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34 Jonathan:6年穷游非洲32国
05/07/24 • 67 min
本期节目的嘉宾Jonathan有着爽朗的笑声和乐观的精神,从2017年11月跨越红海入境埃及开始,他在非洲大地上旅行了2321天,水陆路穿越32个国家,他搭过驴车,还曾在货轮上度过一天一夜,他在城市里做沙发客,在农村搭帐篷,和当地人做朋友,收获了满肚子的故事。在本期节目中,他和我们分享了这六年多来在非洲各地的经历。结束非洲之行后,Jonathan计划继续花两年穷游欧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门牌号249」上追踪他的旅行。
本期片头和片尾音乐来自Jonathan在毛里塔尼亚撒哈拉沙漠腹地的一座千年古镇里的录音,Jonathan写道,「这里的夜晚,没有霓虹灯光、没有电视声和车声,只有繁星银河与明月笼罩下的黑寂。一声嘹亮的嗓子划破夜空,这是苏菲marabout的吟唱。附近的族人听到这声召唤,便慢慢走出家门,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寻着声音,迈进一户人家的敞开的大门,在院子里席地而坐,以吟唱者为中心,跟随鼓点,以手掌打节拍,一起哼唱起阿拉伯语Hassania方言特有的赞歌。」
时间线:
00:47 嘉宾介绍
02:12 从医学生到环游世界
04:00 2017年11月从红海进入非洲
05:31 2020年在喀麦隆闭关研读古希腊哲学
08:41 通过沙发主获取旅行信息
11:15 科特迪瓦北部村落的传统成人仪式
13:07 在热情农家借宿、吃「借来」的大餐
15:38 搭车旅行: 从驴车到大西洋货轮
20:00 路途上保证人身安全
22:03 非洲常见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
23:00 在几内亚 边境村庄被「三堂会审」:「是你们怕我,不是我怕你们」
26:25 在几内亚看旧火车站惹上麻烦
30:20 在几内亚首都抢公交
31:47 在塞内加尔图巴城吃闭门羹
34:11 在毛里塔尼亚沙漠里的学校求学
36:52 旅行中的遗憾:被南非拒签
37:55 在赞比亚的监狱里以武会友
43:36 与在非中国人的交往
45:53 旅行资金的来源
47:17 徒步非洲必备药和行李设备
49:49 印象深刻的国家
52:25 对旅行者的建议:学好语言、抛开偏见
54:16 非洲六年的影响
57:24 未来六年的旅行计划
在科特迪瓦南部的一个海岛上度假
在贝宁街头
在布基纳法索南部的传统民居里
在佛得角搭货轮
在圣多美与普林西比和菠萝蜜合影
贝宁北部最为独特的古代民居Tata somba
本期节目的嘉宾Jonathan有着爽朗的笑声和乐观的精神,从2017年11月跨越红海入境埃及开始,他在非洲大地上旅行了2321天,水陆路穿越32个国家,他搭过驴车,还曾在货轮上度过一天一夜,他在城市里做沙发客,在农村搭帐篷,和当地人做朋友,收获了满肚子的故事。在本期节目中,他和我们分享了这六年多来在非洲各地的经历。结束非洲之行后,Jonathan计划继续花两年穷游欧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门牌号249」上追踪他的旅行。
本期片头和片尾音乐来自Jonathan在毛里塔尼亚撒哈拉沙漠腹地的一座千年古镇里的录音,Jonathan写道,「这里的夜晚,没有霓虹灯光、没有电视声和车声,只有繁星银河与明月笼罩下的黑寂。一声嘹亮的嗓子划破夜空,这是苏菲marabout的吟唱。附近的族人听到这声召唤,便慢慢走出家门,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寻着声音,迈进一户人家的敞开的大门,在院子里席地而坐,以吟唱者为中心,跟随鼓点,以手掌打节拍,一起哼唱起阿拉伯语Hassania方言特有的赞歌。」
时间线:
00:47 嘉宾介绍
02:12 从医学生到环游世界
04:00 2017年11月从红海进入非洲
05:31 2020年在喀麦隆闭关研读古希腊哲学
08:41 通过沙发主获取旅行信息
11:15 科特迪瓦北部村落的传统成人仪式
13:07 在热情农家借宿、吃「借来」的大餐
15:38 搭车旅行: 从驴车到大西洋货轮
20:00 路途上保证人身安全
22:03 非洲常见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
