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goodpods headphones icon

To access all our features

Open the Goodpods app
Close icon
headphones
忽左忽右

忽左忽右

JustPod

「忽左忽右」是一档文化沙龙类播客节目,试图为中文播客听众提供基于经验视角的话题和内容。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曾荣获苹果播客2019年度播客。
profile image

5 Listeners

Share icon

All episodes

Best episodes

Seasons

Top 10 忽左忽右 Episodes

Goodpods has curated a list of the 10 best 忽左忽右 episodes, ranked by the number of listens and likes each episode have garnered from our listeners. If you are listening to 忽左忽右 for the first time, there's no better place to start than with one of these standout episodes. If you are a fan of the show, vote for your favorite 忽左忽右 episode by adding your comments to the episode page.

导语 -

韩国人对戒严令这个词有着深入骨髓的恐惧。历史上,韩国共发布过16次戒严令,曾为半岛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和回响。而历史的惯性如同肌肉记忆,随时等待着新介质的招魂。2024年12月3日晚,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宣布全国范围内实施紧急戒严令,这一决定在韩国政坛和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并迅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何尹锡悦会选择发动这场看似非理性的闹剧?从戒严讲话说起,这次戒严如何反映了“冷战的幽灵”?溯源历史结构,朝鲜半岛的“分裂体制”为何反而催生南北的共生关系,又如何影响了国家建构等一系列问题?请听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教授周晓蕾带来的精彩分享!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周晓蕾,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教授


时间轴 -

09:00 戒严的历史惯性:从电影《破墓》说起

22:15 1946年后的半岛南部政治暴力

25:30 「四三事件」与济州岛剿匪的历史创伤

30:00 在宪法之上的韩国根本大法:「国家安保法」

44:02 「黑金星」重演?无人机事件和没有上当的北方

50:45 韩江之问的现实互文:八零年的五月拯救了二四年的十二月

59:00 尹锡悦的检察官思维和「双重权力」机制

01:05:30 从民族舞蹈到K-pop:韩国独特的「抗议文化」

01:14:00 韩国年轻群体中的性别政治撕裂

01:20:15 民权、国权的历史之争与「新右翼」的诞生

01:28:30 不问苍生问鬼神:尹锡悦和右翼政治家们的玄学气息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hualun 思钊 Yo

logo设计 杨文骥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5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

抖音:忽左忽右


profile image

1 Listener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导语 -

作为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两位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和以赛亚·伯林不喜欢彼此,甚至伯林厌恶阿伦特到了反感与之并列的程度。在后世学者的眼中,汉娜·阿伦特和以赛亚·伯林在许多核心问题上都存在着重要的分歧。同样作为流亡的犹太学者,两人为何即对“自由”等关键的抽象概念产生差异,又在“犹太复国主义”等政治行动上形成不同的观点?半世纪后重新回溯,后人如何误解了“平庸之恶”?当20世纪思想家面对当代美国政治,阿伦特和伯林会给出怎样的智识判断?重新回到学术传统,为什么说两人又同样是“惺惺相惜”?欢迎收听刘擎、包刚升老师带来的精彩讲述!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刘擎,大观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包刚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理论、比较政治与政治史。


时间轴 -

05:45 建制派和边缘者:伯林和阿伦特的两种流亡

11:30 忽左忽右所提倡的“经验主义”部分源自伯林

29:30「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的自由

36:30 被误解的阿伦特:究竟什么是「平庸之恶」

42:45 蛭田圭让大家看见了阿伦特和伯林的复杂性

45:00 借阿伦特「被遗忘的政治」反思当代生活

52:45 何为「复数的人」?阿伦特的「共同体」观念

57:00 美国与英帝国之间:阿伦特与伯林的政治“理想乡”

01:04:15 阿伦特和伯林会如何看当代美国政治

01:15:00 阿伦特看波伏娃:「与其研究思想,不如跟她调情」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饿了么给本台听友送来入秋福利,在饿了么内搜索「忽左忽右」即可领取,可以叠加任意饿了么红包或饿了么会员红包,每天可以领取三次。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hualun 丁晋亮

logo设计 杨文骥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4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

