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goodpods headphones icon

要访问我们的所有功能

打开 Goodpods 应用
Close icon
关雅荻·开放对话 - 【小孩,你好】出生6个月就进低龄托育园是为啥?为什么「大人比孩子更重要」? - 244

【小孩,你好】出生6个月就进低龄托育园是为啥?为什么「大人比孩子更重要」? - 244

03/13/25 • 62 min

关雅荻·开放对话

*本期录制于2025年3月12日,上海

开放对话的人:伊曼,服装品牌主理人、设计师

本期主要内容:

在本期全新的「小孩,你好」里,「狂喜播客节」创始人、资深电影人关雅荻与妻子服装设计师伊曼,延续了上一周的育儿分享,却增添了更多夫妻相处的碎片化细节与真实感受。他们一边在城市街头散步、喝咖啡,一边随心记录这几天如何带着刚满月不久的孩子体验泳池、外出背带散步等小日常,也分享了自己对回归工作、沟通分歧的理解与调整。节目一开始,两人先回忆起“约会圣地”——令他们初次相遇的那家餐厅,并且调侃彼此闹着要“独处”“跟踪”的有趣片段,既展现了夫妻间轻松自在的一面,也引出了后面关于“如何让成年人关系在育儿中保持舒畅”的思考。
首先谈到育儿,伊曼详细回顾了小宝过去一周的成长:从奶量增长到出门“遛弯”,再到初次去做婴儿游泳体验,明显能察觉到孩子变得更强壮,更爱用眼神“联合”爸爸妈妈,需要更多抱抱和关注。新手父母也研究了夜奶、适当光线和减少过度互动等尝试,让小宝在夜晚更易安稳入睡。他们也观察到,小孩的安全感与大人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当父母自己不焦虑、不慌张,小孩就能比较平和地接受环境刺激。
在此过程中,伊曼同样经历了身体与情绪的双重恢复:月子期结束后,她迫切想回归工作与独处空间,认为这种精神上的自我梳理,有助于自己更好地适应新角色。一方面,做设计需要充分的时间规划;另一方面,她也要学习在妈妈与“独立个体”之间找到舒适的平衡。她坦言,自己与关雅荻之间的争吵,多半是因为两人对家装布置节奏、办事风格、“写给对方的长篇推理”理解不一所致。但这种碰撞反而让他们更确认“爱是基础,大人比孩子更重要”的理念——当夫妻相处有了稳定的情感与安全网,孩子自然可以在平和环境中健康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临时敲定去低龄(0-3岁)托育中心“探园”的决定,也让节目更具可操作性。他们原先没想过六个月左右就把孩子送托育,却在深夜浏览社交平台后迅速预约、第二天见了园长,并打算先交定金排队。关雅荻以制片人般的思维条理,表明若想让孩子与同龄人多互动,并给妈妈保留更多工作与自我空间,这种模式或许能减少家庭矛盾。而伊曼则表示自己一开始还不太了解低龄托班,但经过实地考察与沟通,渐渐认同“边干边学、适时调整”的做法。在他们看来,比起纠结于孩子一定要怎样,不如先让大人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认识世界。
节目尾声,两人更进一步分享了对夫妻相处的心得:爱人间无需过度礼貌,反而应该通过日常磕碰,快速了解与磨合彼此的边界;必要时,“情绪要留有表达的出口”,将真实感受和合理诉求抛出来,吵完再梳理,避免压抑不说,最终形成更默契踏实的育儿搭档。他们希望在节目里记录这些雀跃、烦恼、争执与甜蜜,也鼓励更多怀孕或初为人父母的朋友,勇敢面对生活中琐碎而真实的挑战。只要保持“抓大放小”的心态,多给自己和伴侣一些弹性空间,孩子的成长之路也必将更加丰盈。
时间轴:

