响了80年代至今的几乎所有流派的电子音乐。
Vangelis在采访中提到,他在创作《银翼杀手》的原声之初就和导演Ridley Scott达成一致,音乐将不同于《漫游太空2001》的古典音乐嫁接,也会区别于《星球大战》的史诗风格,《银翼杀手》大量运用电子合成器的音色作为声音的基调。
“我首先用电子乐器找寻和搭建曲子的基础结构,然后往上加我想要的管弦乐,定音鼓,木琴和打击乐等音色。我创作并非靠纸和笔写乐谱,更多的是依靠磁带录音机记录我所演奏的内容。一层一层的叠加尝试着不同的可能性,最后确定我想要的声音。” Vangelis在采访中说道。
也正因为如此,Vangelis一个人几乎掌控了该电影的原声的所有作曲、演奏、录音、后期的工作,他把所有的素材都录制在磁带录音机上,在工作室里一边看着电影片段一边实时作曲,这和传统的电影音乐制作方式完全不同。更像如今的电子音乐家在自己的“卧室工作室”工作。事实上范吉利斯在八十年代的作品已经大量采用合成器作曲。在制作《银翼杀手》原声音乐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工作室里堆满了各种电子乐器,最主要的是Yamaha公司出品的CS-80电子合成器,我们在影片中听到的大多数高声部的电子管弦乐和贝斯都来自这台乐器。Roland 公司出品的VP-330合成器则负责的电影原声中的音效。传奇的Rhodes Fender电钢琴也在影片中有着出色表现。制作过程中还使用的乐器包括Prophet 10, Roland Jupiter 4,MiniMoog一系列经典的合成器...这些乐器依然足以让现在的电子音乐家两眼放光。除了电子乐器以外Vangelis还收集大量不同的打击乐器,我们在影片开场听到的辉宏的定音鼓,动物市场那场戏的非洲鼓,这些声音都来自他的工作室。1997年出版的电子游戏版本中也套用了82年电影的原声。
也许是因为82年版本的原声音乐太难以超越,《银翼杀手:2049》的原声却十分难产,导演Denis Villeneuve曾经邀请与其合作过多部电影的冰岛作曲家Johann Jahannsson 为《银翼杀手:2049》作曲,但最后导演觉得他的作曲离原版风格太远,转投近年好莱坞炙手可热的配乐大咖Hans Zimmer和Benjamin Wallfisch。笔者虽然非常喜欢Johann Jahannsson为《降临》做的原声音乐,但也相信如果配成极简主义的学院派风格,所有的粉丝都会骂街。Villeneuve没有下错棋,最终在电影院里我们再次体验到电子合成器音乐的魅力。电影系列还推出三部短片,也同样依照Vangelis的风格制作配乐,值得一提的是渡边信一郎执导的动画短片《银翼杀手:2022黑暗浩劫》的配乐找来黑人音乐家Flying Lotus操刀制作,结尾曲《Almost Human》的歌词 “I'm almost human. Finally breathing, what is this feeling? ”,点出仿生人身份迷失的主题。
预料之中,无论新版制作再精良也无法动摇Vangelis版本的原声在粉丝心中的地位,老版的声音更细腻清晰,每首曲子更像一首完整的作品,可以在家细细回味。而《银翼杀手:2049》的原声唱片在声音设计上更花功夫,也许在影院的体验更为震撼,但整体可听性不如原版,也许由于近年来Hans Zimmer参与太多的好莱坞大片配乐,又正值《敦刻尔克》刚刚下线,这种声音炸耳朵的配乐让听众有些审美疲劳。
新旧两个版本的电影原声有些地方相互呼应。都有一首叫作《blade Runner》的曲子,都出现在片尾字幕处,老版本合成器琶音带来紧张的压迫感,而新版的《blade Runner》简直是老版本的加强版。同样的调式,更重的节奏,声音处理更震撼。新老版本都为女主角设计了专有的配乐,老版是《Rachel’s song》新版是《Joi》。新旧两个版本中唯一一处旋律相同的曲子是《Tears in Rain》,这也是整个电影系列中最著名的曲子,老版中这段音乐出现老版在仿生人Roy临死前说完那段 “Tears in Rain”的经典台词之后,新版则出现在主角K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倒在雪地里的奄奄一息的段落。
