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中的自己
09/12/21 • 8 min
第六期节目:镜中的自己
大力糖:欢迎收听《了解自己》
小玥饼:我们是大力糖和小玥饼
大力糖:今天我们先讲个故事,希腊神话里有一个叫纳西索斯(Narcissus)的美少年,在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便爱上了它,无法挪动脚步,整天不吃饭不睡觉的在泉边凝视着自己的倒影,最后灵魂脱壳而死。爱神怜惜他,把他化成水仙花,盛开在有水的地方,让他永远看着自己的倒影。
小玥饼:好悲伤的一个故事,他不知道水中的影子是他自己吗?
大力糖:故事中他是不知道的。
小玥饼:这怎么可能呢?他又不是小婴儿,上次表姐家的宝宝在照镜子的时候,和镜子里的影子玩,他好像觉得那是另外一个宝宝。
大力糖:宝宝快到2岁的时候才会知道镜子里的是自己,也可以说这时候他/她有了自我的意识。
小玥饼:那有自我意识之前呢?
大力糖:小婴儿不知道自己是独立的。自我的认识是逐步发展起来的。
小玥饼:都不知道是独立的,怎么发展啊?
大力糖:小婴儿饿了就哭,听到哭声,照顾的人快步过来喂奶,小婴儿就知道哭声可以带来奶水,可以改变他/她要的世界。
小玥饼:奶水就是世界,这要求还真不高。
大力糖:世界也是逐渐增大的,等到能够四处活动的时候,宝宝发现大人会阻止他们去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比如宝宝正要把小手指插入墙上的电源插头,母亲就会握住宝宝的手。
小玥饼:但是小孩子并不知道把手插进去会伤到自己。
大力糖:是的,他/她只知道这是他/她想做的,但是妈妈不让他/她做,好像他/她和妈妈不是完全一样的。
小玥饼:听你这样说,感觉我们小孩子是通过大人来了解自己的。
大力糖:或者说在和这个世界的互动中了解自己吧,和大人对比,你了解到自己是人,但是是小孩子,将来也要长成大人。
小玥饼:我才不想要长成大人呢。
大力糖:这个,你看着办吧。你和其他小朋友相处之后,你知道女孩子都是穿裙子的,所以在幼儿园的几年基本都穿裙子。
小玥饼:小的时候太可爱了,现在我根本不想穿裙子。
大力糖 :你和小动物互动,发现自己有力量帮助小动物,还可以自己种植植物,还可以挖竹笋回来吃。
小玥饼:我小时候很厉害呢,挖了一筐竹笋带回来。
大力糖:你现在也很厉害!这些都是你建立自我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一些经历了解你是谁,你和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能做些什么,边界在哪里。
小玥饼:那为什么现在我经常会觉得很迷茫呢?
大力糖:因为你的世界更大了,你对自己的了解也提高了。小的时候你对自己的了解主要是从老师家长这里来的,老师说你唱歌进步快,你就接受自己唱歌进步了。可是现在是不是你也会有自己的看法?
小玥饼:那当然啦,语文老师说我爱讲话,我就非常不同意。
大力糖:嗯。。。这个。。。我只能说我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我不敢说出来。
小玥饼:干嘛啦!不过的确,现在你说些表扬我的话,我就不太相信。但是同学说的很多话我就觉得是真的。
大力糖:这个年龄就是会特别注重自己与同龄人比较的状况。观察同学和其他同龄人,并且问:“我和他们长得一样高、跑得一样快、头脑一样聪明吗?”
小玥饼:所以大家都会这样?你小的时候也是这样?
大力糖:我小的时候怎么样我已经记不得了,家长除了吃饱穿暖也不关注,反正就这样长大了。但是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是这样的,通过拿自己与同龄人做比较,更加了解自己,也更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小玥饼:如果这样更清楚,为什么会迷茫呢?
大力糖:从迷茫到清楚是需要一些时间和思考的,因为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也许和真实的自己是有差别的。
小玥饼:差别是怎么来的呢?
大力糖:有些关于我们自己的事情,也许我们自己不知道。
小玥饼:有什么自己的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呢?
