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选购二手相机?(镜头篇)-摄影早自习第1386天
07/16/20 • 9 min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386天。
Photo by ShareGrid on Unsplash
今天我们继续来谈二手器材选购的问题,昨天谈的是机身,今天我们来谈镜头。机身可能还分为数码和胶片两种,镜头就几乎都是同一种选购方法。昨天我们有说到机身选购的时候要先看外观有没有磕碰,用磕碰来判断它有没有内伤。镜头就不一样了,镜头整体结构比较皮实,不容易有内伤,所以我们最先关注的其实是镜片的问题。怎么来观察镜片有没有问题?很简单,就是把镜头从机身上卸下来,打到最大光圈,冲着强光方向,然后手腕稍作旋转,仔细看每一个镜片上有没有瑕疵。这个手法描述起来有点抽象,但实际上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电影电视剧里边的那一些品红酒的人,他们举起红酒杯,对着强光稍微旋转一下,观察红酒的状况,这个基本上是一样的一个手法。那么我们要看镜片的什么细节呢?镜片有可能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 photo.stackexchange
第一种,就是最狠的是镜片长霉。南方的天气比较潮湿,很容易滋生霉菌,你如果这个镜头不是放在防潮柜里的,你就要小心了,霉菌会腐蚀镀膜和镜片,而且它极容易滋生,如果你发现在里面已经有一个霉点了,给它一点湿度它就很容易长开来,一会儿你的镜头就变成一个松花皮蛋。但是话又说回来,不是所有的霉菌都洗不掉,刚开始滋生的还没来得及腐蚀镀膜和镜片的霉菌,在一些很专业的师傅手中是可以起死回生的。我有一支徕卡镜头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状况,后来是洗得干干净净,一点痕迹都没留。
镜片容易有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灰尘,这个其实也是对着强光就能看出来的。灰尘是不可能完全没有的,有一点其实并不影响成像。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拿着强光手电透过镜头去观察镜片,这样做卖家可能十分不乐意。首先没有一支镜头是没有灰尘的,都得有点灰,然后强光手电又强调了这种灰,把所有的瑕疵都暴露出来。卖家会觉得这样的人会低估他的宝贝的成色,所以卖家会把这种人称作“强光党”,他们可能会在宝贝描述里写着:强光党走开,不要买我的镜头。那对于买家来说,你使用强光手电看,是能看到很多问题,但是你心里会很不舒服。你会发现你看了十几、二十只头,每一只头在强光手电下都很难看,心里很膈应,这种做法可能是没有什么必要的。
镜头镜片的第三个可能的问题是起雾。这个所谓的起雾有可能是由于镜头内部的一些胶挥发以后沾在镜片上构成的,也可能是比如说去海边或者是去一些空气中有气溶胶的地方——一些工厂或者什么的地方,然后这些异物进到镜头里面以后附着在镜片上,从外面是擦不掉的。这种镜片起雾的镜头基本上不可用,除非你真的是想买回来当柔光镜头,就想要那种朦胧梦幻的效果。
© alphonse2501 @ rangefinderforum.com
镜片有可能的第四个问题是气泡,这在一些几十年前的老镜头上会比较常见。气泡有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就在这个玻璃里面留下的,也可能是两片镜片被胶合在一起以后,中间的胶起了起泡。气泡如果是在镜头的中央,可能会影响成像,因为它毕竟面积比较大,但是如果这个气泡是在镜头里边的比较靠中间的镜片上,而且是这个镜片的边缘位置,那么很有可能它完全不影响成像,因为最终参与成像的光是不从镜片的边缘部分经过的,所以这样的镜头反而可以考虑,因为卖家可能会卖的比较便宜。
镜片有可能的第五个问题是错位,也就是镜头内部的某些结构断裂或者是脱落了,导致镜片没有固定在原位上。镜片的错位靠肉眼不一定能看出来,但是在拍摄的时候,它有可能会导致无法对焦或者是对清了焦拍出来依然是朦胧梦幻的效果。这种镜头应该只能当零件卖,买回来拆了去修别的镜头用。