爵士老歌也是《银翼杀手》电影系列的特点,老版本的《One More Kiss, Dear》和新版本的《One for My Baby》,以及断断续续出现在地下舞厅那段戏的猫王名曲《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导演运用爵士歌曲和电子乐拉开音乐质感,凸显出剧情的张力,这些曲子都出现在激烈的打斗后,老版出现在Deckard猎杀仿生人Zhora之后,而新版则是在Reckard和K的打斗结束后,短暂的舒缓了观众的紧张情绪,也让我们深信仿生人是一种活生生的存在,他们拥有自己的情绪,性格甚至是音乐品味。日本动画导演押井守在他的影片《攻克机动队:无罪》和《空中杀手》故技重施,也用了爵士歌曲点缀影片的情绪。可以看出《银翼杀手》的影响力远远大于电影本身。就电子音乐来说,Vangelis影响了80年代众多的合成器摇滚乐队,而在美国芝加哥和底特律在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House和Techno音乐从来不避讳的这张原声唱片对自己的影响,很多音乐家作品可以看做把《银翼杀手》的配乐舞曲化,唱片中的曲子也被后来的音乐人当做采样无数次的使用。
再让我们回看《银翼杀手》的精神内核,人类与未来科技碰撞后的无助,无论是人类还是仿生人,他们依赖科技生活甚至因为科技而诞生,而“高科技”带来的却是“低生活”。整个电影的呈现出感觉光怪陆离的诡异感,但如果你只把好奇心放在视听的刺激上,那可能你并没有抓到重点。因为在我看来《银翼杀手》传递的是一种迷失和伤感。这部电影原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尤其是82版中大量的蓝调音乐元素,《love Theme》和《Blade Runner Blues》都加入了萨克斯风的演奏,这样忧伤的音乐,无论你身处洛杉矶,伦敦或是北京上海,生活在当下大都市的人们能感受到这种迷茫的共鸣。而政治和社会的因素也埋藏在电影中,比如《银翼杀手:2049》出现的苏联CCCP标志和俄国芭蕾舞的虚拟投影,是因为在Philip K. Dick的原著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的世界设定中苏联是依然存在的。82版电影中大量日本和东方的元素,是由于80年代日本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正因为如此,影片中也出现了日本能剧的音乐。
谈论科幻电影绕不过《银翼杀手》,谈论电子音乐绕不过《银翼杀手》的电影原声。无论是“赛博朋克”或者“废土文化”这些名词其实都无法精准的定义《银翼杀手》这个电影系列,严格的说,如果“赛博朋克”以1984年William Ford Gibson的小说《神经漫游者》为起点的话,《银翼杀手》要比其早两年上映。所以我并不想对《银翼杀手》系列过度解读,因为正如电影本身一样,很多经典的桥段出于歪打正着的偶然,有些是出于拍摄经费捉襟见肘的无奈之举,而电影上映之初票房和人气也算不上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哪怕《银翼杀手:2049》这样新世纪的大制作依然属于较好不叫座。应该说《银翼杀手》虽然名气很大,但始终是一部小众才能理解的电影,而正是这样的小众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当今的科技和文化发展。《银翼杀手》系列配乐是《银翼杀手》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一个三十五年里,这种音乐美学还会在电子音乐的世界里蔓延。
。

06/15/20 • 51 min
《遗落边境》
给每一个遗落在世界边境孤独者的配乐。
“孤独的灵魂们遗落在未知的边境,也许会是我们共感的归宿。”
《遗落边境》是独立电子音乐人马海平四年以来首张全长专辑,在这四年的时间里从没有停下脚步,他一如既往的活跃在电子音乐相关的各类场景里。四年的观察,积累和创作,形成了这张独一无二的《遗落边境》。