23:00 在几内亚 边境村庄被「三堂会审」:「是你们怕我,不是我怕你们」
26:25 在几内亚看旧火车站惹上麻烦
30:20 在几内亚首都抢公交
31:47 在塞内加尔图巴城吃闭门羹
34:11 在毛里塔尼亚沙漠里的学校求学
36:52 旅行中的遗憾:被南非拒签
37:55 在赞比亚的监狱里以武会友
43:36 与在非中国人的交往
45:53 旅行资金的来源
47:17 徒步非洲必备药和行李设备
49:49 印象深刻的国家
52:25 对旅行者的建议:学好语言、抛开偏见
54:16 非洲六年的影响
57:24 未来六年的旅行计划
在科特迪瓦南部的一个海岛上度假
在贝宁街头
在布基纳法索南部的传统民居里
在佛得角搭货轮
在圣多美与普林西比和菠萝蜜合影
贝宁北部最为独特的古代民居Tata somba
上一集

Ep.33 章煦:以废为生|赞比亚铜带省采掘「黑山」的青年
铜矿是赞比亚最重要的矿产与收入来源之一,在殖民以来漫长的开采历史中,冶矿过程产生的的铜渣与废料堆积形成了巨大的山体,被称作「黑山」。这些「黑山」不仅是铜带省独特的景观,也成为了被边缘化的当地居民自我赋权的重要资源。本期播客邀请耶鲁大学研究生章煦,讲述他在铜带省的田野调研故事。在节目中,章煦和我们分享了赞比亚铜矿业及“黑山”的历史与争议,探讨围绕“黑山”所形成的社会空间,并带我们走近当地“非正式”采矿青年的日常与劳作,以及他们面临的危险和对未来的期待。
本期受权分享的歌曲Lazy Bones来自赞比亚摇滚(Zamrock)传奇乐队WITCH(We Intend to Cause Havoc)。WITCH在70年代名噪一时,而后突然沉寂三十多年。他们在2012年复出,与铜矿业命运交织的Zamrock也在近些年再次引起人们关注。Lazy Bones是WITCH的经典作品,来自他们1975年的同名专辑。©️WITCH & Now-Again Records. 更多作品及相关知识请关注一下平台:乐队官网、唱片公司官网、 Spotify等。
时间线:
00:50 从国际关系到非洲研究:“它是一个非常自由的领域”
04:53 从酋长制度进入赞比亚
10:39 赞比亚的铜矿业史:从殖民“发现”到强制移民劳工,从国有化进程到私有化改革
17:12 “永远的不稳定”:铜矿带的劳工关系
20:33 「黑山」简史:殖民开采以来由矿渣堆积而成的山体
26:19 对周边社区与环境的影响
29:42 重新被看见的「黑山」:从“自然”景观到经济价值的再发现
31:17 政府对「黑山」的处理
33:05 21世纪初「黑山」的重新开采和不断转手
35:14 「黑山」作为“呕吐物”
37:10 当地居民的“非正式”挖掘和交易
38:18 谁拥有「黑山」?:协商和冲突
42:51 “洞穴“劳作的身体经验与危险
48:50 “我们是人类机器”
51:11 巨物之下个体的喜怒哀乐
53:24 「黑山」作为社会空间:联结与互助网络
55:02 围绕山体形成的小型经济体系
57:24 被社会福利制度边缘化的矿区青年及他们对未来的展望
62:02 田野也是充满善意和接纳的空间
65:58 当下写作与未来研究计划:田野、人类世、跟踪比较与社会文化
73:56 Lazy Bones 完整版
在「黑山」下休息,基特韦,2023,章煦拍摄
当地社区房屋,基特韦,2023,章煦拍摄
社区小学墙上的地图,基特韦,2023,章煦拍摄
相关文献:
章煦:《以废为生:不稳定的政治与诗学》,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许亮:《中非民间交往中的华人酋长现象探究》,《西亚非洲》2023年第3期,第51-73页。
许亮:《试析非洲酋长制的复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第106-117页。
Larmer, Miles. Living for the City: Social Change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the Central African Copperbel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Larmer, Miles, Guene, Enid and Henriet, Benoît. Across the Copperbelt: Urban & Social Change in Central Africa's Borderland Communities. Boydell and Brewer, 2021.
