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goodpods headphones icon

要访问我们的所有功能

打开 Goodpods 应用
Close icon
别任性|Be A Dodo - 任性公益03:不结婚,我们也可以成“家”

任性公益03:不结婚,我们也可以成“家”

04/30/21 • 81 min

别任性|Be A Dodo

我是Alex。这是别任性的任性公益系列第三期,关于婚外成家。


任性公益是由别任性与公益大爆炸和喜公益联合呈现的纪录片播客系列,共四期,第一期关于跨性别,第二期关于心理健康,欢迎在各大播客平台订阅收听。


我个人是一个选择不婚不育的人,但我并非独身主义,我向往一个超越婚姻制度和血缘关系的家。换句话说,我向往多元成家,向往在传统的异性恋婚姻家庭之外,和自己选择的家人生活一起的一个可能性。什么是家庭?什么是家人?在婚姻制度之外养育孩子,或者和自己选择的朋友组成家庭,这些在我们所在的社会能够实现吗?正在这样的做的人在面临什么样的真实挑战?又体验着什么样的失望,和希望?在与 ta 们的孩子的相处中,带着非典型家庭的自觉,当自己父母的养育方式不能作为很好的参考,ta 们又会怎么做?


我去见了两个婚外生育的朋友,想看看 ta 们的非典型家庭是什么样子,对自己的家人又如何定义。


这期节目没有宏大的企图,不是多元成家编年史,受访人物也可能不具所谓 “代表性”,只是两个家庭的普通一日,却值得被听到。听了你就明白。


时间点:


第一幕:谁是你的家人?

1:57 沈博伦和一一,未婚生子的家庭是怎样的?对抗主流的家庭规训,建构新的家庭模式。

11:06 苗子:孩子让我理解秩序,不再随性

19:16 成为家人,可以是一种后天的自主选择

22:20 “家人” 是一个动词,“妈妈“ 也是一个动词


第二幕:“一起做妈妈”可能吗

24:45 和朋友们结婚共同养育孩子的理想和现实

44:07 需不需要给小朋友讲大道理。“语言的精准意味着人对自己的洞察”。

51:57 努力打破父母与孩子之间天然的权力关系

55:32 “鸡娃 ”是主流的,但很难是正确的


第三幕:相信行动,相信“命运”

1:00:35 多元家庭的新概念下该如何创建角色和规则?

1:09:58 父母不一定是家庭的核心关系,多元家庭的家庭关系不存在模版,你选择,你的方式就会存在

1:15:21 一个人单挑社会,是一种美好的象征


主播:Alexwood

调研:Alexwood

脚本:Alexwood

采访:Alexwood

剪辑:Alexwood;李幸倍

声音优化:李幸倍;Tong

文字+排版:顾芳洲;Alexwood;李幸倍

头图设计:冬甩

音乐:

This Loves Uncovered - Vivienne Youel | Thomas Campbell

Kiana - Tom Boddy

(Courtesy of Audio Network)

口琴 - 唐冠华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plus icon
bookmark

我是Alex。这是别任性的任性公益系列第三期,关于婚外成家。


任性公益是由别任性与公益大爆炸和喜公益联合呈现的纪录片播客系列,共四期,第一期关于跨性别,第二期关于心理健康,欢迎在各大播客平台订阅收听。


我个人是一个选择不婚不育的人,但我并非独身主义,我向往一个超越婚姻制度和血缘关系的家。换句话说,我向往多元成家,向往在传统的异性恋婚姻家庭之外,和自己选择的家人生活一起的一个可能性。什么是家庭?什么是家人?在婚姻制度之外养育孩子,或者和自己选择的朋友组成家庭,这些在我们所在的社会能够实现吗?正在这样的做的人在面临什么样的真实挑战?又体验着什么样的失望,和希望?在与 ta 们的孩子的相处中,带着非典型家庭的自觉,当自己父母的养育方式不能作为很好的参考,ta 们又会怎么做?


我去见了两个婚外生育的朋友,想看看 ta 们的非典型家庭是什么样子,对自己的家人又如何定义。


这期节目没有宏大的企图,不是多元成家编年史,受访人物也可能不具所谓 “代表性”,只是两个家庭的普通一日,却值得被听到。听了你就明白。


时间点:


第一幕:谁是你的家人?

