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l.07 国货美妆这么火,能不能穿越回去躺赢?
03/24/21 • 19 min
自从2020年在美股上市,逸仙电商(完美日记的母公司)就在朝着一个综合性化妆品集团的方向快跑。最近它准备收购一个欧洲的护肤品牌Eve Lom,在此之前,它还收购了一个法国高端美妆品牌Galenic。这家成立不过4年的本土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美妆市场势头最盛的玩家。
但在10年前,这还是很难想象的,当时中国的化妆品市场还以购物中心、百货专柜、专卖店等线下渠道为主,巴黎欧莱雅和美宝莲两个跨国品牌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本土品牌力量微弱。这让我们好奇,一场改变整个市场格局的国货美妆风潮,到底是怎么来的。
因为两位主播都对美妆行业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决定换一种方式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假设我们现在想要创业做美妆,碰巧我们又有穿越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回到哪个时间节点,做哪些事情,才能保证我们在这个市场享受开挂人生的快乐呢?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4:05 2015至2016年是一个好时间
08:09 想出一个爆款产品的点子
09:17 不用担心生产,代工厂会帮我们搞定
11:14 别错过李佳琦们的红利
14:31 别心疼钱,多投广告吧
18:13 醒醒
| 延伸阅读 |
《公司研报 | 写在完美日记IPO狂欢之后》
美国有雅诗兰黛,日本有资生堂,韩国有爱茉莉太平洋,而相较之下,中国作为全球购买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始终没有诞生一个全球知名的化妆品集团。
完美日记品牌的迅速崛起让市场感到振奋。这个成立于2016年12月的新品牌,在短短四年时间里,用DTC(Direct to Consumer,直销)概念诠释了一套全新的商品销售和品牌塑造方法论。在很多方面,完美日记确实摒弃了过去化妆品公司那套奏效上百年的运转逻辑。
现在,资本市场拭目以待想要看到的,是这个年轻的中国美妆品牌将以多快的速度追赶上它的学习目标欧莱雅集团。
《明知用不完,为什么还不停买口红? | CBNweekly金字招牌》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自从2020年在美股上市,逸仙电商(完美日记的母公司)就在朝着一个综合性化妆品集团的方向快跑。最近它准备收购一个欧洲的护肤品牌Eve Lom,在此之前,它还收购了一个法国高端美妆品牌Galenic。这家成立不过4年的本土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美妆市场势头最盛的玩家。
但在10年前,这还是很难想象的,当时中国的化妆品市场还以购物中心、百货专柜、专卖店等线下渠道为主,巴黎欧莱雅和美宝莲两个跨国品牌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本土品牌力量微弱。这让我们好奇,一场改变整个市场格局的国货美妆风潮,到底是怎么来的。
因为两位主播都对美妆行业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决定换一种方式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假设我们现在想要创业做美妆,碰巧我们又有穿越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回到哪个时间节点,做哪些事情,才能保证我们在这个市场享受开挂人生的快乐呢?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4:05 2015至2016年是一个好时间
08:09 想出一个爆款产品的点子
09:17 不用担心生产,代工厂会帮我们搞定
11:14 别错过李佳琦们的红利
14:31 别心疼钱,多投广告吧
18:13 醒醒
| 延伸阅读 |
《公司研报 | 写在完美日记IPO狂欢之后》
美国有雅诗兰黛,日本有资生堂,韩国有爱茉莉太平洋,而相较之下,中国作为全球购买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始终没有诞生一个全球知名的化妆品集团。
完美日记品牌的迅速崛起让市场感到振奋。这个成立于2016年12月的新品牌,在短短四年时间里,用DTC(Direct to Consumer,直销)概念诠释了一套全新的商品销售和品牌塑造方法论。在很多方面,完美日记确实摒弃了过去化妆品公司那套奏效上百年的运转逻辑。
现在,资本市场拭目以待想要看到的,是这个年轻的中国美妆品牌将以多快的速度追赶上它的学习目标欧莱雅集团。
《明知用不完,为什么还不停买口红? | CBNweekly金字招牌》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上一集

Vol.06 MANNER咖啡凭什么做到好喝+便宜+连锁?