大力糖:比如我觉得我是一个好妈妈,非常关心我的女儿。
小玥饼:其实爱啰嗦和说教,举这个例子我就明白了。
大力糖:有一个小工具,叫乔哈里窗,可以看下图,左右根据自己知不知道分为“你知道”和“你不知道”。
小玥饼:嗯,上下根据别人知不知道分为“别人知道”和“别人不知道”,那这样就分为4个部分。
大力糖:是的,左上是“开放的”,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比如长相、身高、部分经历和爱好。
小玥饼:左下是“隐藏的”。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这个当然,我们小孩子也是有自己的秘密的。
大力糖:右上是“盲点”,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
小玥饼:这个就是好妈妈其实爱啰嗦和说教,哈哈。右下是“未知”,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啊?
大力糖:这是有待开发的部分。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
小玥饼:左边自己知道的,比较清楚,但是右边自己不知道的,就有点糊涂了。
大力糖:就好像镜中的自己,我们以为那是自己,其实还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内容。
小玥饼:那看来自我探索就是把自己不知道的“盲点”和“未知”变成自己知道的?
大力糖:完全正确!100%清楚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只能不断了解自己,逐渐接近真相。
小玥饼:那下一期我们还是回到外貌专题,继续了解自己。
大力糖: 好的,我们研究一下外貌哪些是自己知道的,哪些是盲点。
小玥饼:太好了!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参考资料: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琼·利特菲尔德·库克& 格雷格·库克《儿童发展心理学》中信出版社;乔治·戴德《自我边界》李菲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第六期节目:镜中的自己
大力糖:欢迎收听《了解自己》
小玥饼:我们是大力糖和小玥饼
大力糖:今天我们先讲个故事,希腊神话里有一个叫纳西索斯(Narcissus)的美少年,在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便爱上了它,无法挪动脚步,整天不吃饭不睡觉的在泉边凝视着自己的倒影,最后灵魂脱壳而死。爱神怜惜他,把他化成水仙花,盛开在有水的地方,让他永远看着自己的倒影。
小玥饼:好悲伤的一个故事,他不知道水中的影子是他自己吗?
大力糖:故事中他是不知道的。
小玥饼:这怎么可能呢?他又不是小婴儿,上次表姐家的宝宝在照镜子的时候,和镜子里的影子玩,他好像觉得那是另外一个宝宝。
大力糖:宝宝快到2岁的时候才会知道镜子里的是自己,也可以说这时候他/她有了自我的意识。
小玥饼:那有自我意识之前呢?
大力糖:小婴儿不知道自己是独立的。自我的认识是逐步发展起来的。
小玥饼:都不知道是独立的,怎么发展啊?
大力糖:小婴儿饿了就哭,听到哭声,照顾的人快步过来喂奶,小婴儿就知道哭声可以带来奶水,可以改变他/她要的世界。
小玥饼:奶水就是世界,这要求还真不高。
大力糖:世界也是逐渐增大的,等到能够四处活动的时候,宝宝发现大人会阻止他们去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比如宝宝正要把小手指插入墙上的电源插头,母亲就会握住宝宝的手。
小玥饼:但是小孩子并不知道把手插进去会伤到自己。
大力糖:是的,他/她只知道这是他/她想做的,但是妈妈不让他/她做,好像他/她和妈妈不是完全一样的。
小玥饼:听你这样说,感觉我们小孩子是通过大人来了解自己的。
大力糖:或者说在和这个世界的互动中了解自己吧,和大人对比,你了解到自己是人,但是是小孩子,将来也要长成大人。
小玥饼:我才不想要长成大人呢。
大力糖:这个,你看着办吧。你和其他小朋友相处之后,你知道女孩子都是穿裙子的,所以在幼儿园的几年基本都穿裙子。
小玥饼:小的时候太可爱了,现在我根本不想穿裙子。
大力糖 :你和小动物互动,发现自己有力量帮助小动物,还可以自己种植植物,还可以挖竹笋回来吃。
小玥饼:我小时候很厉害呢,挖了一筐竹笋带回来。
大力糖:你现在也很厉害!这些都是你建立自我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一些经历了解你是谁,你和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能做些什么,边界在哪里。
小玥饼:那为什么现在我经常会觉得很迷茫呢?
大力糖:因为你的世界更大了,你对自己的了解也提高了。小的时候你对自己的了解主要是从老师家长这里来的,老师说你唱歌进步快,你就接受自己唱歌进步了。可是现在是不是你也会有自己的看法?