1:57 沈博伦和一一,未婚生子的家庭是怎样的?对抗主流的家庭规训,建构新的家庭模式。

11:06 苗子:孩子让我理解秩序,不再随性

19:16 成为家人,可以是一种后天的自主选择

22:20 “家人” 是一个动词,“妈妈“ 也是一个动词


第二幕:“一起做妈妈”可能吗

24:45 和朋友们结婚共同养育孩子的理想和现实

44:07 需不需要给小朋友讲大道理。“语言的精准意味着人对自己的洞察”。

51:57 努力打破父母与孩子之间天然的权力关系

55:32 “鸡娃 ”是主流的,但很难是正确的


第三幕:相信行动,相信“命运”

1:00:35 多元家庭的新概念下该如何创建角色和规则?

1:09:58 父母不一定是家庭的核心关系,多元家庭的家庭关系不存在模版,你选择,你的方式就会存在

1:15:21 一个人单挑社会,是一种美好的象征


主播:Alexwood

调研:Alexwood

脚本:Alexwood

采访:Alexwood

剪辑:Alexwood;李幸倍

声音优化:李幸倍;Tong

文字+排版:顾芳洲;Alexwood;李幸倍

头图设计:冬甩

音乐:

This Loves Uncovered - Vivienne Youel | Thomas Campbell

Kiana - Tom Boddy

(Courtesy of Audio Network)

口琴 - 唐冠华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上一集

undefined - 任性公益02|病与药:我们如何“治愈”心灵?

任性公益02|病与药:我们如何“治愈”心灵?

欢迎来到别任性,我是Alex。

这期节目是别任性与公益大爆炸和囍公益合作的任性公益系列的第二期,关于精神健康。这期节目的内容里涉及到自残、自杀、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和情绪问题,请谨慎收听。

第一期节目是关于跨性别给我们的性别启示,见上上期节目。


时间点:


00:08 导语,何谓正常、病态,何谓痛苦本身。


04:58 - 1:06:17 一颗药丸:精神病院里面的他们和外面的我们


08:03 小陀医生:带精神病人作画,这不是为了 “治疗” 那是为了什么

13:15 小陀医生:像 “人” 一样对待精神病人

20:17 精神病人、想象力、艺术创作、医学威权,以及 “正常”

33:09 小卡:如何在精神疾病治疗的硬性框架中融入人文视角?面对被忽视的 “将病不病” 的都市群体,我们能做什么?该不该吃药?

39:17 “好” 病人、“坏” 病人,不积极自救就该面对无法康复的结局,就该被社会无视他们的痛苦?工业社会的管理思路并不适用于心灵。

43:17 东亚及美国心理疾病定义的演变和趋势,是病人的需求还是资本的需求?

46:29 心理疾病的确诊是专业救助还是自证预言?每位病人的体验都不尽相同。

49:50 抑郁症变得更普遍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历史上的中产阶级和家庭主妇为何会产生如此多的负面情绪,中国网络空间的 “丧文化” 又因何发源?

1:04:41 从狂怒到忧郁,我们不再相信变革,不再有信念感,迷失在时代中。


1:06:17 - 1:49:22 另一颗药丸:给自己的处方


1:09:09 记忆深刻的自救时刻:生命的召唤

1:13:21 家庭创伤、成长过程中的社交的伤害、亲密关系的痛苦

1:22:54 自救:音乐+伙伴,热爱与友人在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1:30:57 阿景停药了,想摆脱药物的过度干涉。其实哪有绝对的健康和绝对的有病呢,治疗不过是为了找到一个你能够相对适应和舒服的生存状态

1:39:24 小卡:生病的人和他们身边的人应该如何应对。直面痛苦,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关注真实需求,和 “打岔学”。

1:46:26 掌控感与康复:拥抱黑暗,也拥抱改变,拥抱出走,拥抱创造,拥抱自我解放,拥抱吃东西的味觉。拥抱彼此,也拥抱自己。


Tracklist:

阿景(happy little cat)- 上海(demo)

阿景(happy little cat)- 光(demo)

happy little cat - DFWM

happy little cat - my last day


书籍推荐(感谢小卡和刀娘)::

精神病院:论精神病患与其他被收容者的社会处境

作者:厄文·高夫曼


从创伤到复原:性侵与家暴幸存者的绝望与重生

作者:茱蒂丝·赫曼(Judith Herman)