镜片有可能的第六个问题是镀膜的脱落,这个也是在老镜头上才比较常见。
镜片有可能的第七个问题是划痕。如果二手器材的卖家他是始终上着UV镜来使用这颗镜头的,那你就不用太担心镜头划痕的问题,除非他在买这一颗镜头的时候也是二手镜头,而上一家没有太爱惜,划坏了。所以我自己购买二手镜头的时候会习惯性的去倾向于那些就连着UV镜一起卖的镜头,划痕也是要通过反光来观察的。
Photo by MusicFox Fx on Unsplash
别忘了你除了要看镜头前面的镜片,也要看到后边的最后的一个镜片是不是有划痕。看完镜片我们再来看一下其它的地方。首先要观察一下镜头内部的消光漆。所谓消光漆就是一些黑色的涂层涂在镜头的内部的边缘上,避免强光射入镜头以后形成不必要的反光形成杂光。时间很长的镜头消光漆可能会脱落,脱落以后可能有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消光的作用不强了,镜头内壁形成了反光,导致拍照的时候容易出现眩光、光雾一类的现象。这个倒是可以忍,因为整个画面可能会更浪漫、更朦胧,更有老镜头的感觉。你要是想要清晰的照片,你还是去玩数码的比较好,对吧,所以很多人玩老镜头并不在乎这个。但是如果消光漆脱落以后它粘在了镜片上就比较恶心了,镜片上出现了很多大片的黑色的涂层,这个就有可能会影响成像。以上这些内容都是会影响最后的画质的因素。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看完这些以后我们就来关心一下镜头的机械结构。机械结构主要就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对焦,第二个是光圈。你可以旋转一下镜头的对焦环和光圈环,如果它有的话,感受一下它的阻尼是不是顺滑而稳定的。就是说你把这个镜头从最近对焦调到最远对焦,整个过程是顺滑的,不会忽紧忽松,不会有疙疙瘩瘩的感觉,不会有像沙子卡在里边一样的这种正在摩擦的感觉,这样的镜头就比较好。
Photo by Fidel Fernando on Unsplash
另外如果镜头上是有光圈环的,你不妨转动一下这个光圈,把光圈从大到小缩放一次,看一看它是不是能够正常的缩放,并且光圈叶片没有过度的磨损。不过我记得有一部分的老镜头从机身上卸下来以后是看不见这个光圈叶片的大小变化的,始终是放到最大的一个状态或者是始终放在一个最小的状态。这个时候你就要看看镜头屁股后边有个小拨杆,拨动这个拨杆,光圈叶片就会发生变化。
最后的最后,我们再注意一下镜头的外观就可以了,这个还是跟机身一样,磨损没有关系,看上去有点旧也没关系,反而性价比会比较高,但是最好不要有磕碰,有磕碰的话,在其它方面你就要更仔细的检查才行。
好,今天我们就简单的先聊这么多,到这里机身和镜头的二手器材的选购我就都讲完了。这个东西你还是得自己上手去试,要慢慢的积累经验,然后你才能更加胸有成竹的去选购二手器材。都说二手器材水深,其实只要你自己有这个鉴别的能力,足够小心,该问都问清楚,淘二手器材其实是一件蛮快乐的事情。
最后还是给大家放一个我的“闲鱼”二维码,这个“闲鱼”是目前最大的二手器材的交易平台,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我在“闲鱼”只能算是一个小玩家,买卖东西不是特别多,但是我手头因为相机比较多,所以常常会有一些机身、镜头要出售,附件要出售。另外手机厂商、相机厂商有一些测评的器材,有的时候几乎是全新的,在我测评结束以后,也会在我的账号下挂出,欢迎大家关注,我把二维码贴在下面,你们存下来的在“闲鱼”里扫码就可以关注到我了,最近正好有一批器材正准备上架。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386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386天。
Photo by ShareGrid on Unsplash
