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Sandy双双
我们所求太多,往往失望,不能让自己满意。而所求太少,往往焦虑,因为不能让别人满意。
上一集

恍惚间被拉回到了孩童时代
下一集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送给迷茫的你三条建议
公众号:Sandy双双
文稿: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而这个好与坏,谁来定义?是你。 我知道,每一年你身边都会有人告诉你,现在形势不太好,而这些人除了告诉你焦虑之外,也会连带给你推荐书、课、以及训练营等等......我必须要承认形势在变,未来也在变。有些事,或许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比如什么是直播?而还有一些事,是我们了解之后,依旧有选择权的。不是你不选择某事,你就一定被时代所抛弃。
有时候,你跟风去选择,你也一样会因为跑不快还是会被淘汰。那么有什么东西,是有可能不变的呢?以下这三条建议,是我在秋叶写作训练营19期结营的时候送给小伙伴的,在这里也转赠给面对各种不确定,总是担心被抛下的你。 第一:让自己保持在【长期主义】的一个状态,用小成功去维持自己的【未来习惯】 今年的图书出版市场并不乐观,文史类的图书兴起,人们的阅读口味一般会3-5年进入一个轮回期。如果从写作到出书已经没那么容易,那么记得提醒自己,保持【长期主义】的精神。 这个时代的浮躁,是因为我们内心的焦虑,以及由焦虑产生的做所有事都无法坚持的行为习惯。抖音、听书、甚至影视剧的快进化,让我们会越来越加速去希望自己拿到结果,而不去思考结果到底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有科学研究表明,保持一两项习惯的专注,这对于净化大脑,保持幸福感和内心稳定,都有着绝对的助力作用。而如何保持长期,我觉得有两个维度是你可以考虑的,一个是真心的热爱或者是好奇,另一个是你觉得这个持续练习会对未来的你有益。 第二:记得践行川叔之前提到的【本质学习】的方法,让事物和知识产生关联性 学习的本质是应用,以及用学到的东西尝试去理解和解释世界。所以,不要单一维度去学习,而要联系起来的学,从而加深更多的理解,也可以尝试跨界的借鉴,比如把写作的方法用在学外语、健身、甚至是其他方面。 本质学习背后其实就是复盘自我,分析自我,最后改造自我。明天的文章我会推送一篇关于如何保持成功感的文字,这里面会提到一部分我最近在琢磨的关于【本质学习】的东西。要如何知道自己目前是不是在盲目?其实就是看看你现在在学什么?看什么?是不是有主题性?
你现在是否是盲目陷入单纯吸收,或者是单纯打卡的行为模式当中,而却内心觉得,越学反而越空虚,越学反而越焦虑。尤其是,学完之后,行动力下降更多,或者毫无改变。
如果是,不妨停下来静一静。 第三:不要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社交媒体会让大家越来越焦虑,信息爆炸的过程里,总会有各种声音,未经处理就进入你的视野。那么,你不要把自己变成垃圾桶,如何保持清醒和判断,一方面我们要和信息保持距离,一方面我们要有处理信息的能力。 而这个处理,就是【独立思考】。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去增进自己看世界的眼光,哪怕和别人的不一样也没关系,那才是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观】。有些事,如果情绪先于思考,即便做了,不用着急自责,而是停下来复盘一下,你也许会发现自己的模式。 世界我们无法决定,但探索自我,则是你可以决定的。 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个宝藏,愿你与你的宝藏相处,接纳自我,探索自我,激发自我,最后成就自我。 未来并不遥远,也愿你独自上路的时刻,能和自己鲜活的灵魂在一起对话。 愿你:知道为什么上路,懂得如何训练自己保持长期的前进姿势,哪怕是小步也没关系,始终饱有自省、自觉、自查,对世界永远好奇,对真理永远好奇。
如果您喜欢这个单集,您会喜欢
剧集评论
生成徽章
为您的网站获取一个链接回此的徽章episode
<a href="https://goodpods.com/podcasts/%e4%b8%80%e4%b8%aa%e4%ba%ba%e7%9d%a1%e5%89%8d%e5%90%ac-302221/%e7%94%9f%e6%b4%bb%e5%b0%b1%e6%98%af%e6%ad%bb%e5%89%8d%e7%9a%84%e4%b8%80%e6%ae%b5%e8%bf%87%e7%a8%8b-42012779"> <img src="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oodpods-images-bucket/badges/generic-badge-1.svg" alt="listen to 生活,就是死前的一段过程 on goodpods" style="width: 225px" /> </a>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