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 - 北京的四合院
06/06/16 • 6 min
北京有许许多多的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大大小小的住宅,这些住宅中有许多四合院。所谓四合院,其实就是东南西北都有房屋,房屋与房屋之间用院墙连接起来的一个院子。现在,北京城虽然出现了许多高层建筑,但是在老城区,仍然保存着相当一部分这种老式住宅。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的住宅形式。一般的四合院都是坐北朝南。北屋向阳,坐北朝南的四合院能够得到充足的阳光。北边朝南的一排房子是北房,也叫正房。正房前边两侧相对的是厢房,东西各有两间。与北方相对的是三间南房,老北京人也叫它倒座儿。
过去,一个家庭常常是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居住在同一间房子里不方便,离得太远又不好联系,四合院正好满足了这种家庭结构的需要。一般说来,正房高大、舒适、明亮,是长辈们居住的地方,东西两侧厢房则由子孙居住,南房常常是书房或客厅。四合院大都由房屋院墙环绕。这样,房屋与房屋之间,既相互连接,又各自分开,有合有分,非常适合人多的家庭居住。
四合院的规模有大有小。小型四合院,房屋布局简单,三面或四面建房,只有一个院子。比如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这种小型四合院在北京最多,大多是普通老百姓居住。也有比较讲究的大型和中型四合院。大型的四合院只有那些有钱的人家才住得起。北京最大的四合院是明清时期的王府。这些王府规模大,面积广,建造讲究,有些一直保存到现在。
过去的四合院,大多是一家一户居住。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一个四合院,往往住了多户人家。虽然有些拥挤、杂乱,但是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人认为,四合院能使邻居之间产生一种和谐气氛,使人有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而现在的高层建筑,则容易使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关系冷漠、感情疏远。为此,国外的一些建筑师也设计了一些模仿中国四合院式的建筑,如菲律宾的“四户一院”的住宅群,哥本哈根的“仿四合院”式住宅群等,都是为了满足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要。
北京有许许多多的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大大小小的住宅,这些住宅中有许多四合院。所谓四合院,其实就是东南西北都有房屋,房屋与房屋之间用院墙连接起来的一个院子。现在,北京城虽然出现了许多高层建筑,但是在老城区,仍然保存着相当一部分这种老式住宅。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的住宅形式。一般的四合院都是坐北朝南。北屋向阳,坐北朝南的四合院能够得到充足的阳光。北边朝南的一排房子是北房,也叫正房。正房前边两侧相对的是厢房,东西各有两间。与北方相对的是三间南房,老北京人也叫它倒座儿。
过去,一个家庭常常是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居住在同一间房子里不方便,离得太远又不好联系,四合院正好满足了这种家庭结构的需要。一般说来,正房高大、舒适、明亮,是长辈们居住的地方,东西两侧厢房则由子孙居住,南房常常是书房或客厅。四合院大都由房屋院墙环绕。这样,房屋与房屋之间,既相互连接,又各自分开,有合有分,非常适合人多的家庭居住。
四合院的规模有大有小。小型四合院,房屋布局简单,三面或四面建房,只有一个院子。比如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这种小型四合院在北京最多,大多是普通老百姓居住。也有比较讲究的大型和中型四合院。大型的四合院只有那些有钱的人家才住得起。北京最大的四合院是明清时期的王府。这些王府规模大,面积广,建造讲究,有些一直保存到现在。
过去的四合院,大多是一家一户居住。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一个四合院,往往住了多户人家。虽然有些拥挤、杂乱,但是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人认为,四合院能使邻居之间产生一种和谐气氛,使人有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而现在的高层建筑,则容易使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关系冷漠、感情疏远。为此,国外的一些建筑师也设计了一些模仿中国四合院式的建筑,如菲律宾的“四户一院”的住宅群,哥本哈根的“仿四合院”式住宅群等,都是为了满足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要。
上一集

161 - 漫画家钱海燕
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中国现代漫画家,她叫钱海燕。
第一次知道钱海燕是在读高中的时候,我订阅了一本杂志,叫《读者·原创版》,每月一期。在杂志的文章配图里看到了她的漫画,很生动、有趣。于是特地去买了她的漫画书来看。偶尔也会在杂志上看到她的散文,她的文字也是我喜欢的风格。
后来陆陆续续看了她不少文章。她提到自己小时候喜欢画画,在家里客厅的墙壁上涂涂画画时,父亲建议先揍她一顿,妈妈却说:不要紧,让她画,客人可以去书房喝茶。还讲到她小时候读《红楼梦》,因为年纪太小,妈妈问:读得懂吗?钱海燕答:黛玉是个爱闹别扭的小姑娘,不过她喜欢宝玉,宝玉也知道。她上大学的时候经济系很火,她一开始读的就是经济系。大二那年转系了,用她自己的说法,是“后来狼狈地逃到了中文系”。
如果你去看看她的漫画书就知道,她不但画画得好,书法也很漂亮,是真正的才女。文字之中透露出来的奇思妙想也非常幽默,以下是我随意摘录的几句:
“减肥减掉的肉好像自家养熟的狗,一不小心又跑回来了。”
“知识和财富的不同点之一就是——前者无论从哪里得到,都没什么可耻的。”
“别要求男人在做爱之后再示爱——你会在饱餐以后细看菜单吗?”