今天我们继续来谈二手器材选购的问题,昨天谈的是机身,今天我们来谈镜头。机身可能还分为数码和胶片两种,镜头就几乎都是同一种选购方法。昨天我们有说到机身选购的时候要先看外观有没有磕碰,用磕碰来判断它有没有内伤。镜头就不一样了,镜头整体结构比较皮实,不容易有内伤,所以我们最先关注的其实是镜片的问题。怎么来观察镜片有没有问题?很简单,就是把镜头从机身上卸下来,打到最大光圈,冲着强光方向,然后手腕稍作旋转,仔细看每一个镜片上有没有瑕疵。这个手法描述起来有点抽象,但实际上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电影电视剧里边的那一些品红酒的人,他们举起红酒杯,对着强光稍微旋转一下,观察红酒的状况,这个基本上是一样的一个手法。那么我们要看镜片的什么细节呢?镜片有可能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 photo.stackexchange
第一种,就是最狠的是镜片长霉。南方的天气比较潮湿,很容易滋生霉菌,你如果这个镜头不是放在防潮柜里的,你就要小心了,霉菌会腐蚀镀膜和镜片,而且它极容易滋生,如果你发现在里面已经有一个霉点了,给它一点湿度它就很容易长开来,一会儿你的镜头就变成一个松花皮蛋。但是话又说回来,不是所有的霉菌都洗不掉,刚开始滋生的还没来得及腐蚀镀膜和镜片的霉菌,在一些很专业的师傅手中是可以起死回生的。我有一支徕卡镜头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状况,后来是洗得干干净净,一点痕迹都没留。
镜片容易有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灰尘,这个其实也是对着强光就能看出来的。灰尘是不可能完全没有的,有一点其实并不影响成像。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拿着强光手电透过镜头去观察镜片,这样做卖家可能十分不乐意。首先没有一支镜头是没有灰尘的,都得有点灰,然后强光手电又强调了这种灰,把所有的瑕疵都暴露出来。卖家会觉得这样的人会低估他的宝贝的成色,所以卖家会把这种人称作“强光党”,他们可能会在宝贝描述里写着:强光党走开,不要买我的镜头。那对于买家来说,你使用强光手电看,是能看到很多问题,但是你心里会很不舒服。你会发现你看了十几、二十只头,每一只头在强光手电下都很难看,心里很膈应,这种做法可能是没有什么必要的。
镜头镜片的第三个可能的问题是起雾。这个所谓的起雾有可能是由于镜头内部的一些胶挥发以后沾在镜片上构成的,也可能是比如说去海边或者是去一些空气中有气溶胶的地方——一些工厂或者什么的地方,然后这些异物进到镜头里面以后附着在镜片上,从外面是擦不掉的。这种镜片起雾的镜头基本上不可用,除非你真的是想买回来当柔光镜头,就想要那种朦胧梦幻的效果。
© alphonse2501 @ rangefinderforum.com
镜片有可能的第四个问题是气泡,这在一些几十年前的老镜头上会比较常见。气泡有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就在这个玻璃里面留下的,也可能是两片镜片被胶合在一起以后,中间的胶起了起泡。气泡如果是在镜头的中央,可能会影响成像,因为它毕竟面积比较大,但是如果这个气泡是在镜头里边的比较靠中间的镜片上,而且是这个镜片的边缘位置,那么很有可能它完全不影响成像,因为最终参与成像的光是不从镜片的边缘部分经过的,所以这样的镜头反而可以考虑,因为卖家可能会卖的比较便宜。
镜片有可能的第五个问题是错位,也就是镜头内部的某些结构断裂或者是脱落了,导致镜片没有固定在原位上。镜片的错位靠肉眼不一定能看出来,但是在拍摄的时候,它有可能会导致无法对焦或者是对清了焦拍出来依然是朦胧梦幻的效果。这种镜头应该只能当零件卖,买回来拆了去修别的镜头用。
镜片有可能的第六个问题是镀膜的脱落,这个也是在老镜头上才比较常见。
镜片有可能的第七个问题是划痕。如果二手器材的卖家他是始终上着UV镜来使用这颗镜头的,那你就不用太担心镜头划痕的问题,除非他在买这一颗镜头的时候也是二手镜头,而上一家没有太爱惜,划坏了。所以我自己购买二手镜头的时候会习惯性的去倾向于那些就连着UV镜一起卖的镜头,划痕也是要通过反光来观察的。
Photo by MusicFox Fx on Unsplash