小玥饼:那当然啦,语文老师说我爱讲话,我就非常不同意。
大力糖:嗯。。。这个。。。我只能说我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我不敢说出来。
小玥饼:干嘛啦!不过的确,现在你说些表扬我的话,我就不太相信。但是同学说的很多话我就觉得是真的。
大力糖:这个年龄就是会特别注重自己与同龄人比较的状况。观察同学和其他同龄人,并且问:“我和他们长得一样高、跑得一样快、头脑一样聪明吗?”
小玥饼:所以大家都会这样?你小的时候也是这样?
大力糖:我小的时候怎么样我已经记不得了,家长除了吃饱穿暖也不关注,反正就这样长大了。但是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是这样的,通过拿自己与同龄人做比较,更加了解自己,也更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小玥饼:如果这样更清楚,为什么会迷茫呢?
大力糖:从迷茫到清楚是需要一些时间和思考的,因为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也许和真实的自己是有差别的。
小玥饼:差别是怎么来的呢?
大力糖:有些关于我们自己的事情,也许我们自己不知道。
小玥饼:有什么自己的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呢?
大力糖:比如我觉得我是一个好妈妈,非常关心我的女儿。
小玥饼:其实爱啰嗦和说教,举这个例子我就明白了。
大力糖:有一个小工具,叫乔哈里窗,可以看下图,左右根据自己知不知道分为“你知道”和“你不知道”。
小玥饼:嗯,上下根据别人知不知道分为“别人知道”和“别人不知道”,那这样就分为4个部分。
大力糖:是的,左上是“开放的”,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比如长相、身高、部分经历和爱好。
小玥饼:左下是“隐藏的”。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这个当然,我们小孩子也是有自己的秘密的。
大力糖:右上是“盲点”,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
小玥饼:这个就是好妈妈其实爱啰嗦和说教,哈哈。右下是“未知”,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啊?
大力糖:这是有待开发的部分。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
小玥饼:左边自己知道的,比较清楚,但是右边自己不知道的,就有点糊涂了。
大力糖:就好像镜中的自己,我们以为那是自己,其实还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内容。
小玥饼:那看来自我探索就是把自己不知道的“盲点”和“未知”变成自己知道的?
大力糖:完全正确!100%清楚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只能不断了解自己,逐渐接近真相。
小玥饼:那下一期我们还是回到外貌专题,继续了解自己。
大力糖: 好的,我们研究一下外貌哪些是自己知道的,哪些是盲点。
小玥饼:太好了!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参考资料: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琼·利特菲尔德·库克& 格雷格·库克《儿童发展心理学》中信出版社;乔治·戴德《自我边界》李菲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上一集

外貌从哪里来?
第五期节目:外貌从哪里来?
大力糖:欢迎收听《了解自己》
小玥饼:我们是大力糖和小玥饼
大力糖:小玥饼,你可以根据长相分辨出没见过的家长是哪个同学的爸爸或者妈妈吗?
小玥饼:要看是哪个同学,或者家长,有的家长看一眼,就知道是谁的爸爸或者妈妈,眼睛鼻子都是一模一样的,有的完全看不出来。
大力糖:也就是说有的同学和爸爸长得特别像,有的像妈妈,偶尔有人好像谁都不太像。
小玥饼:是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的相貌是从哪里来的呢?
大力糖:说到这个,我们要回到1856年,遗传学的规律是由这一年开始的一个实验揭开的。
小玥饼:这个实验是研究人吗?
大力糖:是研究豌豆的,奥地利布尔诺修道院的院长孟德尔在这一年开始了一个长达8年的实验,他年复一年地观察和研究豌豆的子子孙孙,通过实验指出植物遗传的规律性。
小玥饼:那他得出来的是什么规律呢?
大力糖:举一个例子,他发现开红花的豌豆和开白花的豌豆的下一代都是开红花的。
小玥饼:那有没有浅红色的花呢?或者一朵花上面有红色,也有白色?