抖音:忽左忽右


profile image

1 Listener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宋朝总被我们视为一个君圣臣贤、能人辈出的时代。但在大谈政治理念的士大夫背后,我们可能忽视了更深处的政治推动力。斧声烛影、狸猫换太子、绍熙政变这些历史事件与传说之中,掩盖着怎样的宫廷斗争?以王安石司马光为代表的党争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势力合流?宋朝的重文轻武是从 “杯酒释兵权”开始的吗?欢迎收听《官家的心事》的作者吴铮强教授为我们分享掩盖在官方修史之下的疑团,梳理宋朝宫廷政治脉络!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吴铮强,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官家的心事》作者


时间轴 -

05:30 是王安石“变法”还是王安石“背锅”?

10:45 高官笔记里的太祖暴毙比僧人杜撰的“斧声烛影”更值得重视

22:00 宦官王继恩、道士张守真与关于赵匡胤的死亡预言

25:15 赵匡胤的困境:五代遗风左右接班人问题

31:00 赵光义的困境:这支军队到底支持谁?

39:30 “狸猫换太子”背后的代孕阴谋

43:00 以退为进:刘娥拒当武则天,开启垂帘传统

49:45 宋朝打胎学:皇嗣生存几率与母亲家族地位的正相关性

56:00 帝王甩锅学:带兵吃败仗,不如退位当太上皇

01:03:30 蒙元入侵前夜:贾似道对史弥远系人马的大清洗带来前线溃败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hualun

logo设计 杨文骥

特别感谢 丁晋亮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忽左忽右旅行团即将再次出发!这次我们选择的目的地是格鲁吉亚。

地处亚欧交界处的前苏联成员国,葡萄酒的发源地之一,雪山和密林占据着天际线,高加索山脉和天然峡谷贯穿其间。和平与冲突,宗教与美酒,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并重,精神和肉体都能被妥帖安放。

春天是格鲁吉亚的最佳旅行时节,今年端午节假期,不如和我们一同前往!6月6日到6月13日,程衍樑将和陆大鹏一起带队前往格鲁吉亚,品世界级葡萄酒,逛斯大林博物馆,你可以在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回复【格鲁吉亚】了解详情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4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

抖音:忽左忽右


profile image

1 Listener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马嘉鸿,中国人民大学讲师

杨阳,埃塞克斯大学历史学博士

时间轴 -

02:52 布派和社会革命党的由来

05:37 农民中的阶级划分

06:28 一战前的德国SPD笼罩在和平主义中

12:18 德国SPD党内对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平衡

16:37 一战前的俄国SPD已四分五裂

19:22 列宁的革命意志

22:59 罗莎·卢森堡对俄国革命的思考

27:46 俄国和德国在一战爆发时的不同态度

33:34 一战中的SPD反战派和列宁的革命失败主义

39:22 革命导师与第二国际不合

41:10 一战中创办的刊物起了很大政治宣传作用

48:20 斯巴达克派

50:11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务实的工作风格

53:43 战争末期鲁登道夫面临着内忧外患

57:42 一战末期的德国政治情况

01:05:58 德国革命的失败

01:13:56 第二国际逐渐被第三国际取代

01:17:40 革命成功后列宁政治主张的变化

01:25:34 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制作团队 -

编辑制作 hotair

公众号运营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三联中读芒果动听阿基米德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互动方式 -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1 Listener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本期话题成员 -

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主编(微博@PomBom,豆瓣ID:PomBom)

小见,德语文学研究者,《世界莫名其妙物语》主播


时间轴 -

03:59 托马斯·曼一家的“癖好”