别忘了你除了要看镜头前面的镜片,也要看到后边的最后的一个镜片是不是有划痕。看完镜片我们再来看一下其它的地方。首先要观察一下镜头内部的消光漆。所谓消光漆就是一些黑色的涂层涂在镜头的内部的边缘上,避免强光射入镜头以后形成不必要的反光形成杂光。时间很长的镜头消光漆可能会脱落,脱落以后可能有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消光的作用不强了,镜头内壁形成了反光,导致拍照的时候容易出现眩光、光雾一类的现象。这个倒是可以忍,因为整个画面可能会更浪漫、更朦胧,更有老镜头的感觉。你要是想要清晰的照片,你还是去玩数码的比较好,对吧,所以很多人玩老镜头并不在乎这个。但是如果消光漆脱落以后它粘在了镜片上就比较恶心了,镜片上出现了很多大片的黑色的涂层,这个就有可能会影响成像。以上这些内容都是会影响最后的画质的因素。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看完这些以后我们就来关心一下镜头的机械结构。机械结构主要就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对焦,第二个是光圈。你可以旋转一下镜头的对焦环和光圈环,如果它有的话,感受一下它的阻尼是不是顺滑而稳定的。就是说你把这个镜头从最近对焦调到最远对焦,整个过程是顺滑的,不会忽紧忽松,不会有疙疙瘩瘩的感觉,不会有像沙子卡在里边一样的这种正在摩擦的感觉,这样的镜头就比较好。
Photo by Fidel Fernando on Unsplash
另外如果镜头上是有光圈环的,你不妨转动一下这个光圈,把光圈从大到小缩放一次,看一看它是不是能够正常的缩放,并且光圈叶片没有过度的磨损。不过我记得有一部分的老镜头从机身上卸下来以后是看不见这个光圈叶片的大小变化的,始终是放到最大的一个状态或者是始终放在一个最小的状态。这个时候你就要看看镜头屁股后边有个小拨杆,拨动这个拨杆,光圈叶片就会发生变化。
最后的最后,我们再注意一下镜头的外观就可以了,这个还是跟机身一样,磨损没有关系,看上去有点旧也没关系,反而性价比会比较高,但是最好不要有磕碰,有磕碰的话,在其它方面你就要更仔细的检查才行。
好,今天我们就简单的先聊这么多,到这里机身和镜头的二手器材的选购我就都讲完了。这个东西你还是得自己上手去试,要慢慢的积累经验,然后你才能更加胸有成竹的去选购二手器材。都说二手器材水深,其实只要你自己有这个鉴别的能力,足够小心,该问都问清楚,淘二手器材其实是一件蛮快乐的事情。
最后还是给大家放一个我的“闲鱼”二维码,这个“闲鱼”是目前最大的二手器材的交易平台,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我在“闲鱼”只能算是一个小玩家,买卖东西不是特别多,但是我手头因为相机比较多,所以常常会有一些机身、镜头要出售,附件要出售。另外手机厂商、相机厂商有一些测评的器材,有的时候几乎是全新的,在我测评结束以后,也会在我的账号下挂出,欢迎大家关注,我把二维码贴在下面,你们存下来的在“闲鱼”里扫码就可以关注到我了,最近正好有一批器材正准备上架。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386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
上一集

如何选购二手相机?(机身篇)-摄影早自习第1385天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
加叶梓私人微信:katoyezi09(暗号:喜马拉雅)
【加入以下同城摄影群】
北京 成都 重庆 长沙
广州 杭州 闽南 南京
上海 苏州 深圳 天津
武汉 西安 郑州 山东
加叶梓私人微信:katoyezi09(暗号:城市名)
【摄影课程咨询微信】hello-kato
外观磨损并不要紧,重要的是这三个方面要把好关。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385天。今天想回答一位叫做“苏流儿° ”的同学的提问,他问我有没有什么入门级的胶片相机可以推荐。我先简单给你推荐三款。
Photo by 13on on Unsplash