大力糖:没有。孟德尔发现,在这些豌豆的后代中,要不是红花,要不是白花,没有融合的中间形态。
小玥饼: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力糖:我们可以用现代遗传学来解释,现在我们知道,染色体上的基因携带着遗传物质,每对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叫等位基因,它们控制的是同一性状,比如花是红色还是白色,两个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小玥饼:所以红花和白花的下一代,来自红花的基因就是红色基因,来自白花的基因就是白色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每对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
大力糖:对的,这两个基因不同的时候,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只有当两个等位基因都是隐性时,才表现出隐性性状。
小玥饼:也就是说豌豆的红花基因是显性基因,白花基因是隐性基因,当两个基因碰到一起的时候,就会由显性的红色基因来决定性状,所以开红色的花?
大力糖:对的,所以第二代全部都是红色的。
小玥饼:我们人类也是这样吗?
大力糖:有些特点是这样的,比如大眼睛相对小眼睛是显性遗传;双眼皮相对单眼皮是显性遗传;长睫毛相对短睫毛是显性遗传的。
小玥饼:那如果是好几个不同的基因呢?
大力糖:复杂一点的比如眼球颜色,黑色相对于其他浅颜色而言是显性遗传,而褐色、灰色、棕色等对于蓝色也是显性的,所以如果是黑色碰到棕色眼睛那黑色是显性遗传,但是如果棕色碰到蓝色那棕色是显性遗传。
小玥饼:那慢慢的就都是显性遗传了,比如爸爸妈妈其中有一个人是大眼睛生下的孩子就是大眼睛。
大力糖:这个不一定,回到豌豆实验,孟德尔发现,第三代豌豆里面有红的花,也有白的花,不过4朵里面大概有3朵是红的,1朵是白的。
小玥饼:第二代都是红色的花,第三代白色的花是怎么出现的呢?
大力糖:因为这些基因在遗传给下一代的时候,等位基因会分离然后自由组合的。第二代都是一个红的基因,一个白的基因,到了第三代,自由组合的可能性就很多了。如果从上一代继承的两个红的,那是显示红色;如果继承的是一红一白呢?
小玥饼:红的是显性的,那就是红色。
大力糖:如果继承的是一白一红呢?
小玥饼:还是有红的基因,也是红色。
大力糖:如果继承的是两个白色呢?
小玥饼:哦,这种情况就是白色了。但是这种情况就比较少了。
大力糖:对的,如果爸爸的两个基因都是大眼睛,孩子怎么样?
小玥饼:总有一个基因是爸爸这里来的,那就肯定有一个大眼睛基因,宝宝就是大眼睛。如果妈妈的两个基因都是大眼睛,也是这样的。
大力糖: 如果爸爸是一个大眼睛基因,一个小眼睛基因,妈妈也是,这样爸爸妈妈就都是大眼睛,但是他们的宝宝呢?
小玥饼: 如果继承了爸爸或者妈妈的任何一个大眼睛基因,就是大眼睛,但是如果同时继承了爸爸和妈妈的小眼睛基因,就会是小眼睛。啊,那就会和爸爸妈妈都不像了。
大力糖:是的,所以孩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像爸爸或者妈妈的,但是还是有可能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妈妈。
小玥饼:那这是像谁呢?
大力糖:爸爸妈妈的基因是哪里来的呢?
小玥饼:是从爸爸的爸爸妈妈,妈妈的爸爸妈妈那里来的。
大力糖:那他们的基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小玥饼:从爸爸的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妈妈的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那里来的。你这是让我说绕口令吗?
大力糖:哈哈,就是从我们的祖先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对吧?
小玥饼:这样说,好多了。说说看还有哪些外貌特征是显性的吧。
大力糖: 好的,大耳朵相对于小耳朵是显性遗传;嘴唇厚也是显性遗传;鼻子大、高而鼻孔宽是显性遗传,鼻子的遗传基因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小时候矮鼻子,成年还可能变成高鼻子。
小玥饼:好吧,真想不到外貌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在我觉得哪个人好看或者不好看的时候,看来都要先把它当成历史来研究一下。
大力糖:我们觉得什么样的外貌好看,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我们可以在下一期聊一聊。
小玥饼:我觉得我们讲太多知识了,如何探索自我讲的不够,有点跑题。
大力糖:那我们下期先插入一个如何了解自己的小知识,好不好?
小玥饼:太好了!那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参考资料:摩尔根《基因论》卢惠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管成学,赵骥民《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Rachel Kamb, 《What Makes You, You? 》 in Raz Kids)
下一集

颜值即正义?
第七期节目:颜值即正义?
