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goodpods headphones icon

要访问我们的所有功能

打开 Goodpods 应用
Close icon
法国报纸摘要 - 香港启动针对新版国安法的公众咨询

香港启动针对新版国安法的公众咨询

01/31/24 • 5 min

法国报纸摘要

在以农民运动为标志的政治背景下,法国新总理阿塔尔周二晚间发表施政演讲,介绍了政府的未来工作方向以及工作方针。这是1月31日出版的绝大多数法国日报头版突出的话题;各报关注的国际新闻焦点内容分别有:英国退欧四年后,没有经历期待中的商业繁荣,脱欧结果惨淡;缅甸军政变三年后,内战愈演愈烈,政治前景迷茫;巴基斯坦在即将迎来立法选举之际,前总理伊姆兰汗因被控泄露机密文件获刑10年,其所在正义运动党遭到大规模打压。

另外,香港启动《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公众咨询;中美恢复打击芬太尼的谈判;则是关于中国话题的报道;《解放报》则揭示台湾在宣布对莫斯科入侵乌克兰实施严厉制裁后,继续向俄罗斯出售生产精密武器等其他设备所需技术的消息。

香港新版国安法

香港政府周二宣布:正式启动对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公众咨询,为期四周。《回声报》指出:周二上午,港府详细地介绍了新文本的主要条款,此一文本将被纳入到2020年北京推出的现行立法中。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新文本包括九个章节,涵盖五条新的罪行,包括叛国罪、叛乱罪和间谍罪。李家超强调了港版新国安法的重要性,同时也呼吁各方对新法放心。他表示:许多国家都有同类法律。律政司长林定国则强调:拟议中的立法“非常重视保护人权”。港府官员保证,外国非政府组织将可在香港-这片前英国殖民地“完全安全”地开展工作。

报道指出:2021年,香港实施国安法后,出于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的考量,国际特赦组织关闭了在香港的办事机构。

香港《基本法》于1997年颁布,第23条是有关国家安全的条款,应有特区政府自行立法禁止七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2003年港府曾推行立法,但引发50万人上街示威后撤回,此后此法一直未能确立。

台湾虽然支持乌克兰,却从未停止向俄罗斯提供精密武器所需设备

另外,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后,台湾与美欧盟友一样,宣布对莫斯科实施严厉制裁。然而,台湾却继续直接或间接地向俄罗斯出售生产精密武器和其他军事装备所必须的重要技术。《解放报》载文指出:俄罗斯独立调查媒体《The Insider》和台湾网站《The Reporter》1月26日发表联合调查报告,揭示台湾尽管公开支持乌克兰,却已成为俄罗斯高精度金属加工机械的主要供应商。

报道指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德国、日本、瑞士的机床制造商便纷纷退出俄罗斯市场。由于中国的替代产品质量较差,台湾加工中心、车床和放电加工机便填补了空白,满足了俄罗斯军工联合体的需求。

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第一波制裁仅涉及半导体、电信、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商品,不包括机床。直至2023年,台湾扩大制裁清单,将机床列入其中。但这项新政策并没有结束台湾产品继续流入俄罗斯。调查显示:流入俄罗斯的台湾加工机械近80%是通过以中国和土耳其为主的第三国转运后抵达的。例如2023年1月至10月,台湾出口到土耳其的机械总值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5%。

另据俄罗斯海关披露的数据,2023年3月至9月期间,俄罗斯至少进口了193台台湾制造的加工中心,总价值近2900万美元。调查详细地介绍了用于规避制裁的策略即:精心安排、从一家公司转手至另一家公司。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策略得以使俄罗斯企业科美塔(Kometa)购买台湾平博(Pinnacle)公司制造的加工中心。而这家俄罗斯企业以其地对空导弹系统而闻名并受到美国制裁,该公司隶属于俄罗斯军工巨头金刚石-安泰(Almaz-Antey)。