“遗落”和“边境”这两个关键词,这张唱片表达着现代和未来人“孤独感”,而这种孤独感始终是赛博朋克核心概念-“高科技·低生活”最显性的表现,如同《银翼杀手》到《黑客帝国》描绘的世界,由计算机数据建立的社会系统会把人类的的灵魂流放到某种陌生的“边境”,人们在“边境”里迷失,人们也在 “边境”反思自我存在的意义。与其说这是一张电音唱片,也许说它是一个类似于小山田圭吾和菅野洋子式的配乐唱片更为合适,《遗落边境》是给每一个遗落在世界边境孤独者的配乐。
如果说四年前的《折叠痕迹》是马海平是一个对外的观察者。用techno和house音乐表达他对现代城市和未来主义的理解,那么这张《遗落边境》则更关注于人情感本身的诉求。可以说《遗落边境》要比《折叠痕迹》表达更多的信息量,制作也更为细腻。
口碑颇佳的《折叠痕迹》之后,马海平被贴上“上海techno之子”的标签,但熟悉他音乐的人知道,这位老牌音乐人的风格远不限于techno,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成熟的音乐人来说,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是最重要的,应该说马海平始终是那种“听一耳朵就知道是他”的音乐人。这张唱片制作过程中,马海平故意摆脱音乐标签的限制,无论是实验电子,舞曲或流行音乐都不再重要,哪怕故意弱化的Techno,也依然能听出他的个人风格。
《遗落边境》整个专辑被设定成一个科幻叙事性的“概念唱片”,开场曲《遗落奇迹》从当下出发,对人类文明的保存方式提出担忧。2020年人类文明正在受到病毒,种族歧视,局部战争,新冷战,经济全球化崩塌的挑战,而我们建立起来几百年的科技文明正在受到挑战,作者想通过这首曲子,以一个虚拟失落文明的观察者视角来提醒我们拥有的“成就”是脆弱和不堪一击的。马海平用break beat的电音节奏,加上重新解构东欧圣歌的人声采样,编织成一个虚拟的“遗落奇迹“景观。
《我是真实》创作于自于2019年马海平在东京演出后,深夜漫步涉谷街头的,如同上海,北京,柏林,纽约一样,这样的大都市永不停息的运作,百万个灵魂迷失在地铁里,酒醉的伤心人倒在街头。然而所有的喧嚣却让人们感到真实,这就是遗落在城市中的灵魂所能感受到的共情。IDM碎拍的曲风,勾勒出雨后霓虹浪漫却忧伤的未来都市。
《消失的国王》马海平和孙凌生(TIMERS乐队)合作完成,这是一首关于时间旅行的作品,在无数的平行世界中,无数个令人疯狂的真相,无从选择,无法回头,而那个你曾经坚守的信仰,一个曾经住在你心中的国王则早已不知去向。马海平用模拟合成器交错着电子重拍呈现出Depeche Mode式的电子摇滚气质。孙凌生作为中国独立音乐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用嗓音和文字勾勒出空灵的时空旅行之门。担任作品母带制作的是TIMERS乐队的另外一位成员,资深音乐幕后人夏侯哲Zack.X。萨克演奏是马海平乐队搭档麦贰拾M20。
《迷失国》已经成为大家最熟悉马海平作品之一,这首曲子是club舞池里的有效利器,人群被迷幻的电子音效和techno的重拍控制着身体的律动,解构重组的人声采样幻化出赛博空间的仪式感。曲子中缥缈的歌声并不能证明我们的感受是真实的,反而让人怀疑身处的是虚构的世界。
《Bloody Dream》,《The World will Stop Tonight!》两首曲子与《我是真实》一样,与唱作人雷雨心合作,《Bloody Dream》大胆尝试trip hop曲风,表达了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些事情,是不允许逃避的。哪怕看似发挥作用的逃避,最终还是索取代价。这种残酷青春式的表达让人动容。《The World will Stop Tonight!》则是一首house舞曲,虚构了一个在别人眼里非常耀眼成功的人物,虽然他富有且有名,谈吐风趣,在人群中闪闪发光,却无法掩饰他内心的虚弱与无助。他曾经拼命的想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情感,名誉和金钱,却让自己迷失在其中。世界就此定格,他决定在今夜奢侈的消耗自己所有剩下的生命。