如果是单反的话可以买尼康FM2。
Photo by Simon Woehrer on Unsplash
如果是旁轴的话可以考虑徕卡的M6或者是MP。
Photo by Nick Cooper on Unsplash
如果是中画幅的话,可以考虑玛米亚RB67,这都是比较经典的机型,也都是我在用的机器。
今天我们主要来谈一谈怎么去选购一个二手的相机的机身,给大家三个小技巧,都很简单,但是非常管用。因为二手相机买起来虽然很划算,而且买卖的差价小,就等于说你不想玩了,你把它卖出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可能没花什么钱,一万块钱买进一只镜头,然后一万块钱把它卖出去了,这种情况很常见。所以买是可以买,是个好主意,但是就是要自己注意不要买到残次品,不要买到有问题的货。镜头和机身的选购是不同的方法的,所以我们今天时间有限,只谈机身好吧,给你三个小技巧。
第一个小技巧是请你看看机身上有没有磕碰。最好不要有磕碰,因为这是精密仪器,碰一下它里边有可能变形、齿轮错位等等,有一系列的隐患。但是什么摩擦啊或者是衣物、包对相机机身的磨损把漆磨掉了,像这样的使用痕迹完全可以有,而且多一点也没什么问题,顶多就是说明这个相机经常被使用。经常被使用的不见得是个坏事,因为有的机器如果常年搁在那不动的话,它有可能长霉或者是有其它的一些故障会出现,所以适当的使用其实是个好事。另外,使用痕迹比较明显的相机是比较便宜的,所以你用起来性价比比较高。外观方面你还要留意一下它的取景器,取景器里边有点灰并没什么问题,因为它不会影响成像,而且有的灰尘是可以被清洁的,比如单反相机的取景器里的灰大多可以通过吹气球去吹那个磨砂玻璃屏,去把它清洁掉,你不用纠结这个事儿,只要取景器里没长霉就可以了。
第二个小技巧是要留意一下单反相机的低速快门速度是不是准确,一秒快门就是打开一秒。为什么要留意这个呢?第一是因为低速快门的那些档位特别容易坏,第二个是因为高速快门你听不出差别来。我给大家举个实例,比如说尼康FM2的一秒的快门速度是这样的,注意听“咔~~~~哒”,1/2秒“咔~~哒”,1/4秒“咔~哒”,1/8秒“咔哒”,1/15秒“哒”,你把这几个档位听一听就可以了,每一个档位之间的间隔是有非常明显的差异的,是成倍的关系。另外一秒钟的时长比较准就行,跟你的手机上秒表掐一下,这个一秒,就是手机上的一秒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快门基本上就不会什么问题了。接下来我们再听听刚才说的高速快门听不出差别这事啊,1/1000秒“咔”,1/4000秒“咔”,你看听上去是一模一样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单反相机在高速快门的时候,快门并没有全开,快门的运动速度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个噪音主要来源于单反的反光镜上下弹动的声音,这个镜子比较厚重,它的运动速度也是有极限的,所以高速快门时它的声音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如果快门的声音听上去没问题,你可以试着去用肉眼看一下这个快门有没有问题。你可以把单反相机的后盖打开,或者是旁轴相机卸掉镜头都可以看到快门帘,如果比较干净,没有变形就可以了。
Holga相机拍摄的右侧漏光的照片,该相机的外号叫“大漏勺”,卖点就是常常漏光
第三个我们要关注的机身选购的问题是它有没有漏光。现在大部分的胶片机其实都不会漏光,如果它的什么后盖、底盖变形或者是里边的一些吸光材料老化,那可能会有漏光的情况产生。这个时候你肉眼看不出来,你只能去试拍,就是你必须要拿胶卷拍一卷以后,然后看看胶卷上有没有不应该出现的、大片的莫名其妙的光线,或者是红的或者是白的这种光线存在,如果有的话说明它有漏光,你得找卖家去退了它。但是现在有这么个问题,就是卖家它不一定会给你这一个试机的时间,因为有所谓的“蹭玩党”存在嘛,就是买一个相机回来,过一个星期又把它退了,找个理由。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卖家现在一般都不给你一个星期试机,就是跟你说你今天收到机器,今天晚上12点之前你仔细验机,没有问题就确认收货,然后他就不管了,没有后面的售后,因为这是二手机器嘛。