在第一财经YiMagazine上海办公室的周围,开了5家MANNER,比星巴克的密度还高。这是我们一开始关注这个咖啡品牌的原因。但很快,我们就发现,这不仅是一个拿了钱就大面积铺店的新品牌,而是一个在商业上很值得研究的公司。在上海这个中国咖啡市场的“天王山”,MANNER的门店数迅速增长,几乎每家新店都能获得周围公司人的青睐。凭借不同的商业模式,它已经在某些区域与星巴克正面竞争。
从商业逻辑的角度看,作为一个靠卖咖啡赚钱的公司,MANNER同时做到了三件事:连锁、便宜、好喝。在中国,这几乎是咖啡店的“不可能三角”,也就是无法同时做到,但至少目前,MANNER做到了。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就试图从这三个角度解析一下MANNER的商业模式,也借此普及一些关于咖啡世界中经常被误解的常识,比如:一杯咖啡到底多少钱算便宜,多少算贵?小咖啡馆为什么不赚钱?咖啡的口味到底有没有量化标准?连锁到底难在哪儿?
如果要熟悉咖啡店这门生意,MANNER是一个不错的入口。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56 便宜、好喝、连锁,咖啡店的不可能三角
10:14 咖啡价格在中国的锚点:星巴克
12:25 咖啡店赚不赚钱,基本与咖啡本身无关
16:56 MANNER的咖啡水准到底怎么样?
19:32 心态也会影响消费者对咖啡口味的认知
21:37 MANNER的火热没有秘密,它会被复制吗?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下一集

Vol.08 小米造车,可没造“全家桶”那么容易
这是一期临时录制的节目,本档节目第一次追下热点,关注小米造车。
小米这样一个大公司,进入了智能电动车这样一个大产业,舆论和市场自然会很兴奋。我们也已经看到许多报道,分析为什么小米造车肯定能行。乐观情绪够多了,所以我们想在这里泼一点冷水,分析一下小米造车的难点。
我们的出发点,是小米的现状,是它现有的资源、能力、擅长的事情,然后再把这些信息与造车对应,看看小米已有的积累是否对造车有帮助。结论可能不是那么乐观。
当然,这不是在批评小米造车的决策,我们的冷水不是泼给小米的,我们所提到的信息,雷军比任何人都清楚,此刻更需要冷静下来反思造车新闻的,是普通消费者,以及小米的支持者。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10 买了小米股票的朋友应该不安一下
03:55 小米的“全家桶”是怎么来的
14:07 还记得乐视吗
15:08 生态链的资源,对造车帮助没那么大
16:37 小米有后发优势,但也别高估这个优势
18:33 九十九死一生,和九死一生
| 延伸阅读 |
《5G商用成熟前,小米的日子怎么过?》
这篇研报能帮助帮助你理解,小米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蔚来、理想和小鹏,各不相同》
这篇文章能帮助你理解智能电动车创业,究竟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如果您喜欢这个单集,您会喜欢
剧集评论
生成徽章
为您的网站获取一个链接回此的徽章episode
<a href="https://goodpods.com/podcasts/%e5%95%86%e4%b8%9a%e5%b0%b1%e6%98%af%e8%bf%99%e6%a0%b7-256200/vol07-%e5%9b%bd%e8%b4%a7%e7%be%8e%e5%a6%86%e8%bf%99%e4%b9%88%e7%81%ab%e8%83%bd%e4%b8%8d%e8%83%bd%e7%a9%bf%e8%b6%8a%e5%9b%9e%e5%8e%bb%e8%ba%ba%e8%b5%a2-29780146"> <img src="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oodpods-images-bucket/badges/generic-badge-1.svg" alt="listen to vol.07 国货美妆这么火,能不能穿越回去躺赢? on goodpods" style="width: 225px" /> </a>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