“误以为会,其实不会——这就是误会,如:女人以为是爱情,男人只是调戏。”
“社交之所以累,是因为每个人都试图表现出自己其实并不具备的品质。”
两年前回国,男友(现在已经是我先生了)送了我一套钱海燕的绘本:《小女贼》系列,一共六本。我爱不释手。后来每当有朋友问女孩子的生日礼物要送什么时,我常常推荐钱海燕的绘本。美好又有趣的东西,大家都喜欢,不是吗?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钱海燕的作品,可以在她的新浪博客上找到,也可以直接在谷歌图片搜索“钱海燕绘本”。当然,喜欢的话,买一本实体书,在冬日午后暖洋洋的院子里,沏一壶茶,边喝边看,那就再惬意不过了。
下一集

163 - 疫苗事件
最近,中国的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关于“疫苗”问题的讨论。上个月,有一个叫做“澎湃新闻”的网站曝光了一起有关疫苗的事件。在中国山东省,有一对母女,她们从2010年开始,就一直在非法经营疫苗。这些疫苗,在运输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冷藏存储,而只是被放在室温的仓库里。这对母女购买了疫苗,并将这些疫苗卖到中国的18个省份,所涉及的金额达到了5.7亿元人民币。这些疫苗既包括成年人的疫苗,也包括儿童的疫苗。因为没有经过冷藏保存,这些疫苗有可能存在过期和变质的风险,这将导致接种疫苗的人因接种无效,而感染疾病。
这对非法经营疫苗的母女,母亲曾经是医院的一名药剂师,后来靠着自己的人脉关系做起了买卖疫苗的生意。她曾经在2009年因为非法买卖疫苗被判刑,但是后来她又“重操旧业”,还把从医科大学毕业的女儿也拉来,一起做起了这门生意。
其实类似这样的“疫苗事件”远远不止这一件。这次,“澎湃新闻”网站曝光了这则新闻以后,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上,网友们对疫苗事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很多人谴责这些没有良心的商人。也有很多人指出,在这件事件中,政府部门没有做好监管的工作,是造成“问题疫苗”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父母非常担忧,他们甚至在为要不要给孩子打疫苗而纠结。对于腾讯网发起的投票“你还会带孩子去打疫苗吗?”,91%的人的回答是:“不会”。在网上甚至还流行起标题为“如何出国打疫苗”这样的帖子。而如果因为这起事件,大家都不敢打疫苗,这将给公众的健康带来更大的伤害。
如果您喜欢这个单集,您会喜欢
剧集评论
生成徽章
为您的网站获取一个链接回此的徽章episode
<a href="https://goodpods.com/podcasts/%e6%85%a2%e9%80%9f%e4%b8%ad%e6%96%87-slow-chinese-249060/162-%e5%8c%97%e4%ba%ac%e7%9a%84%e5%9b%9b%e5%90%88%e9%99%a2-28518305"> <img src="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oodpods-images-bucket/badges/generic-badge-1.svg" alt="listen to 162 - 北京的四合院 on goodpods" style="width: 225px" /> </a>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