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你就要跟卖家去商量一下,第一是要对方保证确实没有漏光,第二是你可以跟他商量,机器其它地方我都可以验,但是唯一漏光这个事情可能我一时半会验不了,我拍一个卷寄过去,冲扫出来可能要三天时间,你给我三天的宽限期限,我还是给你先确认收货,三天以后如果这机器没漏光这事就了了,我就给你个好评,如果机器有漏光的话,麻烦你给我把这个货给退了,跟他去商量一下就好。这个不一定对方能答应,但是作为我们消费者而言,我们最好是这样去试一试。
那么最后再嘱咐两点。如果你买的是数码相机的话,你不用关注漏光问题,但是你需要关注整个相机机身曾经拍过多少张照片。这个数量特别大的话,比如说三、四十万张,那你要小心一点,这个机器要么就很便宜的买,要么就别买,因为它可能是一些影楼或者是工作室,一些职业摄影师手里用过的机器,这种机器一般用的比较费,而且快门的总的寿命已经用去了大半,很可能你用不了多久这快门就坏了。但是你也不用特别担心这件事情。比如说快门标称寿命五十万次,现在他卖给你的时候他用了十万次,这个其实你不用太担心,因为快门速度又不是定时炸弹,它不是用到寿命就立马作废的,有的时候可以超出去很多。
还有就是不管是胶片机还是数码相机,只要是带有自动对焦功能的相机,你都得再验一下它对焦是否准确,因为这个对焦是否准确,跟镜头有关,跟机身也有关系。只不过玩胶片机的话你会稍微麻烦一点,要拍一卷去冲扫,但是数码相机的话现场拍现场就应该知道答案,从这一点上来说,买数码的二手相机会比买胶片的二手相机验货要容易得多。好,今天我们就简单的先聊这么多,正好我最近有一些胶片机,还有一些滤镜、附件要出,你们可以关注一下我的闲鱼,我把闲鱼二维码放在下面,存下来,然后在咸鱼里打开“扫码”,再选择这张图片就可以了。
你可以先关注着,我现在还没上架呢,因为我不是职业卖家,所以我回话可能会稍微慢一点,但是我尽量的把器材的一些基本情况用文字、用图片、用视频给描述清楚。
好,今天我们就简单的先聊这么多,关于器材、关于选购、关于摄影技巧,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底部向我留言,我会尽力为你解答。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385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 影早自习”,不见不散。
下一集

全国普遍降雨,你的相机还有救吗?-摄影早自习第1387天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
加叶梓私人微信:katoyezi09(暗号:喜马拉雅)
【加入以下同城摄影群】
北京 成都 重庆 长沙
广州 杭州 闽南 南京
上海 苏州 深圳 天津
武汉 西安 郑州 山东
加叶梓私人微信:katoyezi09(暗号:城市名)
【摄影课程咨询微信】hello-kato
转发保平安。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387天。今天想回答“泊夜听风雨”同学的提问,他问我说电子防潮箱买哪种会比较好?我首先简单做个科普,为什么要防潮?就是因为我们的镜头在一定湿度的情况下会长霉,然后有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现在我们南方北方都在下雨,北方我印象中应该是60~70%的湿度还是比较常见,我高中时在南方记得我的防潮箱上的读数是90%以上接近100%,这个确实是比较可怕的。
发霉的镜头 @ photo.stackexchange
首先我还是非常实诚的跟大家说一个最好的防潮方法,就是常常把相机拿到太阳下去用一用,因为阳光可以稍微的让镜头变热一点点,就可以去潮,紫外线又可以杀菌,这样一来它就不容易长霉。不是让你去暴晒,放到车里面去暴晒是绝对不行的,会损坏,但是挂在身上多用一用是很好的。
那么我们还是回到“泊夜听风雨”同学的问题,防潮柜、防潮箱到底怎么买会比较好?