06:55 托马斯·曼的六个子女,至少有三个被认作是疑似同性恋

08:39 托宾写到托马斯·曼家的三个倾向:自杀、同性恋与恋老,此外就是:乱伦

12:04 研究者甚至无端揣测托马斯·曼在那不勒斯犯下过与性相关的谋杀

14:19 托马斯·曼家族的八卦太多了,《布登波洛克家族》的情节就来自他的家族

15:39 《挪威的森林》中向《魔山》致敬的情节

19:21 尼采人到中年精神出了问题,前期和后期的著作差异很大,而且尼采写的字仿佛鬼画符一般,手稿超难读懂

22:34 尼采曾经做过医务兵,从战场回来不幸得了白喉,可能还有梅毒

24:47 聊尼采的尺寸问题,要先从他和瓦格纳的关系聊起

27:52 瓦格纳的私人医生是个大嘴巴,据说他在祝酒词中对尼采公开处刑

31:34 尼采的文章写得很“野蛮”,这体现在他对基督教的批判之中

37:42 尼采曾被误读为纳粹思想的起源,一方面与他妹妹对他著作的编辑出版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为他的思想就是很容易被误读

40:44 歌德对自己的身高似乎有些在意,尤其是与席勒相比

45:09 歌德请一位名叫“桌腿”的画家画了一幅著名的肖像,结果“翻了车”

46:53 本雅明的运气不是太好,主要体现为两点

49:49 本雅明是新媒体方面的先锋人物

53:22 本雅明的人设虽然被拗成一个忧郁的知识分子,其实他的《柏林童年》还挺有幽默感的

56:54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对“灵晕”(aura)有好几种讲法

01:04:36 卡夫卡的不是很会说话,在他的求爱书中有鲜明的体现

01:07:59 卡夫卡关于矿难的报告写得备受称赞


音乐 -

Moka Efti Orchestra - Tresor Unser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公众号运营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三联中读芒果动听阿基米德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1 Listener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阿根廷的经济疲软多年,不仅困扰其国人,也已经成了全世界熟知的老大难问题。2023年新总统“狂人”米莱所继承的阿根廷是一个长期超支、有过9次主权违约、通货膨胀超过100%、负债超过20万亿比索,长期困在经济发展“钟摆”之中的国家。纵观过去一个世纪的历史,30年代的民粹主义、国有化与不完全的工业化貌似是阿根廷经济噩梦的开始。阿根廷为什么会走上这条道路?近些年来发现的大量页岩油气资源对解决经济问题能够有多大的贡献?油气专家周小康将从阿根廷独立开始,溯源阿根廷跌宕起伏的经济发展史,欢迎收听!

本期节目为付费节目,您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蜻蜓fm、网易云音乐和「忽左忽右leftright」公众号付费收听。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周小康,能源化工专家


时间轴 -

05:00 百年前起步的阿根廷石油工业

10:15 英国人在阿根廷独立历程中的特殊角色

19:30 阿根廷成为英式资本主义体系的“前置厨房”

25:00 阿根廷与美国农业起步的根本差异:美国国内市场更大

31:00 1933年英阿的农产品条约严重刺激了阿根廷的民族情绪

39:30 资源诅咒:当资源保护法规框死了油气业急需的发展空间

42:00 锚定美元成为噩梦,阿根廷被破变卖国家石油公司YPF

50:00 社保危机与高速通胀下,阿根廷的连续违约

55:00 页岩油革命推动阿根廷政府强行回购YPF为国创收

01:00:00 新的曙光:油气出口带动锂矿等新能源开发

01:05:00 阿根廷的油气禀赋对巴西等南美邻国颇具吸引力


本期地图 -

阿根廷油气分布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hualun

logo设计 杨文骥

特别感谢 丁晋亮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忽左忽右旅行团即将再次出发!这次我们选择的目的地是格鲁吉亚。

地处亚欧交界处的前苏联成员国,葡萄酒的发源地之一,雪山和密林占据着天际线,高加索山脉和天然峡谷贯穿其间。和平与冲突,宗教与美酒,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并重,精神和肉体都能被妥帖安放。

春天是格鲁吉亚的最佳旅行时节,今年端午节假期,不如和我们一同前往!6月6日到6月13日,程衍樑将和陆大鹏一起带队前往格鲁吉亚,品世界级葡萄酒,逛斯大林博物馆,你可以在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回复【格鲁吉亚】了解详情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4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