精神科学与近代东亚

作者:王文基 / 巫毓荃


我的悲伤不是病: 精神医学怎么把悲伤变成一种病

作者:艾伦.霍维兹(Allan V. Horwitz) / 杰洛米.维菲德(Jerome C. Wakefield)

情绪

作者: 莉莎·费德曼·巴瑞特

原作名: How Emotions Are Made


爱的起源 从达尔文到现代脑科学

作者:托马斯·刘易斯(Thomas Lewi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下一集

undefined - Vol.88:选择婚姻,选择不婚,一样自由

Vol.88:选择婚姻,选择不婚,一样自由

欢迎来到别任性,我是Alex。这期节目我们应专为亚洲女性打造的设计师运动服品牌 MAIA ACTIVE 之邀,和大家聊聊 “自由选择,她可以” 这个话题。


我们来看看两位嘉宾 Stephanie 和阿烂在婚姻上分别做了什么样的选择。


Stephanie 之前来别任性跟我聊过关于工作的话题《046: 除了躺平,抗拒工作的我们还有其他出路吗?》。最近她(再一次)结婚了,不久后将携夫返美继续博士学业。


阿烂之前作为多元家庭网络的工作人员也来过别任性,聊为什么单身女子冻卵这么难《035: 为什么未婚就不能冻卵?我怒告医院》。她在19年做过一个公开征集精子的行动,现在有了一个一岁的宝宝,但不会登记结婚。


聊天挺 real,有时候可能过于 real 了。Stephanie 讲了婚礼当天早上跟妈妈的戏剧性大爆发;阿烂说女人在反思能力上就是比男人高级,因为男人被惯坏了;我危险发言,“你可能会很快发现你的老公跟别的男人并没什么差别。“ 女人聊起婚姻和伴侣,不免聊到妈妈,聊到爱,聊到责任和负担,轻松也沉重,好笑也难过。请你来听。


文字版见推送。


Shownotes:


02:16 在越来越多女孩会说 “不婚不育保平安” 的时代,在一二线大城市的独立女性中,适龄结婚现在反倒成了一个不常见的选择。那么作为一个性别意识非常强的学者,Stephanie 为什么最近决定(和一个男人)结婚了?


07:40 Stephanie:“我之前的导师何式凝跟我说过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她是一个不婚主义者,她说,你要有结婚的自由,你要有离婚的自由,你要能够有勇气进入婚姻,你也要有勇气能够离开。我觉得这句话对我确实是影响挺大的,就是说我们不管什么原因选择结婚,我们进到体制里面可能会面对特别多的不公平,特别是女性在一段比较不平等的关系里面,但是我们一定还要记得说我们是有能力,也有自由可以去选择离开的。”

所以,她又结婚了。


12:05 Steph 的婚礼有自己独特的流程,不走传统的俗套,为什么?

“我们感觉在中国办婚礼其实就是给自己的长辈做的,是长辈的场,不是我们的场。所以我们其实想的是能够怎么样尽可能的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同时也能满足长辈的心愿。但在这里,婚礼最大的问题就是,长辈会有他们很多自己的期待和要求,会不断的这样渗透入你们的平等式操作里面,这就导致我非常痛苦。又由于我是一个极度坚持自我的人,特别是在家庭关系方面,所以我和我的妈发生了极大的冲突,在婚礼的当天早上冲突已经到了一个爆点了,爆炸了。”

具体发生了什么?


19:18 阿烂则和 Stephanie 正相反,不会登记结婚,但为了满足长辈的社会需要办了一个喜酒,全程完全配合。

“对我来说,这跟年会的聚餐或者团建的聚餐,没有任何的区别,就是一帮人坐在这里吃一顿饭,然后散去之后,这个事好像跟我就没什么关系了,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跟他们也就没什么关系了。但是对于双方的家长来说,他们完成了一件他们在社会生活或者是人际关系上的大事,他们需要交代也好,为子女的重大人生负责也好,他们就完成了这件事情,他们也不会再因为儿女的什么婚姻大事而焦虑而有负担,反正对于他们来说,我觉得也是一个解脱。”


23:20 Alex:“挺有意思的,你们两个的主动性体现在不一样的地方,对阿烂来说这个酒宴可以完全配合,但是 Stephanie 在酒宴方面绝对不配合”,而阿烂坚持不结婚,Stephanie 则觉得可以结一结。