02:50 - 回忆两人初次相遇的"约会圣地"
【小宝的成长与变化】
04:00 - 分享小宝第一次游泳体验
06:34 - 伊曼分享第一次带宝宝出门散步的经历
09:40 - 讨论奶粉喂养相关,强调个体差异性
【产后恢复与个人空间】
10:04 - 伊曼分享正式回归工作的状态
13:32 - 伊曼需要有不被打扰的独处时间进入心流状态
【育儿理念与自我认知】
17:37 - 伊曼梳理自己想当什么样的妈妈
21:13 - 讨论"好妈妈"的不同定义
【低龄(0-3岁)托育中心探访与决策】
36:58 - 关雅荻分享深夜联系托育中心,第二天迅速约见园长的高效行动力
38:10 - 关雅荻分享发现低月龄托育班的选择,讨论托育可能性
【育儿观念与托育决策】
39:55 - 录制现场看到外国父母让摔倒的孩子自己爬起来继续骑平衡车的案例
46:06 - 伊曼提到在争执时,两人提起"大人比小孩重要"的核心理念
48:28 - 关雅荻解释为何要先自主带孩子3-4个月,才能更好地与后续托育机构交流
【培养孩子安全感与独立性】
55:12 - 讨论建立孩子安全感的方式
55:18 - 伊曼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情感过度附加给孩子:"这不是他的感受,这是你的感受"
【收尾】
59:11 - 讨论家庭关系、亲密关系中的沟通问题
01:00:03 - 感谢听友留言,两人希望继续坚持记录

————————————————————
关于【开放对话】
【开放对话】是由电影人、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关雅荻发起的一档长对话视频播客,希望能在这里聚集更多“真诚睿智、活出勇气、向死而生”的对话,因为「时代越碎片化,我们越需要完整的灵魂」。
介绍几个新专辑:
【狂喜播客节】:狂喜播客节相关内容专辑
【关雅荻·刹极9秒】:所有单集付费内容的合辑
【关雅荻·吾爱西尼马】:「狂+观影会」现场播客自留地
【关雅荻·开放对话番外】:没那么严肃的不同世代、年龄、背景、专业的对话
【关雅荻对话《封神三部曲》】:电影《封神三部曲》幕后主创系列对话(付费专辑)
【关雅荻·中国电影2020-29】:个人视角通过对话构建出的中国电影创作编年史
订阅收看/收听:
微博、B站、视频号、小红书、知乎、西瓜视频、抖音、快手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商务合作找到我:
全网社交媒体请搜索「关雅荻」给我发私信
或者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者微信:kaifangduihua(有事请直接留言)
「生活就是一场冒险」

plus icon
bookmark

*本期录制于2025年3月12日,上海

开放对话的人:伊曼,服装品牌主理人、设计师

本期主要内容:

在本期全新的「小孩,你好」里,「狂喜播客节」创始人、资深电影人关雅荻与妻子服装设计师伊曼,延续了上一周的育儿分享,却增添了更多夫妻相处的碎片化细节与真实感受。他们一边在城市街头散步、喝咖啡,一边随心记录这几天如何带着刚满月不久的孩子体验泳池、外出背带散步等小日常,也分享了自己对回归工作、沟通分歧的理解与调整。节目一开始,两人先回忆起“约会圣地”——令他们初次相遇的那家餐厅,并且调侃彼此闹着要“独处”“跟踪”的有趣片段,既展现了夫妻间轻松自在的一面,也引出了后面关于“如何让成年人关系在育儿中保持舒畅”的思考。
首先谈到育儿,伊曼详细回顾了小宝过去一周的成长:从奶量增长到出门“遛弯”,再到初次去做婴儿游泳体验,明显能察觉到孩子变得更强壮,更爱用眼神“联合”爸爸妈妈,需要更多抱抱和关注。新手父母也研究了夜奶、适当光线和减少过度互动等尝试,让小宝在夜晚更易安稳入睡。他们也观察到,小孩的安全感与大人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当父母自己不焦虑、不慌张,小孩就能比较平和地接受环境刺激。
在此过程中,伊曼同样经历了身体与情绪的双重恢复:月子期结束后,她迫切想回归工作与独处空间,认为这种精神上的自我梳理,有助于自己更好地适应新角色。一方面,做设计需要充分的时间规划;另一方面,她也要学习在妈妈与“独立个体”之间找到舒适的平衡。她坦言,自己与关雅荻之间的争吵,多半是因为两人对家装布置节奏、办事风格、“写给对方的长篇推理”理解不一所致。但这种碰撞反而让他们更确认“爱是基础,大人比孩子更重要”的理念——当夫妻相处有了稳定的情感与安全网,孩子自然可以在平和环境中健康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临时敲定去低龄(0-3岁)托育中心“探园”的决定,也让节目更具可操作性。他们原先没想过六个月左右就把孩子送托育,却在深夜浏览社交平台后迅速预约、第二天见了园长,并打算先交定金排队。关雅荻以制片人般的思维条理,表明若想让孩子与同龄人多互动,并给妈妈保留更多工作与自我空间,这种模式或许能减少家庭矛盾。而伊曼则表示自己一开始还不太了解低龄托班,但经过实地考察与沟通,渐渐认同“边干边学、适时调整”的做法。在他们看来,比起纠结于孩子一定要怎样,不如先让大人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认识世界。
节目尾声,两人更进一步分享了对夫妻相处的心得:爱人间无需过度礼貌,反而应该通过日常磕碰,快速了解与磨合彼此的边界;必要时,“情绪要留有表达的出口”,将真实感受和合理诉求抛出来,吵完再梳理,避免压抑不说,最终形成更默契踏实的育儿搭档。他们希望在节目里记录这些雀跃、烦恼、争执与甜蜜,也鼓励更多怀孕或初为人父母的朋友,勇敢面对生活中琐碎而真实的挑战。只要保持“抓大放小”的心态,多给自己和伴侣一些弹性空间,孩子的成长之路也必将更加丰盈。
时间轴:

02:50 - 回忆两人初次相遇的"约会圣地"
【小宝的成长与变化】
04:00 - 分享小宝第一次游泳体验
06:34 - 伊曼分享第一次带宝宝出门散步的经历
09:40 - 讨论奶粉喂养相关,强调个体差异性
【产后恢复与个人空间】
10:04 - 伊曼分享正式回归工作的状态
13:32 - 伊曼需要有不被打扰的独处时间进入心流状态
【育儿理念与自我认知】
17:37 - 伊曼梳理自己想当什么样的妈妈
21:13 - 讨论"好妈妈"的不同定义
【低龄(0-3岁)托育中心探访与决策】
36:58 - 关雅荻分享深夜联系托育中心,第二天迅速约见园长的高效行动力
38:10 - 关雅荻分享发现低月龄托育班的选择,讨论托育可能性
【育儿观念与托育决策】
39:55 - 录制现场看到外国父母让摔倒的孩子自己爬起来继续骑平衡车的案例
46:06 - 伊曼提到在争执时,两人提起"大人比小孩重要"的核心理念
48:28 - 关雅荻解释为何要先自主带孩子3-4个月,才能更好地与后续托育机构交流
【培养孩子安全感与独立性】
55:12 - 讨论建立孩子安全感的方式
55:18 - 伊曼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情感过度附加给孩子:"这不是他的感受,这是你的感受"
【收尾】
59:11 - 讨论家庭关系、亲密关系中的沟通问题
01:00:03 - 感谢听友留言,两人希望继续坚持记录

————————————————————
关于【开放对话】
【开放对话】是由电影人、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关雅荻发起的一档长对话视频播客,希望能在这里聚集更多“真诚睿智、活出勇气、向死而生”的对话,因为「时代越碎片化,我们越需要完整的灵魂」。
介绍几个新专辑:
【狂喜播客节】:狂喜播客节相关内容专辑
【关雅荻·刹极9秒】:所有单集付费内容的合辑
【关雅荻·吾爱西尼马】:「狂+观影会」现场播客自留地
【关雅荻·开放对话番外】:没那么严肃的不同世代、年龄、背景、专业的对话
【关雅荻对话《封神三部曲》】:电影《封神三部曲》幕后主创系列对话(付费专辑)
【关雅荻·中国电影2020-29】:个人视角通过对话构建出的中国电影创作编年史
订阅收看/收听:
微博、B站、视频号、小红书、知乎、西瓜视频、抖音、快手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商务合作找到我:
全网社交媒体请搜索「关雅荻」给我发私信
或者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者微信:kaifangduihua(有事请直接留言)
「生活就是一场冒险」