大力糖:欢迎收听《了解自己》
小玥饼:我们是大力糖和小玥饼
大力糖:小玥饼,最近我又长胖了。
小玥饼:你总是说要减肥,可是也没看到什么实际行动。
大力糖:其实我只是在表达我的焦虑。你知道吗?有调查表明,56%的美国女性对自己的整体外貌不满意。
小玥饼:这么高的比例啊,那男性呢?
大力糖:近43%的男性对他们的整体外貌不满。
小玥饼:那中国的情况怎么样?
大力糖:中国的情况我们可以展开来从历史中看,先说女性。在一万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审美观念中,粗壮结实的女人就是最美的。
小玥饼:什么是母系氏族社会啊?
大力糖:就是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母系氏族以母系血缘维系,并且由母系关系传递,即由祖母传给母亲,由母亲传给女儿,由女儿传给孙女,依此类推。
小玥饼:那爸爸在哪里?
大力糖:因为实行族外婚制,就是和外族的人结婚,子女跟随母亲,因此氏族里面是没有爸爸或者丈夫的。
小玥饼:哦,还有这样的社会,那为什么要粗壮结实呢?
大力糖: 当时的食物主要从采集和狩猎来,女子从事的采集的职责比男子从事的狩猎更稳定,是可靠的生活来源,而粗壮结实肯定对采集有利。
小玥饼:什么是采集啊?
大力糖:就是人类社会初期,人们采集和寻觅天然的一些可以吃的食物或者用以自我保护的材料。母系社会的时候,如果没有遇到天灾,粮食供应基本不是问题,男人狩猎提供大约1/3的食物。女性采集提供大约2/3的食物。狩猎也不是只有男人才会的工作,没生育和带孩子的女人也会去狩猎。
小玥饼:那粗壮结实是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大力糖:是的,后来,约5500年至4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被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从此,男权的时代开始了,你觉得这个时候妇女的审美是由谁决定的?
小玥饼:男权时代,难道女性的审美是由男性决定的?
大力糖:你说对了。春秋战国时期男人提倡“柔弱顺从”的美女观。
小玥饼:和粗壮结实是完全相反的啊,看来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妇女从事繁重的劳动了。
大力糖:是的,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家庭中妇女沦为男子的附庸。到两汉时期,秀外慧中的女性被人们所认可。人们虽然欣赏女性之美,但更强调道德,表现出了以德压美的倾向。
小玥饼:那这个道德是由谁来制定的呢?
大力糖:男权社会,当然是男性制定的。到唐朝的时候,女性之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唐代女子以胖为美。宽额圆脸、丰腴肉感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bo的二声),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盛唐气象”。
小玥饼:看来你应该到唐朝去。
大力糖:走开!到宋元明清时期,妇女以娇小妩媚和三寸金莲为美。
小玥饼:这个我知道,小女孩从四、五岁起就开始裹脚,把脚裹得都折起来了。为什么要这样呢?
大力糖:据说因为缠足,改变女子的步态,“产生了一种极拘谨纤婉的步态,使整个身躯形成弱不禁风,摇摇欲倒,以产生楚楚可怜的感觉。”而这种“可怜的感觉”,膨胀了封建士大夫的自身优越感。
小玥饼:就为了他们的优越感,从四、五岁开始虐待人,这太过分了。
大力糖:也有人持反对的声音,但是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评价标准,绝大多数的母亲为了女儿将来能够嫁个好人家,可以有生活来源,都会为女儿缠足。
小玥饼:为了生活来源,就要弱不禁风,那还是粗壮结实好得多了,为什么不回去继续采集呢?
大力糖: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作为附庸只怕想要回去采集也是不可能了。不过后来新中国成立了,男女平等,现在这些陋习离我们也远了。
小玥饼:如果在古代我会希望自己是个男人。
大力糖:你听说过“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吗?
小玥饼:是不是楚王喜欢他的后宫都是腰细的女子啊?
大力糖:其实是楚灵王喜欢男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的一班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是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
小玥饼:所以男性也需要面对这种情况,我还以为古代的男子是要勇猛威武呢。
大力糖:不同年代也是有不同的审美观。楚王好细腰肯定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但是很清楚的说明了统治阶级对审美观的巨大影响。
小玥饼:现在已经没有皇帝了,也不是古代,为什么大家对外貌有焦虑呢?