抖音:忽左忽右


profile image

1 Listener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忽左忽右 - 179 高林漫谈十九世纪「四大发明」
play

04/18/22 • 88 min

19世纪是个漫长的过渡时代,对那一代人来说,19世纪是介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桥梁,人类迈出了一条进步的腿,但不知道这条腿最终会踏上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在这一个世纪中,人类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突飞猛进的改变,可以说,工业革命中的「四大发明」完全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命运。

欢迎你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给你喜欢的节目一点简单的支持!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高林,「青年维也纳」主笔、《皇帝圆舞曲》作者


时间轴 -

01:49 “科学在我身后,历史在我眼前”

08:25 19世纪是过去到未来的桥梁

11:24 19世纪的「四大发明」之二:火车和轮船

17:12 火车和轮船的出现让欧洲历史变成了“上了弦的铁皮青蛙”

32:27 当俄国开始造铁路

36:26 火车和轮船摧毁了欧洲的地主阶级

43:43 铁路对生活方式的改变

50:07 民族主义是铁路和轮船的副产品

58:02 自行车的发明

01:05:22 汽车在那个时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01:08:21 自行车和汽车让“自我”被消灭

01:16:18 消费和生产的界限变得模糊的同时,寻找一条“追求乐趣本身而劳动”的道路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公众号运营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1 Listener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南斯拉夫是什么?它曾经是国家,是世界主义的乌托邦实验场,是畅行华盛顿与莫斯科的神奇护照,是六个加盟共和国的共同名称,是亚得里亚海的另一边,是民族撕裂与家庭破裂的人间地狱,是无数人依然在怀念的巴尔干半岛的真空。作家柏琳从2018年到2020年初踏上前南斯拉夫的土地,与人们面对面,跨过地理上的边界的同时,记录下了边界的多重复杂性,与一个国家倒塌后,无数人心中的沟壑与深渊。在这里,开放与保守都是合理,破碎与重建都是现实。请听《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作者柏琳的本集分享。


本期话题成员 -

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主编(微博@PomBom,豆瓣ID:PomBom)

柏琳,独立记者,作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巴尔干中心兼职特聘研究员,著有《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


时间轴 -

05:00 “巴尔干半岛”一词象征的偏见与误读

08:15 南斯拉夫顺口溜:“一二三四五六七”

13:00 黑山人能征善战,但“英雄不会生活”

19:15 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对“转移支付”往事的怨言

24:00 多瑙河与萨瓦河为界,南北塞尔维亚的疑欧与亲欧

26:15 Yugonostalgia——为什么人们怀念南斯拉夫的护照

30:00 一个家庭的巴尔干内战:母亲与各自为战的三个儿子

36:00 何为边界的诱惑:划定的诱惑与抹掉的诱惑

43:00 德约科维奇、莫德里奇、巧克力:克族与塞族的民间外交

47:30 贫穷又性感的贝尔格莱德:古老、重建、文化

55:45 历史就是他们的现在:前南地区的后美国化与新兴世界主义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hualun

logo设计 杨文骥

特别感谢 丁晋亮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忽左忽右旅行团即将再次出发!这次我们选择的目的地是格鲁吉亚。

地处亚欧交界处的前苏联成员国,葡萄酒的发源地之一,雪山和密林占据着天际线,高加索山脉和天然峡谷贯穿其间。和平与冲突,宗教与美酒,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并重,精神和肉体都能被妥帖安放。

春天是格鲁吉亚的最佳旅行时节,今年端午节假期,不如和我们一同前往!6月6日到6月13日,程衍樑将和陆大鹏一起带队前往格鲁吉亚,品世界级葡萄酒,逛斯大林博物馆,你可以在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回复【格鲁吉亚】了解详情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4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

抖音:忽左忽右


profile image

1 Listener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今年是“信长之野望”这款战略游戏IP的四十周年。这款游戏有怎样的魅力,让它能够经历技术迭代仍然保留一票死忠。在四十年的发展中,“光荣”在玩法与设计上做了哪些试探?不同与主机市场,1980年代的日本PC游戏市场还是一片未被开发的“西部世界”。通过这款游戏,“光荣”公司确立了自己在游戏界的地位。与其说“信长之野望”是战略游戏,不如说是一种对历史的浪漫化模拟。从日本与欧美战略游戏的风格不同,我们也能看出,在不同的文化圈层对史观的不同偏好。“人间五十年,如梦亦如幻”,随着“光荣”的迷茫和衰落,我们还能等到“信长之野望”的下一个十年吗?请听本期嘉宾高林、沙青青的精彩分享。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沙青青(微信公众号:13号埋立地)