上一集

undefined - 【雅荻学堂S2E4-5】从《魔法精灵2》谈好莱坞电影发行窗口大战 - 243

【雅荻学堂S2E4-5】从《魔法精灵2》谈好莱坞电影发行窗口大战 - 243

*本期录制于2020年5月28日,北京

**本期完整版125分钟,烦请移步「关雅荻·刹极9秒」专辑订阅收听,感谢支持

本期主要内容:

2020年4月,环球影业将动画电影《魔法精灵2》跳过院线直接上线流媒体,单次点播价19.9美元创纪录,19天即斩获近亿美元收入。这枚深水炸弹瞬间引爆好莱坞——AMC院线宣布全球封杀环球电影,斯皮尔伯格等传统派与流媒体新贵展开激烈博弈,百年发行窗口期制度面临崩塌危机。

【百年规则遭遇疫情催生的技术革命】

节目深度还原这场行业地震:从环球影业深夜紧急会议决定打破90天院线独播期,到AMC影院CEO怒撕合作协议;从康卡斯特1.65亿家庭用户精准推送的科技赋能,到独立影院老板在社交媒体的绝望控诉。案例揭示好莱坞六大制片厂与放映终端持续百年的利润分成机制,如何在流媒体冲击下岌岌可危。

【商业逻辑全面解构】

魔法精灵IP如何通过7亿次短视频点击量完成数字资产沉淀

PPV(按次付费)拳击赛事年入10亿美金对电影发行的启示

环球影业"家庭客厅即影院"的定价策略心理学

迪士尼《花木兰》流媒体试水背后的数据暗战

【中国电影启示录】

透过太平洋彼岸的硝烟,节目犀利指出:当猫眼评分取代专业影评,当短视频营销主导票房走势,中国创作者正站在内容与流量的十字路口。关雅荻提出"反脆弱三部曲"——用动态演化思维重构创作基因,以技术革命重塑叙事语言,借跨界连接开拓产业边界。

在这场载入影史的行业变革中,节目用112分钟构建起理解现代电影工业的认知坐标:从派拉蒙法案到Netflix崛起,从银幕宽高比到HDR编码标准,每个技术细节都暗藏产业变迁密码。当片尾字幕升起,听众将获得重新审视《阿凡达》排片战、《囧妈》网络首映等热点事件的行业望远镜。

时间轴:

【节目开场与框架】

00:08 节目开场介绍与案例背景

03:05 案例分析四部分结构框架介绍

03:48 第一部分开始:故事序幕与核心要点预告

【第一部分:魔法精灵2与PVOD发行决策背景】

04:24 《魔法精灵2》发行前的复杂环境与PVOD决策背景

05:48 故事正文开始:环球影业的决策过程

14:52 PPV点播付费模式分析及拳击赛收益模式借鉴

31:10 《魔法精灵2》的全媒体宣传策略与数字营销手段

32:13 第一部分总结:环球影业做出重要决策的背景分析

【第二部分:行业震动与各方反应】

32:44 第二部分开始:引发的行业地震概述

33:55 环球影业高管在《华尔街日报》的言论与市场反应

34:42 AMC与环球的公开交锋开始

【第三部分:商业模式解析与深层原因】

01:22:58 第三部分开始:冷静分析电影商业模式的本质

01:24:00 好莱坞电影行业百年商业基础模型仍然有效

【第四部分:中国电影启示与延伸讨论】

01:41:41 中国电影市场情况与系统性认知的重要性

01:42:10 电影认知系统思维核心:动态演化、技术革命、跨界连接

01:43:17 什么样的国产电影适合跳过院线直发网络

01:44:04 中国院线窗口期应如何坚持的思考

01:48:03 疫情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之资本流向变化

01:49:37 电影创作者的最重要启示:内容产品还是流量产品

01:50:14 案例回顾与总结:《魔法精灵2》引发的行业大战

**本期完整版125分钟,以下内容烦请移步「关雅荻·刹极9秒」专辑订阅收听,感谢支持

【节目总结与方法论】

01:52:03 环球影业决策的明智与错误分析

01:53:34 电影行业100年商业模式的根基与变革

01:54:45 关雅荻提出的电影系统性认知思维:动态演化、技术革命、跨界连接

————————————————————
关于【开放对话】
【开放对话】是由电影人、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关雅荻发起的一档长对话视频播客,希望能在这里聚集更多“真诚睿智、活出勇气、向死而生”的对话,因为「时代越碎片化,我们越需要完整的灵魂」。
介绍几个新专辑:
【狂喜播客节】:狂喜播客节相关内容专辑
【关雅荻·刹极9秒】:所有单集付费内容的合辑
【关雅荻·吾爱西尼马】:「狂+观影会」现场播客自留地
【关雅荻·开放对话番外】:没那么严肃的不同世代、年龄、背景、专业的对话
【关雅荻对话《封神三部曲》】:电影《封神三部曲》幕后主创系列对话(付费专辑)
【关雅荻·中国电影2020-29】:个人视角通过对话构建出的中国电影创作编年史
订阅收看/收听:
微博、B站、视频号、小红书、知乎、西瓜视频、抖音、快手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商务合作找到我:
全网社交媒体请搜索「关雅荻」给我发私信
或者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者微信:kaifangduihua(有事请直接留言)
「生活就是一场冒险」


下一集

undefined - 【雅荻学堂S2E6】为什么《小丑》不是影史杰作?一个喜剧导演的复仇式颠覆 - 245

【雅荻学堂S2E6】为什么《小丑》不是影史杰作?一个喜剧导演的复仇式颠覆 - 245

*本期录制于2020年5月28日,北京

本期主要内容:

在本期【雅荻学堂】里,关雅荻聚焦2019年由托德·菲利普斯执导的电影《小丑》,并由此对影片进行深入拆解与全面反思。节目伊始,他先指出《小丑》在上映之初即引发全球追捧:以仅55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撬动超过10亿美元的票房,并横扫奥斯卡、金球奖、威尼斯电影节等诸多重要奖项。然而,关雅荻强调,尽管《小丑》有极高的票房与巨大影响力,他并不认为这是一部可载入“影史杰作”序列的电影。
节目首先从“商业与艺术兼容的成功范式”切入。关雅荻提到,《小丑》啃用了艺术电影的很多元素,却拥有流畅而抓人的商业叙事节奏。影片将观众的目光全部聚焦在男主角的表演上,角色张力与个人境遇的极度突出,营造出极强的情感冲击。杰昆·菲尼克斯那种“搏命演出”以及摄影、音乐的出色辅助,使得整部电影在一种“失衡”中赢得观众的共鸣:人物塑造过于突出,以至于叙事整体略显薄弱,但通过表演和视听刺激所带来的高投入度,观众几乎自动忽略了剧情上的不够圆融。
接着,他从制片人与电影史的角度分析,为何这部收割无数奖项的作品仍难称“影史经典”。他提到《小丑》在风格与叙事上向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喜剧之王》等70、80年代的现实主义作品大张旗鼓地致敬,并从西德尼·吕美特的《炎热的午后》《电视台风云》乃至米洛·福尔曼的《飞越疯人院》中汲取了诸多创作养分。关雅荻形容托德·菲利普斯更像一个“熟练的工业匠人”,调度成熟的电影工业包装手法,将经典电影的母题与当代社会情绪巧妙糅合,借由DC漫画“架空世界”与小丑这一形象,把众多成功范式“拼贴”在一起。虽然因此取得了商业与口碑双丰收,但并不足以说明托德·菲利普斯借影片确立了开创性的艺术高度。
在“社会与电影互相映照”的讨论中,关雅荻认为,“小丑”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影片,一方面因为它呼应了全球范围内社会内部日益尖锐的矛盾,以暗黑、扭曲的犯罪美学抓住了观众对现实愤怒与无力感的共鸣。另一方面,导演本身从青春喜剧《宿醉》系列转向如此暗黑的故事内核,也在或多或少折射他对当代美国喜剧创作受到“政治正确”冲击后的一种“复仇”心态。这使得影片散发出某种“狂欢式”的症候学意义:观众在电影中尽情宣泄,而制片方也乐见这种对社会情绪的放大化转化为票房。
因此,关雅荻在结尾直言:《小丑》的社会影响、男主角的表演魅力和工业水准勿庸置疑,但谈及是否足以成为“永恒不灭”的影史杰作,则仍需时间的检验。他把《小丑》视作一次针对现时代背景的极致投射:它或许不会如某些真正奠基影史的作品那样穿透时间,但在当下当中却起到了某种政治寓言、社会狂欢与个人体验的“放大镜”作用。也正因为如此,一部并非完美的影片,却在现实的脉搏之下获得了广泛共鸣和商业成功。通过对导演生涯及创作方向的回溯、对70年代好莱坞经典的梳理以及对社会环境的剖析,本期节目给予了《小丑》更为深层的解读。关雅荻期待借此角度提醒影迷:一部焦点十足的高票房电影,也许并不等同于创造了全新的电影历史高度。
在这里,节目结束前再次回到关雅荻的核心论点:资本与社会情绪的呼应或可“造神”,但若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影史杰作”,仍需经过时间的严苛检验。正是在这种理性思辨的框架中,他把本期内容延展开来,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电影思考。