Ferguson, James, Li, Tania Murray ‘Beyond the “Proper Job:” Political-economic Analysis after the Century of Labouring Man,’ Working Paper 51. PLAAS, UWC: Cape Town, 2018.
Baldwin, Kate. “When Politicians Cede Control of Resources: Land, Chiefs, and Coalition-Building in Africa.”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46, no. 3, April 2014, pp. 253-271.
Baldwin, Kate. “Why Vote with the Chief?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Zambia.”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57, no. 4, 2013, pp. 794–809.
Ferguson, James. Expectation of Modernity: Myths and Meanings of Urban Life on the Zambian Copperbel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提到的赞比亚艺术家:Stary Mwaba
下一集

Ep.35 米莱:津巴布韦留学生在杭州|中非青年
这期节目邀请了来自津巴布韦的Tungamirai Eric Mupona(米莱),他现在博士就读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在中国期间,他曾作为非洲青年代表参加过中非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中非青年大联欢、国际青年领袖对话、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中非未来领袖对话、中非青年志愿服务论坛等众多颇具影响力的青年交流活动。2019 年,他创建了“留下带路”APL国际公益服务平台 ,致力于中外青年跨文化交流、公益和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活动。除此之外,他还曾荣登联合国2023年100名《最有影响的非洲后裔名人榜》、2022浙江大学社会创业校友榜单,曾获2022 年第19 届亚运会十大 “城市文明礼仪之星” 称号、2023杭州好义警、杭州市民间河长、2022年度浙江大学优秀国际学生等荣誉。在本期节目中,他和我们分享了他与中国结缘和在中国学习、生活和调研的经历和反思。
本期受权分享的音乐作品Journey to Misava来自津巴布韦实验电子嘻哈乐队Bantu Spaceship的同名专辑。欢迎在Spotify, Apple Music 和YouTube等平台上搜索收听他们的更多作品。
时间线:
00:55 与中国结缘:津巴布韦的“小镇做题家”
08:10 对中国好奇:从成龙功夫电影开始
09:35 被中介骗了:想学精算,结果去了物理系
13:28 弃理从文:追随自己的兴趣
17:39 在中国学中文
18:25 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言:参加朗诵比赛
22:13 最大的文化冲击:“杭州太热了,受不了!”
25:45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人最吸引人
31:05 主动交流:增加国际生与本地生的交流
34:02 做公益:从高中开始的志愿活动到公益平台
47:33 中国乡村文化与津巴布韦“nhimbe”传统
58:00 发展需要因地制宜
64:07 中国和非洲青年
70:30 歌曲Journey to Misava
注:
APL: Abroad path leader微信公众号:
提到的绍纳(Shona)词:nhimbe
在哈拉雷学修车
在哈拉雷参与青少狮会(leo)环保活动2017
采荷街道社区英语支教公益活动 2018.10
杭州西湖边文明交通志愿服务 2021.11
与APL的国际青年体验中国文化 2022.9
山西扶贫考察 2021.7
米莱被聘任为“中华文化全球传播使者”
如果您喜欢这个单集,您会喜欢
剧集评论
生成徽章
为您的网站获取一个链接回此的徽章episode
<a href="https://goodpods.com/podcasts/%e5%ad%a6%e9%9d%9e%e6%89%80%e7%94%a8africalounge-448646/ep34-jonathan6%e5%b9%b4%e7%a9%b7%e6%b8%b8%e9%9d%9e%e6%b4%b232%e5%9b%bd-61191493"> <img src="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oodpods-images-bucket/badges/generic-badge-1.svg" alt="listen to ep.34 jonathan:6年穷游非洲32国 on goodpods" style="width: 225px" /> </a>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