对此,台湾业界工会(TMBA)发布新闻稿,没有直接回应调查中对部分会员违规的指控,但表示:将“继续尊重政府针对某些出口俄罗斯产品的制裁”措施,并已敦促“其成员立即停止向受制裁国家提供成品和机床零部件”。

中美恢复打击芬太尼的谈判

此外,中美两国周二在北京重启关于打击芬太尼毒品生产的谈判。《费加罗报》与法新社共同发稿报道说:本次谈判由美国国土安全部副顾问达思卡尔(Jen Daskal)与中国公安部部长、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王小洪主导。

近年来,随着两国关系的恶化,相关话题的谈判陷入停顿。美国指责中国在打击芬太尼产品非法贸易方面所作努力不足,于去年10月决定制裁多家中国实体。11月,习拜会之后,事态有所变化。中国关闭了一家生产芬太尼的企业、阻断某些国际支付并恢复了交货与运输信息的交换。北京还表示:已加大打击芬太尼相关物质走私、非法制造和贩运的力度。

plus icon
bookmark

在以农民运动为标志的政治背景下,法国新总理阿塔尔周二晚间发表施政演讲,介绍了政府的未来工作方向以及工作方针。这是1月31日出版的绝大多数法国日报头版突出的话题;各报关注的国际新闻焦点内容分别有:英国退欧四年后,没有经历期待中的商业繁荣,脱欧结果惨淡;缅甸军政变三年后,内战愈演愈烈,政治前景迷茫;巴基斯坦在即将迎来立法选举之际,前总理伊姆兰汗因被控泄露机密文件获刑10年,其所在正义运动党遭到大规模打压。

另外,香港启动《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公众咨询;中美恢复打击芬太尼的谈判;则是关于中国话题的报道;《解放报》则揭示台湾在宣布对莫斯科入侵乌克兰实施严厉制裁后,继续向俄罗斯出售生产精密武器等其他设备所需技术的消息。

香港新版国安法

香港政府周二宣布:正式启动对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公众咨询,为期四周。《回声报》指出:周二上午,港府详细地介绍了新文本的主要条款,此一文本将被纳入到2020年北京推出的现行立法中。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新文本包括九个章节,涵盖五条新的罪行,包括叛国罪、叛乱罪和间谍罪。李家超强调了港版新国安法的重要性,同时也呼吁各方对新法放心。他表示:许多国家都有同类法律。律政司长林定国则强调:拟议中的立法“非常重视保护人权”。港府官员保证,外国非政府组织将可在香港-这片前英国殖民地“完全安全”地开展工作。

报道指出:2021年,香港实施国安法后,出于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的考量,国际特赦组织关闭了在香港的办事机构。

香港《基本法》于1997年颁布,第23条是有关国家安全的条款,应有特区政府自行立法禁止七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2003年港府曾推行立法,但引发50万人上街示威后撤回,此后此法一直未能确立。

台湾虽然支持乌克兰,却从未停止向俄罗斯提供精密武器所需设备

另外,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后,台湾与美欧盟友一样,宣布对莫斯科实施严厉制裁。然而,台湾却继续直接或间接地向俄罗斯出售生产精密武器和其他军事装备所必须的重要技术。《解放报》载文指出:俄罗斯独立调查媒体《The Insider》和台湾网站《The Reporter》1月26日发表联合调查报告,揭示台湾尽管公开支持乌克兰,却已成为俄罗斯高精度金属加工机械的主要供应商。

报道指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德国、日本、瑞士的机床制造商便纷纷退出俄罗斯市场。由于中国的替代产品质量较差,台湾加工中心、车床和放电加工机便填补了空白,满足了俄罗斯军工联合体的需求。

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第一波制裁仅涉及半导体、电信、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商品,不包括机床。直至2023年,台湾扩大制裁清单,将机床列入其中。但这项新政策并没有结束台湾产品继续流入俄罗斯。调查显示:流入俄罗斯的台湾加工机械近80%是通过以中国和土耳其为主的第三国转运后抵达的。例如2023年1月至10月,台湾出口到土耳其的机械总值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5%。