时间轴:

00:07 提出《小丑》是一部现象级作品,但非影史杰作的核心论点

02:42 商业与艺术兼容的逻辑——艺术元素与商业节奏的巧妙结合

03:29 从制片人视角解析《小丑》为何不是影史杰作

06:18 5500万美金成本撬动10亿+票房的市场奇迹

09:36 失衡的创作结构(角色>叙事)与表演的绝对主导性

15:06 对比昆汀的拼贴艺术,定义托德·菲利普斯的“工业匠人”属性

20:21 揭示影片对70年代好莱坞现实主义的集体致敬

25:39 《小丑》如何折射全球割裂情绪并转化为消费狂欢

30:07 从《宿醉》到《小丑》的创作转型暗含“复仇心态”

36:41 影史杰作需时间检验,市场成功≠艺术永恒性

38:49 总结预言:将《小丑》定义为“全球化裂变的预告与狂欢”


————————————————————
关于【开放对话】
【开放对话】是由电影人、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关雅荻发起的一档长对话视频播客,希望能在这里聚集更多“真诚睿智、活出勇气、向死而生”的对话,因为「时代越碎片化,我们越需要完整的灵魂」。
介绍几个新专辑:
【狂喜播客节】:狂喜播客节相关内容专辑
【关雅荻·刹极9秒】:所有单集付费内容的合辑
【关雅荻·吾爱西尼马】:「狂+观影会」现场播客自留地
【关雅荻·开放对话番外】:没那么严肃的不同世代、年龄、背景、专业的对话
【关雅荻对话《封神三部曲》】:电影《封神三部曲》幕后主创系列对话(付费专辑)
【关雅荻·中国电影2020-29】:个人视角通过对话构建出的中国电影创作编年史
订阅收看/收听:
微博、B站、视频号、小红书、知乎、西瓜视频、抖音、快手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商务合作找到我:
全网社交媒体请搜索「关雅荻」给我发私信
或者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者微信:kaifangduihua(有事请直接留言)
「生活就是一场冒险」

剧集评论

生成徽章

为您的网站获取一个链接回此的徽章episode

选择类型和大小
Open dropdown icon
share badge image

<a href="https://goodpods.com/podcasts/%e5%85%b3%e9%9b%85%e8%8d%bb%e5%bc%80%e6%94%be%e5%af%b9%e8%af%9d-374028/%e5%b0%8f%e5%ad%a9%e4%bd%a0%e5%a5%bd%e5%87%ba%e7%94%9f6%e4%b8%aa%e6%9c%88%e5%b0%b1%e8%bf%9b%e4%bd%8e%e9%be%84%e6%89%98%e8%82%b2%e5%9b%ad%e6%98%af%e4%b8%ba%e5%95%a5%e4%b8%ba%e4%bb%80%e4%b9%88%e5%a4%a7%e4%ba%ba%e6%af%94%e5%ad%a9%e5%ad%90%e6%9b%b4%e9%87%8d%e8%a6%81-244-87352629"> <img src="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oodpods-images-bucket/badges/generic-badge-1.svg" alt="listen to 【小孩,你好】出生6个月就进低龄托育园是为啥?为什么「大人比孩子更重要」? - 244 on goodpods" style="width: 225px" /> </a>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