高林,「青年维也纳」主笔、《皇帝圆舞曲》作者


时间轴 -

03:27 《信长之野望》,孤独宅男甄选

07:30 《信野》差点更名“战国群雄传”

12:17 光荣公司不断试探消费者想要什么

23:01 《信野》不止是战略游戏,也是历史的浪漫化模拟

29:04 “落魄富哥”襟川阳一用PC游戏为昭和直男圆梦

32:33 日本PC游戏的定价策略

45:05 利维坦史观VS英雄史观

44:46 光荣游戏与通俗历史小说有相同的史观

57:10 《太阁立志传》:泡沫经济中人人都是“丰臣秀吉”

01:03:49 “光荣”不复往日荣光


《谍海轶闻 | 苏联情报史话》 已经在多个平台上线,你可以到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蜻蜓FM搜索”谍海轶闻 苏联情报史话“找到该专辑,也可以在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的下方菜单中购买收听。(你也可以点击前面带下划线的文字,选择你习惯使用的平台,直达专辑购买页面)欢迎大家把我们的节目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你的分享是帮助我们持续生产好内容的最佳动力。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hualun

logo设计 杨文骥

特别感谢 胡凯歌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2023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YouTube:忽左忽右

1 Listener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历史中,“技术塑造社会”是最突出的主题。铁路和轮船的发展,让欧洲从探索整个世界转变为开发整个世界,也催生了全球市场的诞生。对享乐的追求以及对利润的渴望,与技术进步一同,让世界各地的人在无形中被紧密地编织在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中。这一切的变革,让欧洲乃至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们回顾十九世纪的历史,追溯这一切变革的源头,不得不产生好奇,一百多年前的技术进步究竟将我们引领至了何方?又如何继续塑造我们的未来?请听本期节目高林的分享!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高林,「青年维也纳」主笔、《皇帝圆舞曲》作者


时间轴 -

01:10 我们为什么要谈论十九世纪

02:42 大航海时代的主题是探索,十九世纪的主题是掠夺和开发

07:39 铁路把非洲和美洲纳入到了新的世界体系之中

12:31 “巴黎春天”名称的来源

14:44 英法的机械化棉纺织业如何影响中印农民

16:40 全球化的反作用:欧洲显得太紧凑了

18:28 1858年伦敦“大恶臭”

21:45 “只传染穷人,不传染上层阶级”的霍乱

33:44 普法战争时期的食物:大象、骨胶汤、酒

36:43 当嗜酒如命的欧洲人开始喝咖啡

43:18 十九世纪是我们现代生活的预演

48:37 从“佐罗”转变为“蒸汽朋克”只用了十五年

54:06 二十世纪的灾难:关税战、贸易战和金融主导权的斗争

58:34 如果对未来感到焦虑,应该看看十九世纪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杨思钊 丁晋亮 hualun

logo设计 Proof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4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

抖音:忽左忽右


profile image

1 Listener

bookmark
plus icon
share episode

Show more best episodes

Toggle view more icon

FAQ

How many episodes does 忽左忽右 have?

忽左忽右 currently has 493 episodes available.

What topics does 忽左忽右 cover?

The podcast is about Society & Culture and Podcasts.

What is the most popular episode on 忽左忽右?

The episode title '午后偏见033|寻找南斯拉夫:一个浓缩的样本,多重不同的记忆' is the most popular.

What is the average episode length on 忽左忽右?

The average episode length on 忽左忽右 is 63 minutes.

How often are episodes of 忽左忽右 released?

Episodes of 忽左忽右 are typically released every 4 days.

When was the first episode of 忽左忽右?

The first episode of 忽左忽右 was released on Jan 28, 2018.

Show more FAQ

Toggle view more icon

Comments