另据俄罗斯海关披露的数据,2023年3月至9月期间,俄罗斯至少进口了193台台湾制造的加工中心,总价值近2900万美元。调查详细地介绍了用于规避制裁的策略即:精心安排、从一家公司转手至另一家公司。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策略得以使俄罗斯企业科美塔(Kometa)购买台湾平博(Pinnacle)公司制造的加工中心。而这家俄罗斯企业以其地对空导弹系统而闻名并受到美国制裁,该公司隶属于俄罗斯军工巨头金刚石-安泰(Almaz-Antey)。

对此,台湾业界工会(TMBA)发布新闻稿,没有直接回应调查中对部分会员违规的指控,但表示:将“继续尊重政府针对某些出口俄罗斯产品的制裁”措施,并已敦促“其成员立即停止向受制裁国家提供成品和机床零部件”。

中美恢复打击芬太尼的谈判

此外,中美两国周二在北京重启关于打击芬太尼毒品生产的谈判。《费加罗报》与法新社共同发稿报道说:本次谈判由美国国土安全部副顾问达思卡尔(Jen Daskal)与中国公安部部长、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王小洪主导。

近年来,随着两国关系的恶化,相关话题的谈判陷入停顿。美国指责中国在打击芬太尼产品非法贸易方面所作努力不足,于去年10月决定制裁多家中国实体。11月,习拜会之后,事态有所变化。中国关闭了一家生产芬太尼的企业、阻断某些国际支付并恢复了交货与运输信息的交换。北京还表示:已加大打击芬太尼相关物质走私、非法制造和贩运的力度。

上一集

undefined - 《十字架报》:梵蒂冈努力与北京改善关系

《十字架报》:梵蒂冈努力与北京改善关系

法国政府新总理阿塔尔30日前往国民议会,陈述其施政大纲。当日出版的《解放报》和《费加罗报》均以此作为开篇主题。各报在国际版关注的话题有:约旦一美军基地遇袭以及拜登政府面对的选择、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瑞典、美国2024总统选举近乎成型的特朗普-拜登再次对决格局、意大利政府在罗马与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峰会,等等。今天各报都有关于中国的报道。各报均刊登文章,介绍香港司法启动对中国地产巨头恒大集团的清算程序的消息,以及这则消息的象征意义。《十字架报》驻罗马记者介绍梵蒂冈教廷与中国关系的近期发展;《回声报》发文,梳理北京试图干预台湾2024大选结果的失败;今年是法中建交60周年,《费加罗报》刊文,介绍法中文化外交的热络往来。

恒大破产象征着中国增长模式的终结

关于恒大地产集团破产,《回声报》的两篇文章认为,这是中国房地产业危机的象征,也是中国增长模式终结的象征。该报驻上海记者的文章写道,中国与房地产业的发展相伴而行的是地产商的庞大债务以及危险的投机行为。但导致危机的首先是结构性的因素。《解放报》梳理恒大地产从蓬勃发展到突然坠落的过程,以及其创办人许家印的发迹之路。文章写道,对恒大集团启动清算法律程序意味着其创办人、白手起家的红色富豪失宠,也象征着曾经的增长模式不再为习近平所认可。《费加罗报》侧重介绍恒大持续三年的危机最终已破产结局引发的不安。文章指出,中国政府试图控制危机颠覆其经济,不断出台各种措施,希望推动住房销售,向地产商提供流动性。但其它房地产商未必能得到恒大目前可以获得的政府支持,购房者会因此越发信心不足。文章认为,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三分之一的房地产业增长放缓成为北京当局面对的一个巨大的政治挑战。恒大集团的破产可能不会对中国金融体系立即构成系统性威胁,但对中国的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有严重影响。文章引述法国外贸银行专家指出,恒大破产清算将恶化人们对中国经济形势的看法,担心会有滚雪球效应。外国投资人因此都密切关注恒大破产清算程序。法共《人道报》的文章也指出,恒大集团破产再次质疑了中国过去几年的发展模式。但香港司法当局对恒大启动清算程序不大可能撼动中国的经济体制。