《迷失富国岛》是与播客节目“大内密谈”合作的一首house,创作于越南Epizode音乐节之后,以律动的电子节奏渲染出一场五彩斑斓的热带海滩盛宴。带来这个曾经的殖民地特有的东西方交融的万种风情。
与朱婧汐Akini Jing合作的《最后的地球人The Last of human》创作灵感来自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的小说《最后的地球人》(童年的终结)。在马海平的电子舞曲的节拍上,朱婧汐用文字和旋律描述了人类在上升到更高等文明的情感,这种情感伴随着对未知文明的仰望和对过去文明的留恋,并首次用Akini Jing这个赛博格的身份来演绎。曲子采样了巴赫经典的《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I. Prélude》,并对其进行变调和剪辑的处理。呼应 “用电子琴弹奏巴赫,等待着孤独”这句歌词。这也让人联想到阿西莫夫在小说《基地》里提到未来听电子音乐的人类,在古典音乐中寻找失落的古代文明。除了黑胶版本收录的9首曲子以外,《遗落边境》的bonus CD里收录了来自Galaxy Knight, Le Fou, DJ Doggy,魏濛等多位优秀电子音乐人remix版本的曲子。
回望2016-2020这四年,中国独立电子音乐进入了一个更多元的年代,《遗落边境》的意义在于,马海平完全不纠结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问题,这是一张完全个人风格化的作品,如《折叠痕迹》一样,《遗落边境》也是一张马海平的概念唱片,音乐本身的感人是最重要的,而绝非陷入某种风格的捆绑,中国电子音乐也许需要更多的音乐人踏实的内观和自省,真实的表达自己。希望能听到这张唱片的人们都能在“遗落边境”碰撞出灵魂的共感。
给每一个遗落在世界边境孤独者的配乐。
“孤独的灵魂们遗落在未知的边境,也许会是我们共感的归宿。”
《遗落边境》是独立电子音乐人马海平四年以来首张全长专辑,在这四年的时间里从没有停下脚步,他一如既往的活跃在电子音乐相关的各类场景里。四年的观察,积累和创作,形成了这张独一无二的《遗落边境》。
“遗落”和“边境”这两个关键词,这张唱片表达着现代和未来人“孤独感”,而这种孤独感始终是赛博朋克核心概念-“高科技·低生活”最显性的表现,如同《银翼杀手》到《黑客帝国》描绘的世界,由计算机数据建立的社会系统会把人类的的灵魂流放到某种陌生的“边境”,人们在“边境”里迷失,人们也在 “边境”反思自我存在的意义。与其说这是一张电音唱片,也许说它是一个类似于小山田圭吾和菅野洋子式的配乐唱片更为合适,《遗落边境》是给每一个遗落在世界边境孤独者的配乐。
如果说四年前的《折叠痕迹》是马海平是一个对外的观察者。用techno和house音乐表达他对现代城市和未来主义的理解,那么这张《遗落边境》则更关注于人情感本身的诉求。可以说《遗落边境》要比《折叠痕迹》表达更多的信息量,制作也更为细腻。
口碑颇佳的《折叠痕迹》之后,马海平被贴上“上海techno之子”的标签,但熟悉他音乐的人知道,这位老牌音乐人的风格远不限于techno,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成熟的音乐人来说,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是最重要的,应该说马海平始终是那种“听一耳朵就知道是他”的音乐人。这张唱片制作过程中,马海平故意摆脱音乐标签的限制,无论是实验电子,舞曲或流行音乐都不再重要,哪怕故意弱化的Techno,也依然能听出他的个人风格。
《遗落边境》整个专辑被设定成一个科幻叙事性的“概念唱片”,开场曲《遗落奇迹》从当下出发,对人类文明的保存方式提出担忧。2020年人类文明正在受到病毒,种族歧视,局部战争,新冷战,经济全球化崩塌的挑战,而我们建立起来几百年的科技文明正在受到挑战,作者想通过这首曲子,以一个虚拟失落文明的观察者视角来提醒我们拥有的“成就”是脆弱和不堪一击的。马海平用break beat的电音节奏,加上重新解构东欧圣歌的人声采样,编织成一个虚拟的“遗落奇迹“景观。