大力糖:其实人类对身体外貌着迷的历史非常悠久,有证据表明,我们对面孔的着迷是与生俱来的。出生几天的婴儿,相对于接收任何其他刺激,更喜欢注视人的面部,眼睛一眨动就会吸引他们的注意(Bruce和Young,1998)。
小玥饼:观察别人的面容、身材和衣着也很有趣。
大力糖:我们对自己的外貌也非常在意。1460年,威尼斯人制造了第一面真正的镜子,人们如此陶醉于欣赏自己,以至于镜子的生产迅速成为一个大规模的产业。
小玥饼:经过镜子的时候,就是忍不住照一下,检查一下仪表仪容嘛,嘿嘿。
大力糖:外表的稳定性对于我们的自我认同有重要的意义。但这些都是正常的关注,现在人们对外貌的担忧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大家越来越沉迷于自己的外表,并且许多人对自己外表的不满程度日益增加。
小玥饼:其实对于不认识的人我会看看外貌,熟悉了之后,关键是看能不能一起聊些有趣的事情。
大力糖:研究也是这个结果,在第一印象时,对美丽的评判是比较一致的。随着关系的建立以及其他因素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的判断、对美丽的评判就会逐渐发生变化。
小玥饼: 那这种过度关注好像就不是太值得。
大力糖: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和商业有关。21世纪初,人们在自己外貌上的投资情况,反映出美容行业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惊愕的价值450亿美元的全球性产业(Bates和Cleese,2001)。
小玥饼: 450亿美元,哇!好多钱!
大力糖:另外,目前普遍流行的“苛刻的美丽”(汤普森与其合作者)对焦虑的产生也影响巨大。比如从小就玩芭比娃娃的小女孩,也想要和芭比一样的身材和样子,但是事实是10万名女性中几乎没有一人可以达到芭比娃娃的身体比例。
小玥饼:因为这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吧?
大力糖:很多人从媒体上获得美的定义,比如电影电视,还有视频。媒体中描绘的外貌的刻板形象越来越极端,且常人难以达到;其次,杂志现在频繁使用经过美化的模特形象,还有对各种特征进行现实中不可能的组合。
小玥饼:我也试过这样的应用软件,还是挺好玩的。
大力糖:孩子们如果从父母,或者媒体上学习到这些极端的美丽标准,可能就会在同学之间传播,在家庭和学校都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就会感到焦虑。
小玥饼:就像你总是说要减肥,就是把这种想法传递给我了,对我有非常不好的影响。
大力糖:对不起哦。其实一个人内在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从小老人就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长相你一眼就看到了,但是更重要的是长期了解一个人的品格。
小玥饼:我觉得外在的美丽可以让人心情愉快。
大力糖:我觉得美丽的标准应该是多元的,例如地球上同时出现60亿张人脸(Bates和Cleese,2001),但因为基因、发展阶段、人生体验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每一张面孔都是独特的。美丽不应该是一个由商业定义的刻板的标准,而是有个性的,可以自己定义的。
小玥饼:那你还总是要减肥?!
大力糖:其实我的出发点是更健康,顺便可以苗条一点当然也是好事,对吧?
小玥饼:唉,俗人!
大力糖:我是个普通人,俗称俗人,当然未能免俗。
小玥饼:好吧,今天我和俗人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参考资料:尼古拉·拉姆齐 & 黛安娜·哈考特《外貌心理学》,中信出版社;百度词条: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缠足。)
如果您喜欢这个单集,您会喜欢
剧集评论
生成徽章
为您的网站获取一个链接回此的徽章episode
<a href="https://goodpods.com/podcasts/%e9%99%aa%e4%bc%b4%e5%b9%b4%e8%bd%bb%e7%9a%84%e4%bd%a0%e4%ba%86%e8%a7%a3%e8%87%aa%e5%b7%b1%e6%8e%a2%e7%b4%a2%e4%ba%ba%e7%94%9f%e5%8c%96%e8%a7%a3%e8%bf%b7%e8%8c%ab-639838/%e9%95%9c%e4%b8%ad%e7%9a%84%e8%87%aa%e5%b7%b1-85024857"> <img src="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oodpods-images-bucket/badges/generic-badge-1.svg" alt="listen to 镜中的自己 on goodpods" style="width: 225px" /> </a>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