梵蒂冈努力与北京改善关系

梵蒂冈努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十字架报》常驻罗马记者的文章针对教廷日前任命一名中国认可的主教指出,这项任命是罗马教廷与北京几个月来努力缓解双边紧张关系的结果。文章介绍指出,去年11月底,一支由教廷负责敏感议题谈判的官员组成的代表团悄悄前往北京。领队的是教皇方济各负责梵中关系的意大利大主教切利(Claudio Maria Celli)。他也是2018年中梵关于主教任命议题达成的协议的谈判人。文章透露说,31日教廷还会宣布另一名主教任命。文章回顾了近期造成双边关系紧张的因素,也介绍种种显示关系取得的进展的迹象,指出中国当局在任命新主教时将会征询中国主教的意见,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另外,中方负责与教廷谈判的官员换人。多方消息认为,新团队态度比较友好。文章特别指出,中梵关系重新出现的和缓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香港教区主教周守仁的努力。周守仁去年四月成为香港教区主教,十月即前往北京访问。这次公开行程之后,有消息称他又低调走访了内地其它教区。文章引述教廷消息指出,周守仁得到北京当局的信任,不像他的前任。根据该报的介绍,去年7月时,两名接近梵蒂冈的记者接受一家地方新闻网站之邀,前往中国访问。中国当局对此不会毫不知情。10月时,两名中国主教又前往罗马,参加了教廷关于天主教会未来的讨论会。但文章写道,尽管种种迹象显示中梵关系重新和暖,教廷最高层负责人,包括长期被看作是梵中关系改善的重要推手的帕罗林枢机主教私下已经不再掩饰对中梵协议的批评。这些批评的声音与很多来自中国当地的批评的相呼应。很多人指责中国当局不断推动宗教中国化的努力引发紧张关系。一些观察人士也向《十字架报》记者表示,中国政府在一些地区坚持对天主教信徒实施严格控制。多名主教去向不明。温州教区主教邵祝敏据悉在今年1月被带走。邵祝敏一直反对教廷与北京就主教任命签署的协议。

台湾民主让北京脸上无光

台湾民主让北京脸上无光。《回声报》驻上海记者的文章写道,尽管中国对台湾1月13日的大选活动做出种种介选努力,但还是失败了。首先,普选活动本身得以在这片北京认为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土地上举行,本身就已经是共产中国的一大失败。而且,台湾选民还选择了支持维持台海现状,继续蔡英文路线的赖清德。这也是台湾自1996年开始总统直选以来,首次有政党连续三次胜选。对于北京来说,这是一记沉重打击,凸显其影响力行动没有奏效,也凸显出台海两岸人民间的鸿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岛上居民认为自己是台湾人,只有30%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文章预测,5-20台湾新总统就职前,北京的立场可能会更加强硬。在作者看来,2024年这场首场重要选举活动,台湾人坚定地站在民主一边,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下一集

undefined - 香港推港版国安法以表对北京的忠诚

香港推港版国安法以表对北京的忠诚

今天是2月1日,70年前的今天,法国著名慈善活动家皮埃尔神父发出呼吁,敦促社会关注无家可归者的悲惨状况,70年后,众多志愿者继续响应皮埃尔神父的号召,为消除贫困而尽力:这是《十字架报》突出报道的话题;其他各大日报继续关注仍在进行中的法国各地农民的抗议活动:距欧洲议会选举仅剩数月时间,极右翼势力在民调中崛起,多个成员国农民的不满情绪高涨,布鲁塞尔压力重重,试图放宽多项措施以平息事态。
此外,《十字架报》对港府即将推出港版国安法进行了分析;《费加罗报》载文,披露了美国中情局局长眼中的美国外交事务战略重点。