《我是真实》创作于自于2019年马海平在东京演出后,深夜漫步涉谷街头的,如同上海,北京,柏林,纽约一样,这样的大都市永不停息的运作,百万个灵魂迷失在地铁里,酒醉的伤心人倒在街头。然而所有的喧嚣却让人们感到真实,这就是遗落在城市中的灵魂所能感受到的共情。IDM碎拍的曲风,勾勒出雨后霓虹浪漫却忧伤的未来都市。
《消失的国王》马海平和孙凌生(TIMERS乐队)合作完成,这是一首关于时间旅行的作品,在无数的平行世界中,无数个令人疯狂的真相,无从选择,无法回头,而那个你曾经坚守的信仰,一个曾经住在你心中的国王则早已不知去向。马海平用模拟合成器交错着电子重拍呈现出Depeche Mode式的电子摇滚气质。孙凌生作为中国独立音乐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用嗓音和文字勾勒出空灵的时空旅行之门。担任作品母带制作的是TIMERS乐队的另外一位成员,资深音乐幕后人夏侯哲Zack.X。萨克演奏是马海平乐队搭档麦贰拾M20。
《迷失国》已经成为大家最熟悉马海平作品之一,这首曲子是club舞池里的有效利器,人群被迷幻的电子音效和techno的重拍控制着身体的律动,解构重组的人声采样幻化出赛博空间的仪式感。曲子中缥缈的歌声并不能证明我们的感受是真实的,反而让人怀疑身处的是虚构的世界。
《Bloody Dream》,《The World will Stop Tonight!》两首曲子与《我是真实》一样,与唱作人雷雨心合作,《Bloody Dream》大胆尝试trip hop曲风,表达了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些事情,是不允许逃避的。哪怕看似发挥作用的逃避,最终还是索取代价。这种残酷青春式的表达让人动容。《The World will Stop Tonight!》则是一首house舞曲,虚构了一个在别人眼里非常耀眼成功的人物,虽然他富有且有名,谈吐风趣,在人群中闪闪发光,却无法掩饰他内心的虚弱与无助。他曾经拼命的想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情感,名誉和金钱,却让自己迷失在其中。世界就此定格,他决定在今夜奢侈的消耗自己所有剩下的生命。
《迷失富国岛》是与播客节目“大内密谈”合作的一首house,创作于越南Epizode音乐节之后,以律动的电子节奏渲染出一场五彩斑斓的热带海滩盛宴。带来这个曾经的殖民地特有的东西方交融的万种风情。
与朱婧汐Akini Jing合作的《最后的地球人The Last of human》创作灵感来自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的小说《最后的地球人》(童年的终结)。在马海平的电子舞曲的节拍上,朱婧汐用文字和旋律描述了人类在上升到更高等文明的情感,这种情感伴随着对未知文明的仰望和对过去文明的留恋,并首次用Akini Jing这个赛博格的身份来演绎。曲子采样了巴赫经典的《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I. Prélude》,并对其进行变调和剪辑的处理。呼应 “用电子琴弹奏巴赫,等待着孤独”这句歌词。这也让人联想到阿西莫夫在小说《基地》里提到未来听电子音乐的人类,在古典音乐中寻找失落的古代文明。除了黑胶版本收录的9首曲子以外,《遗落边境》的bonus CD里收录了来自Galaxy Knight, Le Fou, DJ Doggy,魏濛等多位优秀电子音乐人remix版本的曲子。
回望2016-2020这四年,中国独立电子音乐进入了一个更多元的年代,《遗落边境》的意义在于,马海平完全不纠结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问题,这是一张完全个人风格化的作品,如《折叠痕迹》一样,《遗落边境》也是一张马海平的概念唱片,音乐本身的感人是最重要的,而绝非陷入某种风格的捆绑,中国电子音乐也许需要更多的音乐人踏实的内观和自省,真实的表达自己。希望能听到这张唱片的人们都能在“遗落边境”碰撞出灵魂的共感。

05/13/20 • 58 min
本期嘉宾请来夜店观察家,就职EDC音乐节的青爷侃侃本土俱乐部的前世今生,希望为动荡的上海俱乐部环境带来一点正能量!