图片来源:langwei朗维旗舰店
首先我们先看一种非常简易的防潮箱,这种箱子其实就是一个带有密封条的、稍微厚一点的塑料箱。这个箱体外面是有一个湿度计可以看到箱子里面的空气的湿度状况。你想象一下把器材放在这样箱子里面一关上,这根本没有起到防潮的作用,所以它需要辅助一个叫做“电子吸湿卡”的东西来使用。
图片来源:万德福旗舰店
什么意思呢?就是普通的干燥剂如果放到箱子里面放一会,它吸完潮它就该扔了,什么时候该扔你也不知道,这个确实是不太方便比较浪费。“电子吸湿卡”是可以被重复利用的干燥剂,它是一个装在塑料盒子里面的干燥剂,周围有很多通风孔,然后在盒子上有一个透明的小窗,窗子里面可以看到干燥剂的颗粒的颜色,如果你看到了颗粒的颜色是蓝色的,就代表它现在的状态很干燥,如果你看到它的颗粒是粉色的、红色的,它是一个比较潮湿的状态,你应该帮助这一个干燥剂驱潮。用起来是怎么用的呢?很简单,你先把这一个电子吸湿卡插在电源上,然后过一会你就发现它发热了,并且里边的颗粒由粉色变成蓝色,也就是说它里边的水气被驱出来了,然后你就取下这一个“电子吸湿卡”,趁它还是热的时候就直接把它丢到密封的、简易的防潮箱里面去,然后它就在里面开始吸潮,然后你就看到湿度计的指针一直往下掉。过一段时间你把“电子吸湿卡”再拿出来检查一下,发现它已经变红了,不能用了,就再把它插到电源上去做一个驱潮的动作就可以了。这种设备相对比较便宜,但是其实它也比较麻烦,而且“电子吸湿卡”也有一定的寿命,用几年就该扔掉了。
图片来源:万德福旗舰店
跟这种防潮箱类似的还有一种叫做安全箱的东西。安全箱比防潮箱更厚,这个结构设计要更能承重,所以你即便是站一个180斤的大汉站在上面,箱子也不怎么会变形。而且这种箱子里边它还有可以更改形状的海绵结构,你可以根据你的器材的形状大小,把相应的位置的海绵抠出来,然后形成一个刚好能放你器材的这么一个空位,然后再把器材放进去。如果你想要驱潮的话,就应该再扣出来一个可以放刚才说过的“电子吸湿卡”的这么一个空位,把它也丢进去,扣上盖就可以了。这种箱子一般还带有一个锁位,你可以把它锁上,而且它带有一个把手,你可以把它拎着走,但是这种箱子其实非常重,是很不适合带出去用的。
图片来源:万德福旗舰店
那么最后最推荐其实还是我正在用的这种叫做电子防潮箱或者叫做电子防潮柜。它是一个金属制成的一个柜子,有大有小,小的可以放桌面上,大的可以落地放地上跟冰箱似的,但是没有冰箱那么高。它的门是玻璃制成的,可以清晰的看到里边放置的器材,然后门上有湿度计,屁股后面跟冰箱一样有一个电线,把它插在墙上你就可以在柜体里边去打一个相应的吸湿的档位,然后就等着看结果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你就发现湿度计的读数就变得更低了。这种电子防潮箱或者叫防潮柜虽然贵了一点,但是它非常的让人省心,插上电源你可以一直就不管它了,器材躺在里面是非常安全的。好,最后做一个小科普,其实湿度到一定值以上是比较难长霉的,60~70%以上的湿度,镜片上长霉的可能性反而会降低一些。湿度在一定值以下当然也不会长霉,比如说30%以下会比较难长霉。但是如果湿度太低,比如说低于20%、15%,相机、镜头里边的一些塑料和橡胶的构件,包括一些漆面还有一些润滑油,它们的性质都会发生一些改变、会老化,所以也不建议你把电子防潮柜的湿度设的太低,我自己是一般设在30%左右。最后推荐一个我一直在用的防潮柜的品牌叫做“万德福”,据我了解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做摄影器材的电子防潮柜的品牌了,大家可以去淘宝上看一下,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买相应的尺寸大小。
今天我们就先聊这么多,如果大家有更多摄影问题欢迎在底部向我留言,如果你想看更多的摄影好课,请点底部的“阅读原文”,如果你喜欢早自习,别忘了点亮“在看”。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387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 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
如果您喜欢这个单集,您会喜欢
剧集评论
生成徽章
为您的网站获取一个链接回此的徽章episode
<a href="https://goodpods.com/podcasts/%e6%91%84%e5%bd%b1%e6%97%a9%e8%87%aa%e4%b9%a0-218339/%e5%a6%82%e4%bd%95%e9%80%89%e8%b4%ad%e4%ba%8c%e6%89%8b%e7%9b%b8%e6%9c%ba%e9%95%9c%e5%a4%b4%e7%af%87%e6%91%84%e5%bd%b1%e6%97%a9%e8%87%aa%e4%b9%a0%e7%ac%ac1386%e5%a4%a9-24726650"> <img src="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oodpods-images-bucket/badges/generic-badge-1.svg" alt="listen to 如何选购二手相机?(镜头篇)-摄影早自习第1386天 on goodpods" style="width: 225px" /> </a>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