香港以港版国安法对北京表忠诚

《十字架报》常驻东京记者报道了香港准备推出港版国安法的消息。报道指出:香港政府将在北京的授权下,确立《基本法》第23条立法,主要涉及有关国家安全的条款,旨在打击叛国罪、叛乱罪和间谍罪等五种罪行。

特首李家超1月30日在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一次讲话中发出警告称:一些外国特工可能仍活跃在香港,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香港必须“尽快”制定港版国安法。

报道引述一名出于自身安全考量不愿披露姓名的香港社会学家的观点指出:这项立法已酝酿良久,(港府官员)已陷入偏执的妄想之中。尽管政府已遭受信任危机,但其领导人却只谈论外部威胁。2020年,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导致290人被捕,其中包括数十名当地的政治人物、民主活动人士、律师、工会成员和记者。已有30多人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被判刑。

对自由的打压导致原本非常活跃的香港公民社会陷入沉默。一些新闻机构被迫关闭、电台停播、一些外国公司则重新考虑是否继续留在香港。这位不愿披露真实身份的社会学家指出:李家超只想对北京政权表忠诚,而不关心舆论。

流亡日本的香港人权活动家、东京大学研究员潘嘉伟(Patrick Poon)则表示:政府的目的旨在完全控制港人,让香港像其他城市一样成为中国城市。受到监控、没有自由,所有这一切都可能对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造成致命打击。

报道最后指出:最近两年来,香港的人才已失去活力,它所享有的亚洲枢纽的地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的质疑。

俄罗斯,乌克兰,中国。。。中情局长的警告

另外,《费加罗报》载文,披露了美国中情局局长眼中的美国外交事务战略重点。

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周二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长文,对美国的地缘政治优先事项以及中情局正在发生的剧变进行了分析。《费加罗报》指出:作为安全架构的核心人物,伯恩斯的相关表述并不多见。他的做法也并未获得所有同类机构的认同。例如法国,法国更愿保持谨慎,以免过度解密,从而导致情报受到利用。伯恩斯却强调:故意披露某些秘密以削弱竞争对手、联合其他伙伴的手法,已成为政策制定者的有力工具。美国情报界意识到情报外交日益增长的价值。

关于俄乌战争,伯恩斯认为:这场战争对俄罗斯来说已经“是一场失败”。俄罗斯士兵死伤惨重(达31万5000人),战前俄罗斯坦克库存的三分之二已被摧毁。普京的权利受到损害。

对乌克兰来说,2024年将是艰巨的一年,普京利用来自中国的关键零部件以及来自伊朗和朝鲜的武器和弹药重建俄罗斯的国防生产能力,令其相信:时间仍对俄罗斯有利。

在谈到中国的话题时,伯恩斯表示:中国仍然是美国“唯一的一个既有意愿重塑国际秩序、又在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领域具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伯恩斯表示:过去两年中,中央情报局一直在进行机构重组以突出这一优先事项。在世界各地投入了更多的资源用于与中国相关的情报收集、行动和分析。投入的财政资源“增加了一倍”。拜登政府也在谨慎地加强与北京同行的情报沟通渠道,“这是帮助政策制定者避免两国之间不必要的误解和无意冲突的重要手段”。

剧集评论

生成徽章

为您的网站获取一个链接回此的徽章episode

选择类型和大小
Open dropdown icon
share badge image

<a href="https://goodpods.com/podcasts/%e6%b3%95%e5%9b%bd%e6%8a%a5%e7%ba%b8%e6%91%98%e8%a6%81-89095/%e9%a6%99%e6%b8%af%e5%90%af%e5%8a%a8%e9%92%88%e5%af%b9%e6%96%b0%e7%89%88%e5%9b%bd%e5%ae%89%e6%b3%95%e7%9a%84%e5%85%ac%e4%bc%97%e5%92%a8%e8%af%a2-43510186"> <img src="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oodpods-images-bucket/badges/generic-badge-1.svg" alt="listen to 香港启动针对新版国安法的公众咨询 on goodpods" style="width: 225px" /> </a>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