28:38 阿烂在19年征集精子,是将个人生育做成了一个艺术项目。

“在我征精子这个生育行动之前,其实大概有两年的时间一直在探索结婚这道题。

在一个2017年的七夕节发了一个征婚,我的意图并不是说,我要通过征婚行为本身真的去结婚,而是更多的是我自己面对婚姻这个议题,我想看看这个过程中我会发生什么,以及大家为什么都如此焦虑紧张。

后来我发现我没有这些对婚姻的需求,这也不是我的兴趣所在,热情所在,我对婚姻没有什么期待,所以大概19年的时候破题了,就是到了一个相对放松的状态,然后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想象。我发现我只是更想要一个孩子而已,所以后来我就直接进入生育的行动的这么一个过程了。”


33:14 我们为什么拒绝(异性恋)婚姻?Stephanie 又为何被现任老公吸引了?


38:38 阿烂在选孩子爸爸的时候,又是什么标准?“他愿意为小孩花时间花精力,付出他的爱心和照顾,我觉得这个比可能他对我的那种关心,那些爱,是要更重要的。然后对我来说,我跟男人的亲密关系可能也没有那么重要,但是跟小孩的这种亲子关系,是更重要的,所以我觉得这是挺本质的一个区别。”


42:59 婚姻里平等的性别关系真的可以实现吗?


51:10 阿烂:“另一点分享就是,我在想包括对人的期待,对于伴侣的期待,我个人觉得,这种东西很难,因为人本性就是很孤独,对伴侣有很高的期待,尤其是进入这种亲密关系之后,但一旦有过高的期待就往往会落空。


01:07:35 Alex:“亲密关系,爱情还是婚姻,它其实都是下注,都是赌博,或者说好听点,就是一个信仰,并不是说我们我们已经看到了所有的数据,而只是能够通过目前对这个人有限的了解,做出一个信仰的 leap of faith。然后在现实中会发生什么,那就只能让现实到时候再告诉我们了。”

Stephanie:“我一直都觉得包括亲密关系也好,或者是婚姻也好,它都是一个实验,我愿意用实验去定义这个东西,包括它的结束开始都不代表这个事情,成功或失败,永远不会用成功或失败去定义一段亲密关系。它可能就是我们在人生某个阶段的一个选择,做了选择之后,我们就要诚实的面对自己的责任,然后尽可能的去共同完成这个实验,如果在亲密关系里面对我感觉如果这样想的话,你的心理负担也会稍微小一点,对不对?”


01:15:13 阿烂:“婚姻的便利性肯定是有的,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不适用。

如果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就像职业有很多的多样性,然后婚姻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的时候,就没有人再去强调这件事情,国家也不会再卡一些证,或者是通过这些政策来限制了。我的终极观点是当有一天我们的环境里不需要再讨论,甚至是做各种各样的区分,然后也不去过问你是什么样的情况的时候,大家就不会对这个事有压力了。这个事可能对于我们这一代以及我们越来越往后的人类身上来说,它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


01:17:37 Stephanie:“我在婚礼的最后说了一句话,我说希望大家无论婚否还是育否,都能够忠于自己内心的生活。只有忠于自己内心的生活,只有爱自己,才能爱身边的人。”


01:20:20 最后一个问题,两人被伴侣打动的一刻是什么?为什么被打动?


  • 主播:Alexwood
  • 剪辑:Alexwood
  • 文字+排版:Alexwood
  • 头图设计:冬甩
  • 音乐:
  • Create That Moment -Marc Jackson Burrows
  • I Won't Lose My Way -Tom Rosenthal | Jonathan Willoughby
  • (Courtesy of Audio Network)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剧集评论

生成徽章

为您的网站获取一个链接回此的徽章episode

选择类型和大小
Open dropdown icon
share badge image

<a href="https://goodpods.com/podcasts/%e5%88%ab%e4%bb%bb%e6%80%a7be-a-dodo-561644/%e4%bb%bb%e6%80%a7%e5%85%ac%e7%9b%8a03%e4%b8%8d%e7%bb%93%e5%a9%9a%e6%88%91%e4%bb%ac%e4%b9%9f%e5%8f%af%e4%bb%a5%e6%88%90%e5%ae%b6-71491850"> <img src="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oodpods-images-bucket/badges/generic-badge-1.svg" alt="listen to 任性公益03:不结婚,我们也可以成“家” on goodpods" style="width: 225px" /> </a>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