10/29/20 • 70 min
孙大威 aka Sulumi 刚刚发行了他的新唱片,我们连线做了一个一小时的专访,从新唱片聊到这20年他自己,山水唱片和中国电子音乐的演化。
本期彩蛋,歌单收录的Sulumi在地下婴儿乐队时期的两首单曲从未发行
本期歌单:
01.Sulumi - Pentagram 五芒星
02.Sulumi - The Wasteland - 2020
03.Sulumi - UAV(MHP remix)
04. Sulumi - Empathy - 2015
05.黑豹-Don't Break My Heart
06.脑浊乐队-星期一
07.地下婴儿 - 该做的事 - 2001
08.地下婴儿 - 无题 - 2001
09.窦唯-艳阳天
10.地下婴儿-觉醒
11.挂在盒子上-Be my seed (Dl Dl Dl 版
12.苍蝇乐队 - 是枪还是子弹
13.Atari Teenage Riot-Start The Riot
14. Susuxx - Sands
15.Jeans Team - Baby 3
16.第二层皮-我的起义
17. Egg - Gymnastique De Table
18. COM.A - Sound Of Lights
19.Sun Dawei - Cliff
20. 維度本身的結構 - Vcxo
21.Sulumi - A Soul (feat. Covox)
22. Sulumi - Empathy
23. CTAFAD - H/LJQ-364
24. CTAFAD - Perception - 2020
25.Sulumi - Time Stretch - 2020
本期彩蛋,歌单收录的Sulumi在地下婴儿乐队时期的两首单曲从未发行
本期歌单:
01.Sulumi - Pentagram 五芒星
02.Sulumi - The Wasteland - 2020
03.Sulumi - UAV(MHP remix)
04. Sulumi - Empathy - 2015
05.黑豹-Don't Break My Heart
06.脑浊乐队-星期一
07.地下婴儿 - 该做的事 - 2001
08.地下婴儿 - 无题 - 2001
09.窦唯-艳阳天
10.地下婴儿-觉醒
11.挂在盒子上-Be my seed (Dl Dl Dl 版
12.苍蝇乐队 - 是枪还是子弹
13.Atari Teenage Riot-Start The Riot
14. Susuxx - Sands
15.Jeans Team - Baby 3
16.第二层皮-我的起义
17. Egg - Gymnastique De Table
18. COM.A - Sound Of Lights
19.Sun Dawei - Cliff
20. 維度本身的結構 - Vcxo
21.Sulumi - A Soul (feat. Covox)
22. Sulumi - Empathy
23. CTAFAD - H/LJQ-364
24. CTAFAD - Perception - 2020
25.Sulumi - Time Stretch - 2020
显示更多最佳单集

显示更多最佳单集
常见问题
MHP有多少集?
MHP currently has 103 episodes available.
MHP涵盖哪些主题?
The podcast is about Music, Podcasts, Arts and Performing Arts.
MHP上最受欢迎的单集是什么?
The episode title 'Ohrwurm Live Stream直播录音' is the most popular.
MHP的平均单集长度是多少?
The average episode length on MHP is 52 minutes.
MHP的单集多久发布一次?
Episodes of MHP are typically released every 9 days.
MHP的第一集是什么时候发布的?
The first episode of MHP was released on Mar 9, 2015.
显示更多常见问题

显示更多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